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天貓出手今年618家電拼什么
今年以來,一線家電市場從卷產品、卷價格、卷營銷,到卷服務、卷品質、卷口碑,卷的如此厲害、如此全面、如此激烈,讓所有造家電的、賣家電的心里有苦,卻說不出來。如今又要面對618大促的強勢卷,大家還能拼什么?
618年中大促,在五一之后,京東、天貓就牽頭全面引爆并提前啟動市場的搶奪了。
不過,聚焦家電行業,讓很多家電廠商意外的是,今年618大促,京東、天貓兩大平臺商相繼宣布“取消預售”現貨直賣,價格自然也是一步到位,不再搞那么多的彎彎繞。因為最近幾年的促銷搞到后面,消費者沒有半點興趣,商家內部結算更復雜,沒忽悠消費者反而將自己卷廢了。
那么,面對今年的市場、競爭和變化,眾多家電廠商又將如何應對今年618年中大促,特別是在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是否會出現哪些新變化?
今年618京東天貓正面卷
可以看到,在今年618大促京東、天貓看似更直接,更簡單的促銷背后,本質上卻是兩大零售平臺領頭羊,更卷了!
為什么這么卷,家電圈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市場端。長期以來,各種廠商的商業促銷名目繁多、持續不斷,特別是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多而雜、多而亂”,對于市場和用戶的吸引力快速衰減,陷入了“不搞活動沒流量、搞了活動沒銷量”惡性循環中;
二是,供應端。長期以來的市場內卷,讓眾多的家電品牌商可以給予電商平臺的產品價格、促銷等資源基本見底了,一臺家電很難在618期間搞出七折六折大優惠了,算上廠商共同的補貼讓利也只有1、2成的空間。關鍵很多品牌商的其它渠道也得活下去,不能將特價資源“只喂飽”電商啊。
事實上,當前的家電市場局面,就是典型的“狼多羊少”,京東、天貓等渠道之外,抖音、小紅書、直播電商等一大批新興渠道,都在搶單,也都瘋狂。
家電企業的渠道策略悄悄變!
這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們,從當初的全面擁抱電商、發展電商、深耕電商,進入了全域零售下的多渠道平衡發展,控制單一渠道規模,以及電商渠道的資源性投入和擴張,重點扶持和維護一批自控可控和自有渠道的發展轉型。
這就意味著,家電企業的電商部門仍然想通過618大干一場,但是從家電企業的營銷體系,卻希望更穩更好地推動多渠道零售出貨,而不是盲目押寶單一渠道的出貨。
因為,今年以來的市場零售情況和消費需求變化,不用多說。所有家電企業,商家內心都非常清楚整個經濟、市場和消費環境的變化,以及目前京東、天貓等大渠道的庫存水位和激進式的經營策略。
一旦這些大渠道迫于經營效率和市場走勢,選擇“開閘放水”零售批發全線降價,最終淹沒和吞噬的將是家電企業的所有渠道和門店的市場零售。
618家電拼什么又怎么卷?
對于今年的618大促,家電圈認為,眾多家電企業和商家肯定還得繼續出戰,甚至還要敢于亮劍和拼搶低價。
問題在于:在經歷長達2年多的市場內卷后,卷產品、卷價格、卷服務、卷補貼,甚至開始卷合作伙伴之下,家電廠商還有多少資本和資源可以“參戰”卷起來?
答案很簡單:首先,拼價格肯定不能少,短時間的618專項補貼、讓利,以及電商定制機的放價,將是常規打法;期間,可能還會出現局部企業的價格偷襲,從而加快庫存的消化和零售出貨;所以,價格當道仍是618的主旋律,家電廠商沒辦法也只能這么干。
其次,就是拼協同效率。618不能只是線上電商的獨角戲,還得將線上電商與線下實體店拉通,將家電企業的主要渠道出貨拉通,接住流量和需求。家電企業要平衡不同渠道商家的利益和經營,不能再搞押寶和賭博式策略。
再者,拼膽量和魄力。目前產品、營銷、價格已經拼完了,最終就是拼廠商膽識即敢不敢出手,面對同行敢不敢硬碰硬。關鍵時刻,家電商業競爭就是強者勝、勇者勝,弱者和投機者只能出局。
最近,不少家電廠商面對新一輪的“以舊換新”政策,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狀態和聲音。一種是積極搶奪,充分利用政策和補貼東風,落地執行想辦法賣貨;還有一種是抱怨、指責,完全無視活動本身,就一句“不管啥活動啥補貼,就是不好賣,就是沒有用”。
這一局面,似乎也在暗示今年618大促家電市場上不同廠商的狀態和結果。凡事還得講一個態度:敢想、敢搶、敢拼。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