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天神之眼”發布在即,兩路資金提前布局
最近一段時間,資本市場的熱鬧勁兒讓人有點應接不暇,特別是央企重組和自動駕駛這兩件大事,簡直像一出接連上演的大片。有人說,2025年可能是自動駕駛徹底爆發的一年。而就在這幾天,比亞迪又搞了個大動作——“天神之眼”即將亮相,聽名字就有點神秘感。與此央企那邊也沒閑著,兩大巨頭集團正在密謀重組。據說,這還可能改變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關系,背后資金流動得那叫一個熱鬧。
【事件經過】
先來說說央企重組的事兒。2月9日晚上,兵裝集團旗下的幾家上市公司突然集體發公告,說集團正在跟另一家央企集團商議重組的事兒。這事兒一下子引起了市場的注意,因為兵裝集團可不是一般的公司,它是央企里頭的“大塊頭”,在國防科技和國民經濟方面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旗下的企業品牌,比如長安汽車、建設摩托這些,基本家喻戶曉。
這次的重組傳聞,說白了就是兵裝集團可能要跟另一家央企聯手搞點大動作,雖然暫時沒說具體重組內容,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重組成了,控股股東可能會變,但實際控制人還是央企大老板,也就是國家。這種變動聽起來似乎沒啥,但對資本市場來說,這可是個大新聞。因為一旦重組落地,意味著旗下這些上市公司可能會有不少新動作。
同一天晚上,東風集團的兩家上市公司也發了公告,說自己的間接控股股東可能也會變。東風集團的背景同樣不簡單,它是我國的汽車制造巨頭之一,成立時間比兵裝集團還早。于是,有人猜測,這次的重組可能會把兵裝集團和東風集團綁在一起,來個強強聯合。雖然東風集團的負責人出來說了一句“以公告為準”,但大家還是忍不住腦補了一下,這兩大巨頭如果真的重組合并,那可是汽車行業的大事。
不過央企重組的事兒也不算新鮮,這幾年已經發生了不少類似的案例。比如2024年底,國務院國資委就明確提出,要加強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推動高質量的并購重組。這次兵裝集團和東風集團的動作,估計也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進行的。再加上,最近還有中交地產和統一股份這兩家央企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看來央企的整合大潮正在加速。
說完央企的事兒,再來看看比亞迪的“天神之眼”。比亞迪這幾年在智能駕駛領域已經是領跑者了,但它顯然不滿足于現狀。2月10日晚上,比亞迪在深圳總部搞了一場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主題就是它的“天神之眼”系統。從名字來看,這個系統似乎跟自動駕駛有很大關系。比亞迪希望通過這個系統,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更高級的智能駕駛體驗。
比亞迪這次發布會的風聲早就傳開了。就在上周,比亞迪的股價表現得特別亮眼,連續三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凈買入了26.87億元,這可是A股市場上少見的“大手筆”。2月6日當天,比亞迪的股價直接漲停,接下來幾天又漲了5%以上。與此跟比亞迪自動駕駛相關的一些產業鏈公司,比如宇瞳光學、伯特利、聯創電子這些,也都跟著漲了一波。
不僅A股,港股市場的比亞迪股份也表現得非常強勢。2月6日和7日這兩天,股價累計漲了超過16%。更夸張的是,跟智能駕駛芯片相關的港股公司,比如地平線機器人和黑芝麻智能,這兩天的漲幅分別達到了26%和55%。你說這“天神之眼”的影響力有多大?
業內人士分析,比亞迪的這套系統不光是要提升自動駕駛的體驗,還可能會推動智駕芯片的國產化替代。現在國內的智駕芯片國產化率還比較低,很多車企用的還是國外的技術。比亞迪的動作,可能會讓這一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再加上激光雷達、攝像頭這些硬件的升級,自動駕駛的技術門檻正在逐漸降低。有人甚至預測,2025年可能會是自動駕駛產業鏈徹底爆發的一年。
其實從資金流向來看,這種趨勢已經很明顯了。2月5日到2月7日這幾天,自動駕駛板塊表現得特別強勢。伯特利、豪恩汽電、聯創電子這些相關公司股價漲了超過20%。而且機構資金也在瘋狂加倉,46只自動駕駛概念股獲得了超過1億元的資金凈買入。比亞迪、潤和軟件、廣和通這幾家公司,資金流入排名靠前,分別達到了117.29億元、42.47億元和34.06億元。
除了機構資金,融資資金也沒閑著。這幾天,江淮汽車、比亞迪、潤和軟件的融資凈買入額分別是5.08億元、4.58億元和3.59億元。看得出來,市場對自動駕駛的未來充滿期待。
更重要的是,這些概念股的業績也在逐漸兌現。比如雙林股份,2024年的凈利潤增幅達到了514.48%;韋爾股份的增幅也超過了500%。賽力斯更是扭虧為盈,2024年凈利潤預計在55億到6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超過3倍。這些數據都在說明,自動駕駛的市場正在快速成長。
這幾天資本市場因為央企重組和比亞迪的“天神之眼”而顯得格外熱鬧。無論是央企的整合,還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突破,都在悄悄改變著整個市場的格局。這種變化,還遠沒有結束。
網友們對央企重組和比亞迪“天神之眼”這兩件事,討論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有人直接感慨:“央企這波重組,真是大象跳舞啊!兵裝集團和東風集團要是聯手了,汽車圈是不是要重新洗牌?”也有帶點調侃的說法:“這倆集團一合并,長安汽車和東風汽車以后是不是可以直接改名叫‘長風’啊?”評論下面點贊的還不少,看來大家對這種腦洞大開的調侃還是挺買賬的。
認真分析的網友也不少。有的說:“央企這幾年重組頻率確實提高了,但這次看起來動靜更大,估計會帶動一波資本市場的熱度。”還有人補充道:“兵裝集團的背景太硬了,搞不好未來重組完,旗下的上市公司還能借著這個機會再沖一波市值。”聽起來挺有道理,但也有人表示懷疑:“別光看熱鬧,重組的事兒又不是第一天聽說,能不能成還得看后續進展。”
再說比亞迪這邊,討論的熱度比央企重組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提到“天神之眼”,不少網友就直呼:“這名字一聽就很高級,感覺像是科幻電影里的黑科技。”還有人打趣:“比亞迪這名字取得好,不搞個‘天神’都對不起它的‘神車’稱號。”一時間,“天神之眼”還上了熱搜,網友們的腦補能力也徹底爆發了。有人留言:“這‘天神之眼’是不是能看到前方三公里的紅綠燈?再也不用擔心堵車了。”還有的直接開玩笑:“能不能加個功能,幫我把老婆情緒變綠燈?這才是真正的高階智駕。”評論區直接笑翻了一片。
也有不少網友關心實際效果的。有的說:“名字是挺唬人,但到底能不能用得上,能不能真讓普通人開著放心,還得看實際表現。”也有人對比亞迪充滿信心:“人家這幾年不都用實力說話嗎?技術落地速度快著呢,‘天神之眼’肯定不會讓人失望。”也有一部分網友比較謹慎:“別光看發布會吹得熱鬧,真正的普及可能還得好幾年。現在智能駕駛的門檻還挺高,別最后又變成了有錢人的玩具。”
還有人討論起資本市場的情況,直接說:“比亞迪這波拉升得太猛了,感覺大資金早就埋伏好了。我們散戶進去的,千萬別成了接盤俠。”也有網友表示羨慕:“早知道這事兒上周就該買點比亞迪的股票,現在漲成這樣,只能看著流口水了。”樂觀派也不少:“別急,自動駕駛才剛開始,比亞迪是整個行業的龍頭,后面肯定還有機會。”
網友們也沒忘了調侃自動駕駛本身。有的說:“我只關心一個問題,自動駕駛能不能讓我在車上睡覺?如果能,那就是真正的科技改變生活。”還有人開玩笑:“希望早點普及,開車上下班太累了,我需要一臺能自己上下班的車。”甚至還有人腦洞大開:“再來個自動停車、自動加油、自動洗車,完美了。”
看完網友們的評論,不得不說,這兩件事確實攪動了不小的風浪。無論是央企重組,還是比亞迪的“天神之眼”,都讓人充滿期待。這場資本和技術的大戲,剛剛拉開帷幕,還不知道后面會發生什么樣的劇情。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