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快遞企業單票價格由升轉降,龍頭守住盈利底線
來源:視覺中國
11月17日晚間,A股快遞企業紛紛發布10月經營數據。10月以來,在“雙11”活動預熱背景下,快遞企業一改9月單票價格普遍上揚勢頭,為搶抓旺季市場資源,過半快遞企業單票價格下降或持平,僅圓通速遞(600233.SH)一家實現單票價格增長。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10月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預計10月快遞業務量收同比增速均將超過20%,10月上旬,行業規模穩步擴張,單日業務量逐日提升,中下旬,牛羊肉、海鮮、水果等時令產品寄遞服務需求增加,疊加“雙11”促銷預熱,行業持續高位運行,日均業務量4億件左右。
從業務量來看,今年10月,四家快遞企業業務量均錄得雙位數增長,其中,申通快遞(002468.SZ)業務量增長34.08%,增速位于行業第一,相對應的是,其單票價格下滑13.17%,延續以價換量策略,下滑幅度行業第二。
收入方面,受單票價格同比下滑14.29%影響,韻達股份(002120.SZ)收入增速表現掉隊,是10月唯一一家收入同比下滑的快遞企業。
來源:鈦媒體APP制圖
具體來看,今年10月,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順豐控股(002352.SZ)業務收入分別為44.93億元、38.9億元、35.45億元、154.68億元(速運物流業務),同比分別增長12.47%、-3.67%、16.88%、11.8%(剔除豐網后)。
業務量方面,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順豐控股分別為18.85億件、17.07億件、16.77億件、9.51億件,同比分別增長19.14%、12.52%、34.08%、15.41%。
單票價格方面,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順豐控股單票收入分別為2.38元、2.28元、2.11元、16.26元,同比分別下降-5.59%、-14.29%、-13.17%、-3.16%。
來源:鈦媒體APP制圖
可以看出第一梯隊快遞企業采取了不同的價格策略,圓通速遞、順豐控股單票收入降幅較小,申通快遞、韻達股份仍陷于價格戰泥淖中。
鈦媒體APP留意到,雖然今年快遞行業價格競爭較為激烈,多數快遞企業卷入其中,不過,第一梯隊快遞企業在價格策略上偏于理性。從業務各指標來看,“通達系”快遞企業中,圓通速遞、中通快遞尚能抽身于戰事,可以通過較小幅度的價格調整守住業務規模,業績波動較小。
中通快遞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11月17日在三季度業績報告中表態,“面對加劇的價格競爭,中通專注于提升服務質量并堅持獲取有盈利的業務增量”。賴梅松還表示,中通快遞當前的工作重點是鑄造長期競爭優勢,而其長期目標的實現將推動行業進一步的強弱分化。此外,中通快遞方面還提到,“把握不做虧本件的底線”,堅持獲取有盈利的業務增量。
與中通相似,在今年5月出售經濟快遞板塊中的豐網業務后,順豐控股亦在報告中表態,“公司堅持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經營基調,追求高質量的業務和收入增長”。
不過,在當前的價格競爭境況下,快遞企業很難實現盈利和份額的兩全,中通快遞在三季度報告中宣布,此前設定的全年增長1.5%市場份額的目標不再合理。
國信證券11月20日發布的研報認為,后疫情時代,宏觀經濟、商務活動、居民消費有所修復,快遞經營效率也明顯提升,疊加抖音、拼多多這類低價平臺銷售表現亮眼,2023年1-10月快遞需求增速恢復至15%以上,表現已屬亮眼。但是,各家龍頭快遞競爭策略調整,今年行業競爭態勢明顯加劇,通達系的單票收入同比降幅明顯擴大,快遞旺季漲價范圍和幅度也均不及過去兩年。
浙商證券11月19日發布的報告則表示,2023年經濟弱復蘇下,快遞量增速將逐步恢復,頭部企業競爭將加速行業集中,業績不確定性或將提升。中長期來看,快遞行業規模經濟顯著,行業將回歸良性競爭。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