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到家推“全品類小時達”,即時零售成電商必爭之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即時零售是京東零售2023年年初定下的必贏之戰。隨著越來越多競爭對手的加入,該領域正成為電商巨頭的必爭之地。
10月18日,京東到家發布即時零售的三公里模式——“幸福三公里”。京東依靠自身具備的數字化、本地供應鏈整合、即時配送的三大核心能力,實現“3到5公里內消費者線上下單,門店發貨,商品1小時內送達”。
即時零售作為近些年崛起的電商新模式,增長迅速且發展空間巨大。根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2022年即時零售復合增長率高達51.6%。2022年全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超5900億元,但僅占實物網絡零售總額的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
即時零售的市場份額現今由京東、美團、餓了么三家占據。咨詢機構久謙中臺紀要報告顯示,以GMV計,美團閃購、餓了么(非餐飲部分)和京東到家在2022年所占的市場份額為34%、26%和15%。三大廠商今年都宣布加碼布局,提升即時零售的戰略地位。
三大頭部選手因為自身平臺基因不同,目前在即時零售上走錯位競爭路線。
美團、餓了么以外賣送餐起家,依托其外賣業務組建的騎手隊伍,再加上外賣餐飲品類單價相對低、單量大,在訂單量、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額)上具有規模化優勢。
京東到家則與達達合并,從非餐品類殺入市場,其商超品類銷售額市占率行業第一,占比近60%,其余大多為3C數碼家電品類。商超品類價格較高,且京東到家依托供應鏈能力提升履約效率降低成本,于盈利表現上更具優勢。2023年第二季度,達達集團經調整凈利潤首次轉正,實現了上市后的首次整體盈利。
同時,市場也在擴容,新玩家積極下場。10月初,抖音電商旗下“小時達”服務上線獨立入口。拼多多也被曝正在北上廣深招募有能力24小時內配送的商家,試水生鮮領域的同城配業務。拼多多、抖音因為自身物流體系的缺失,目前依靠接入順豐同城、達達、閃送等第三方配送運力平臺支持其即時零售服務。
從京東最早在2015年成立到家業務開始,即時零售的模式與形態經歷了各種演變,從最早的生鮮O2O到全品類O2O,到如今開始向“全品類小時達”邁進。
為滿足全品類的目標,即時零售平臺紛紛擴大招商。2023年以來,京東到家新增上線門店超13萬家,截至二季度合作品牌商約300家。今年第二季度,京東到家年活躍門店數超過30萬家,同比增長超過70%。同期,美團閃購年活躍商家數增長30%。
京東到家總經理李昌明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線下各類型的零售商、實體門店是支撐即時零售必不可缺的供給資源,現階段也是同行競爭的關鍵資源。
今年“雙11”,京東到家將聯合超40萬實體門店提供“全品類免運費小時達”服務,同時將投入上億元資源扶持新上線商家及中小商家。
此外,京東到家還公布了“五年行動計劃”,包括將助力超200萬本地中小實體門店數字化轉型、為社會提供超1000萬個靈活就業崗位、聯合生態伙伴帶動萬億消費等。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