狂開23家免費酒店,鹽城老板坐望150億
免費入住的酒店,竟能賺到錢?
九悅Malltel創始人陳珉瑛告訴《21CBR》記者,現在全國23家九悅Malltel,均已扭虧為盈。
Malltel是商場mall與酒店hotel的組合,陳珉瑛稱之為:一個可以住宿的商場,一個可以購物的酒店。
它最大的特色,在于住宿免費。用戶入住酒店,可以獲取與房費等值的商品;如果在此購買商品,可獲取等值的住宿。
相當于花一份錢,可以享受兩種服務和商品。
這個新物種,陳珉瑛在12年前首創,一開始很多人看不懂,有人評價道:“要么是做公益,要么是神經病。”
陳珉瑛用結果證明了該模式的可行性,但對擴張保持平和態度。
“我們會順勢而為,未來有發展無擴張,生態成長。”他說。
被迫創新
陳珉瑛是江蘇鹽城人,在創立九悅Malltel之前,曾涉足快消、地產、酒業、服裝、茶業、家具等多個行業,在李寧、萬達、農夫山泉等企業擔任過高層職位。
想出這個百貨酒店融合的點子,用他的話來說,是被迫的創新。
2013年,陳珉瑛接到一個江蘇宿遷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位于一個城郊結合處的新區,人流少。當時有人建議做成家具賣場。可是,連紅星美凱龍都經營不易,后來者更難做好。
該項目對面的一家四星級酒店,給了他啟發。
“如果做家具賣場,白天賣家具,晚上是空著的,能不能做成住宿?住宿免費,通過賣家具來賺錢,而且家具跟住宿的體驗,粘合度高,有利于體驗銷售。”
順著這個思路,陳珉瑛打造了第一家九悅Malltel,這個53000平米的商場,一樓、二樓分布各類專賣店,除了家具,還賣服飾、手表、酒水、化妝品、食品等百貨,二樓以上是一個體驗+住宿的零售空間。
在客房部分,陳珉瑛重新設計裝修,使每個房間呈現不同風格,再置入各類生活用品,打造一個家庭化場景,且房間里所有用品都可以售賣。
顧客入住酒店,離店時可免費拿走等額價值的商品,如果看中更高價值的商品,支付差價即可。
這樣一來,客房既是住宿場所,也是零售場景。顧客覺得床睡得舒服,或者看上衣帽間里的衣服,可以去專賣店購買同款。覺得衣柜做得好,也可以復制進自己家里。
對于先購物后入住的顧客,可以兌換與商品等值的住宿。比如,顧客買了一張1萬元的沙發,如果房費是500元/晚,可以得到20晚住宿。
靠著獨特的“免費”模式,九悅Malltel經營得不錯。
2018年,九悅Malltel運營的數量達8家,全部盈利。2020年底后因種種原因,迄今尚在運營的還有2家。
2022年,基于積累的經驗,陳珉瑛重新出發,帶著團隊走進西北,與合作伙伴三年落地23家Malltel。
吃螞蟻肉
百貨商場、酒店的運營成本都不低,九悅同時承擔兩項成本,卻只有一項收入,如何賺錢?
傳統酒店的盈利主要來源于四個方面:客房、餐飲、康樂、商品,其中商品只占很小一部分。
九悅反其道而行,核心收入來自商品和服務。陳珉瑛表示,這是生態型盈利,把盈利點拆分成283個,從經營的各個小環節,摳出利潤。
在他看來,這些螞蟻腿上的肉積少成多,也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
比如,商品差價就是一個重要盈利來源。假設房費500元,用戶可能拿走493元或者508元的商品,少了的7元或超出的8元,都是利潤。
曾有一家表現最好的九悅酒店,房費是380元一晚,平均客單價做到了1270元。
陳珉瑛也通過控制成本,提升利潤空間。
傳統酒店最大的成本是租金,約占30%以上。陳珉瑛提出了一個與物業合作的新方式:九悅免費使用10-15年,若經營虧損則自行負擔,盈利則雙方共享。
之所以能這么強勢,原因在于,陳珉瑛對接的資產都有其特殊性。
這些建好的酒店或者商場,要么長期空置,要么開業后倒閉了,要么長期虧損。九悅的介入,有助于盤活資產。
接手物業后,重新設計客房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陳珉瑛選擇與品牌合作,將設計成本平移出去。
比如,打造200個不同風格的房間,就引入200個家具品牌。品牌方不會增加成本,它們本身都有成熟的建店模式。
省下租金、裝修費用,九悅的經營成本比傳統酒店少了50%。但它也有一項比酒店多出的成本,即商品成本。
陳珉瑛團隊孵化了960多個品牌,總SKU限制在3000個以內,因為研發、生產、庫存等成本都不小。
據稱,各種成本加起來,每家店需要2000萬元- 5000萬元,而且全部是自有資金。
“不是不能虧,是虧不起。”陳珉瑛在內部設定的目標是“369”,即3個月實現盈虧平衡,6個月實現基礎盈利,9個月實現目標盈利。
探索不止
陳珉瑛強調,九悅Malltel不是做酒店的,本質是做零售的。
零售賺錢的邏輯是,做大單品、大爆品、大優品、大精品。陳珉瑛要求,市場上什么好賣,就做什么,主打品質型消費。
比如,九悅賣大米,只賣黑龍江的五常大米,既能保持品質,也有利潤空間。
他嚴格控制SKU數量,要求只減少不增加。“剛開始做到8000多個SKU,后來發現供應鏈、研發、管理負擔大,好不容易賺的錢都耗在上面。”陳珉瑛說。
對于九悅Malltel來說,客房、線下專賣店只是一個體驗場所,兩個渠道的銷售分別只占5%和10%。而占了70%的銷售,全部是在店外產生的,主要為服務型業態,比如全屋裝修、家庭茶室、家庭影院等。
他透露,一個客房的年銷售額不會超過30萬元,而作為零售空間帶來的店外全屋定制家居,一年銷售額可達300萬元以上。
九悅Malltel做的是制造型零售,所有商品以OEM、ODM、PB生產,超過10%的品牌切入了生產端和制造端,參股、控股了部分合作企業。
對于自主孵化的品牌,始于九悅Malltel的場景下銷售,一旦具備走出去的能力,就會基于成熟的商業渠道,在體系外銷售。
陳珉瑛透露,目前已誕生1個銷售額5億元的品牌,12個5000萬到1億元之間的小品牌。銷售靠前的產品包括定制酒、保健品、化妝品、茶葉等。
據稱,2025年九悅的EMV(生態銷售總規模)有望達150億元。陳珉瑛的野心,是要做出自己的“品牌雨林”。
當下,生態商業探索之路還在繼續。
他嘗試將茶業與酒店結合,開了一家Malle茶零售酒店。接下來,他還希望做民宿版的九悅Malltel。
酒店、民宿業面臨的挑戰日益增多,九悅Malltel趟出的新路,或許能給行業帶來啟發。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