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絕殺這一年,誰贏了?
全球純電銷冠易主
四季度,全球純電動車銷冠,不再是特斯拉。
▲ 2023年部分新能源車企交付量排行榜TOP10。圖 / 每人Auto制作
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比亞迪純電車型賣出52.6萬輛,特斯拉則交付48.5萬輛。雖然從全年來看,比亞迪純電車型銷量還落后特斯拉30萬輛,但以比亞迪的勢頭,2024年的純電銷冠還是不是特斯拉,就很難說了。
12月,比亞迪再一次刷新銷量紀錄,單月銷量突破34萬輛,同比增長45%。在這樣的驚人增速下,比亞迪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301.3萬輛,同比增速高達61.8%。經過一年狂飆突進,比亞迪順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銷量目標。
扛起比亞迪銷量大旗的仍然是王朝和海洋系列,2023年這兩個系列共賣出2877353輛,占整體銷量的95%。
▲ 比亞迪王朝和海洋系列。圖 / 比亞迪汽車官方微博
與此同時,比亞迪的高端化轉型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復活后的騰勢品牌全年銷量127840輛,其中騰勢D9成為年度MPV銷冠車型。自開啟交付,方程豹豹5在12月經歷了第一個完整銷售月,銷量超5000輛,開局不錯。就連售價超百萬的仰望U8,也在12月拿出了1593輛的成績,與路虎攬勝、路虎衛士等百萬元豪車11月銷量相當(截至發稿,路虎官方尚未發布2023年12月銷量)。
排在第三位的是特斯拉。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特斯拉中國全年交付94.8萬輛,累計銷量大約只有比亞迪的三分之一。
零跑也“支棱”起來了,12月售出1.86萬輛新車,同比增長119%;全年累計銷量14.42萬輛,同比增長超29%,在TOP 10榜單排名第十,不過零跑未能實現年初定下的20萬輛銷售目標,僅達成71%。
在汽車圈,零跑幾乎沒什么聲量,創始人也很少參與罵戰,屬于悶聲發大財的品牌。在營銷為王的時代,沒聲量就意味著沒有銷量,而零跑靠的是“以價換量”。
年初時,零跑銷量還處于低迷狀態。1月只賣出1139臺,同比環比大幅跌超80%,2月略有回升,但也只有3100多輛。3月初,在2023新品發布會上,零跑果斷加入價格戰,將全系車型價格大幅下調。其中,微型車T03的售價調低至5.99萬元起,中型SUV零跑C11和中大型轎車零跑C01的入門指導價均調低至14.98萬元,下調幅度多達4萬-5萬元。
▲ 零跑C01增程。圖 / 零跑汽車官方微博
降價的效果立竿見影,5月零跑銷量破萬,自此便屢破新高,單月最好成績為18618輛。
零跑的好兄弟哪吒卻在2023年慘遭銷量“滑鐵盧”,成為新勢力中唯一銷量下滑的品牌。12月哪吒僅銷售5135輛新車,環比下滑58.9%;全年累計銷量12.75萬輛,同比下滑16.16%。
在社交平臺,哪吒CEO張勇復盤了過去一年,誠懇地表示各方批評均收到,2023年做得不好,原因有很多:“新老產(品)切換沒有銜接好、節奏亂;新品上市定價過高,下半年雖然調整到位,但喪失了先機;虧損的產品線大幅度調低產量;傳播方式老舊,有好的東西說不出去。”2024年,哪吒將進一步調整產品線和營銷端,張勇已親自掛帥營銷業務。
▲ 張勇復盤2023年。圖 / 張勇微博截圖
月銷破5萬,理想做對了什么?
2020年4月,蔚來總部落戶合肥,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表示,雖然汽車市場足夠大,但競爭激烈,上百個新造車企業如果最后只能活下來三家,理想會努力讓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家,并且“希望身邊的戰友是蔚來和小鵬”。
彼時,“蔚小理”還是一個戰壕里的難兄難弟,年銷量都沒超過5萬輛,誰都沒賺到錢。
銷量分野,“蔚小理”已不再是同路人。2023年3月以來,理想單月交付數據狂飆突進,連續四個月突破2萬輛,6月首次突破3萬輛,10月首次突破4萬輛,12月更是攀上5萬輛高峰,同比大漲137.1%,一舉躥升至新能源賽道第七名。2023年全年,理想累計交付量達37.6萬輛,同比增長182.2%,超額完成“3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
戰報發出后,李想第一時間在微博贊揚團隊,“為團隊的成長速度而自豪”,并忙不迭立下新的Flag——2024要挑戰更高的目標:800000、100000、30000、2000。李想沒有詳細解釋這串數字的意義,但對照“2023年目標全部達成:376000、50000、20000、300”,理想大概率將在2024年挑戰8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
理想能在一眾新勢力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對細分市場的精準把握。理想銷售周黎告訴每人Auto,“L9的五六成用戶都是二胎家庭”。
▲ 理想L9。圖 / 理想汽車官方微博
在充換電設施尚不成熟的早期階段,“增程式技術路線解決了用戶的里程焦慮。”汽車分析師陳柯告訴每人Auto,“中國70%-80%的人/家庭其實只有一輛車,理想很好地滿足了家庭用車的需求。”
此外,理想也在加強供應鏈體系能力,為37萬年銷量添了一把火。李想透露,常州工廠在2023年國慶期間升級改造支撐擴產,瓶頸零部件的產能在10月份得以解決。
隨著銷量數據不斷突破,理想還在尋找更多供應商,有接近理想的供應商向每人Auto透露,“理想在接觸新的二供,馬上為L8、L9批量生產(零部件)”。
反觀蔚來與小鵬,2023年都未超過20萬輛大關。蔚來全年交付16萬輛,小鵬交付14.2萬輛,兩家加起來都沒理想多。年銷量目標,蔚來和小鵬也僅完成64%、71%。
產品迭代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蔚來的業績。4月、5月,蔚來銷量在6000輛左右徘徊。轉機出現在下半年。6月,蔚來宣布將全系新車起售價下調3萬元,同時免費換電不再作為標準用戶權益,把選擇權交還用戶手里,盡可能覆蓋更多用戶群體。6月蔚來銷量回暖,共交付1.07萬輛新車,環比增長74%。進入下半年,蔚來銷量逐漸恢復到1.5萬輛左右。
小鵬與蔚來的境況差不多,經歷了組織架構調整、領導層大換血,終于在2023年6月底,迎來“全村的希望”小鵬 G6,憑借20.99萬元極具誠意的起步價,小鵬扭轉頹勢,7月交付量重回萬輛水平。
▲ 小鵬G6。圖 / 小鵬汽車官方微博
一位小鵬G6車主向每人Auto描述了他的決策心理,G6是小鵬全力以赴打造的車型,看家技術都用上了,價格也很有競爭力。
G6的確為小鵬挽回不少銷量,10月,小鵬突破月交付2萬里程碑,11月、12月連續破兩萬。2023年全年,小鵬共交付新車141601輛,同比增長17%。
與高調的理想不同,埃安行事低調,2023年默默把車賣到48萬輛,同比增長77%,位列新能源榜單第五。
自3月開始,埃安連續六個月銷量突破4萬輛。9月,埃安正式突破月銷5萬的大關。
一位網約車司機告訴每人Auto,在網約車市場埃安很受歡迎,主要原因是“價格低,性價比高”,零首付提車,三年免息,可以讓沒有預算的人以極低的成本開啟網約車生意。
憑借銷量猛增,埃安也成為繼比亞迪、理想之后,第三家實現盈利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在2023半年報中,廣汽集團透露,2023年6-7月埃安已經連續兩個月實現盈利。
華為不在榜單內
卻已是人人忌憚的對手
要說2023年下半年的車圈頂流,那絕對是華為。
華為自己雖然不造車,但其開創的智選車業務遍地開花,問界、智界喜報不斷,幫助華為在車圈立穩了大哥人設。
自從9月新M7強勢回歸,問界“起死回生”了。12月,問界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好成績單——月銷量2.4萬輛。得益于年尾幾個月的不錯勢頭,問界全年銷量逼近10萬輛。待人氣頗高的M9加入交付陣營,交付量直追理想也不是沒有可能。
問界M9有多火,一線銷售最有體會。
▲ 問界M9。圖 / AITO汽車官方微博
12月26日M9上市當天,不僅線上觀看人次近億,線下門店也是人頭攢動,雖然是工作日,但店里擠滿了來看問界M9的消費者。一位浙江地區鴻蒙智行的銷售人員童顏告訴每人Auto,M9上市的那幾天,“對門的理想都沒人看了”。
另一位銷售李立感慨:“十幾平米的門店擠滿了人,我們兩個完全接待不過來。”“現在人多了,有些銷售需要通班賣車(從早到晚,連續工作10個小時以上)。”
據童顏介紹,最近店里的客流都是被M9吸引過來的,不過賣得更好的還是M7,畢竟與M9相比,M7的性價比更高。“被M9吸引,冷靜過后選擇M7”的也大有人在。
▲ 問界新M7。圖 / AITO汽車官方微博
2023年的問界,9月之前一直是銷量平平,月銷量只有幾千輛。轉折發生在9月,彼時華為 Mate 60 未發布直接開售,迅速火遍全網,一機難求。借著手機的東風,華為砸了5億改款的M7也重新回到戰場。憑借高性價比、與手機捆綁、智駕“全國都能開”等因素,迅速出圈,到2023年“十一”收假,訂單直接突破5萬輛。
活過來的問界給了華為更多希望,華為將車BU獨立,成立鴻蒙智行聯盟,透露出更多“野望”。為了更好地賣車,華為梳理了銷售渠道,在廣州車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每人Auto,鴻蒙智行將擁有獨立的直營店網絡。
其實,在廣州車展之前,華為的眾多授權店就轉成了鴻蒙智行的直營店,童顏所在的門店于2023年10月轉成直營門店,員工也與華為重新簽了合同。
M7和M9能獲得市場認可,體制內人士和“花粉”(華為粉絲)扮演了關鍵角色。童顏介紹,問界有很多準車主是“花粉”。一位山西某地問界M7車友群的群主表示,群里有很多人是體制內人士。此前對電動車猶豫不決的人,如今沖著華為,選擇了問界。
憑借粉絲熱捧,盡管問界2023年總銷量未入圍新能源前十,但已是眾車企忌憚的對手。
新的一年,戰爭已經打響
進入2024年,更卷了,戰爭從新年第一天就已打響。
1月1日,小鵬X9成為新年上市的第一款新車,自廣州車展預售以來,訂單已經超過3萬臺。上市當日,大定訂單突破5000臺,成為2024年MPV市場強勁的攻擂者。
北京一家小鵬門店的銷售張藝告訴每人Auto,“X9熱度很高,上市當天新車進入門店,陸陸續續來看車的人就沒停過”,比之前客流多了近一倍,平常晚上10點就可以下班,那天一直忙到夜里零點。剛到店一天的X9,白色的座椅已經因為“接待”的人次太多而變成淺灰色,車內也像是沒來得及打掃的“戰場”。
雖然定位是MPV,但小鵬X9不僅要搶占MPV市場,成為細分領域第一名,還盯上SUV的領地。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上市發布會上說,X9等于買MPV送SUV。因為這款車第三排座椅可以一鍵向后放倒翻折,連同后備箱形成純平空間,即"一鍵變形"至超大四座SUV。
▲ 小鵬X9。圖 / 小鵬汽車官方微博
小鵬的策略已經奏效,一位曾經預定問界M9的準車主表示,在他所在的預定群里,有多位訂了問界M9的人也同時訂了小鵬X9。
小鵬X9遇熱,除了車型兼容度高,價格也是一大因素。為了搶奪更多份額,小鵬給出了非常能打的價格,官方指導價35.98萬—41.98萬元。相比其他MPV競品,小鵬X9價格很親民,再加上豐富的配置,除了冰箱、彩電、大沙發,這款車還標配后輪轉向、雙腔空懸、中央空調、23揚聲器等,也難怪不少問界M9車主糾結。
此前,曾因交付拖沓被車主吐槽,何小鵬還親自下廠擰螺絲。這一次小鵬在交付環節做足了功課。2023年中,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對廣州工廠年產12萬輛純電動乘用車擴能建設項目進行了公示,根據當時公布的車型尺寸,其中就涉及到小鵬X9。何小鵬透露,計劃春節前就開始交付X9,并且春節期間也將加班加點進行生產。
另一位對MPV市場虎視眈眈的新玩家是理想MEGA,在“消失”了一段時間后,終于定檔3月上市。
▲ 理想MEGA。圖 / 理想汽車官方微博
按照理想的規劃,這款車要成為50萬元以上市場的銷冠,且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車身形式。如今售價上探到57萬元的問界M9率先登場,且備受追捧,壓力自然傳遞給了理想MEGA。
MEGA是理想進軍純電市場的首款車型,踏入陌生的領域,理想能否延續增程市場的勢頭?前有問界M9、小鵬X9等強勁對手,理想是否還堅守50萬定價,需要再想想了。
2024年,MPV依舊可能是各車企角逐的關鍵細分市場。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認為,MPV可能是少數沒有經歷充分競爭的細分市場之一,只有經過充分競爭,才能變強變大。
2023年末,小米創始人雷軍花了三個小時,細數小米造車的成果,首款車SU7還未上市,卻已經向業界證明了自己的熱度。對于小米來說,要打好第一仗,定價策略至關重要。
▲ 小米SU7。圖 / 小米汽車官方微博
眼下,新能源車價格普遍走高已經引起熱議。有不少網友調侃,月薪兩萬,買不起一臺電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鐘師認為,車企推出較貴車型主要是秀肌肉,大量的市場份額還是在價位相對較低的市場。2024年,小鵬與滴滴合作的新品牌、蔚來第二品牌將陸續亮相,它們將角逐平價市場。
高端市場也不平靜。在梅松林看來,隨著華為、小米等手機商深入,自主品牌的競爭力增強,2024年將是國產品牌向主流豪華品牌發起進攻的一年。
新的一年,不僅國內卷,海外市場也將卷起來。
比如,比亞迪的月銷量已經攀升到34萬輛高度,天花板或已臨近,新的增長點在海外市場。梅松林認為,經過智能新能源車的發展,中國汽車產業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海外市場已是車企必爭之地。2023年海外市場突飛猛進,2024年將進一步擴大戰果,有望在成熟市場(如歐洲、日本)進一步滲透中國產的新能源車。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周黎、陳柯、李立、張藝、童顏為化名 )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