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618,不玩了
玩了10年的618套路,黃了。
阿里和京東想明白了,老老實實賣貨,不玩了。
5月6日,淘天集團在商家大會上宣布了2024年618大促的規則調整,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沿用十年之久的預售機制被取消了。
結果就成了,5月20日晚八點將直接第一波開賣。
無獨有偶,取消預售的還有京東。
有市場消息稱,“618”將在5月31日晚8點開啟,直接用現貨進行促銷,隨后進入專場期、高潮期和返場期。
阿里、京東紛紛取消預售,這一屆618,出什么狀況了?
如今被拋棄的預售機制曾是電商平臺的利器。
按照其規則,預售為了幫助商家提前備貨、減少物流壓力而設計的一種營銷策略。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機制逐漸暴露出用戶體驗上的短板。
用戶從看到打折預告到最終付款發貨,最長需要等待10天,這一漫長的等待過程收到了大量用戶的抱怨。
更為嚴重的是,電商平臺的預售讓部分商家“鉆了空子”。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指出,電商平臺預售模式亟待規范。
該情況分析列出了諸如“尾款”漲價不誠信、預售商品不保價、承諾贈品不兌現、承諾時間不發貨、“最低價”宣傳不屬實等問題。
淘寶京東取消預售的原因是什么?
低價促銷常態化后,618是否已經失去特殊性?
取消預售后,對于電商平臺和消費者來說有什么影響?
對此,《瀟湘晨報》記者羅雅琪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預售就是給友商打廣告、給自己添堵,已經成了雞肋。
618的未來,其實在去年雙十一平臺都不說戰報時,就已經注定。
具體來說,預售的坑現在越來越大:
一旦開啟預售,反而可能成為友商們杯葛流量的指路明燈,蹭預售熱度銷售價格更低的同款或同質產品,不如直接上架賣貨更有可能保留流量。
與此同時,618也不再有賣點,主要是內外因素交融:
外因是來自差異化友商的壓力,拼多多的工廠店低價路線和直播帶貨的天天雙11打法,形成內外交困,讓傳統電商節不再具有吸引力。
內因則是電商造節本身也常態化,以至于平臺自身用垂直領域的每月一節杯葛618和雙11的流量,天天過節也就不必過節了。
因此,取消預售,對于平臺而言,只是沒了預熱,但也可以避免幫友商預熱。
畢竟電商平臺并不大可能在預售過程中實現品牌或商品的獨家或獨占。
同時,對于消費者而言,則省去眼花繚亂,到可能在無預售之時,出現貨品上架的沖動消費。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