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800億件,比2023年提前59天。
今年以來,快遞業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月均業務量穩定在130億件以上。特別是進入六月后,受電商平臺年中大促活動的推動,快遞業再次迎來業務高峰。據統計,六月份日均快遞業務量已超過5億件,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
這一連串的數據,背后是無數快遞員日夜兼程的辛勤付出,也是消費者對快遞服務依賴度日益提升的真實寫照。無論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是在鄉村的田間地頭,都能看到快遞員忙碌的身影。他們為消費者帶來了便捷,也為生產者打開了新的市場。
快遞業的飛速發展,不僅極大地促進了消費,也為生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在這個數字化時代,快遞業已成為連接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橋梁,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快遞業將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勢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快遞進村”走向深入。通過設立鄉村收寄點、建設預處理中心,今年鮮果上市季,已有超2500噸新疆輪臺小白杏經由順豐物流網絡出疆,直飛全國各地;截至今年5月,中通快遞網絡覆蓋全國行政村數量超過17.5萬個,較去年增長超1.6萬個行政村,同比增長10%……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有效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
“快遞進廠”不斷拓展。從廠外延伸至廠內,京東為圣農集團提供從商品生產儲存到打包配送的全程冷鏈解決方案;融入供應鏈前端,韻達在河北衡水建設2000平方米的云倉,為車墊制造和日用品生產等眾多廠家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將服務從消費領域延伸至生產環節,更多快遞企業為制造企業提供入廠物流等綜合供應鏈服務。
“快遞出?!辈椒ヌ崴?。中國郵政首條自主執飛的洲際航線正式開通;菜鳥宣布計劃全年落地七大跨境商家中心,為中小商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國際快遞解決方案……今年以來,快遞企業加速提升航空運輸服務能力,通過新開、增開洲際貨運航線及國際定期貨運航線,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為更多的中國商品出海及國外商品進口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