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諾電子物聯網產品:企業智能的119
而儀表盤下方的監控中心客戶端運行日志也一閃一閃地,在以每秒鐘更新一到兩次的頻度提示系統正接收到服務器發送來的、從各個生產區域“埋伏”的檢測設備收集到的實時監測數據。雖然數據都是從真實的工廠環境里傳輸過來,不過不必擔心,因為不是真的有易燃易爆氣體泄漏,而是人為地將數據放大了幾倍,才拉響了警報。
EHS的先行者
這樣的模擬試驗在金更明的辦公室已不知向客戶演示了多少遍了,至少自去年8月之后是這樣的,因為那時EHS正式下線。為了參觀者能看得更清楚,他還特意在墻上布置了一面電視屏幕。2000年成立的鑫諾電子是以生產氣體檢測報警儀起家的。到了2006年,金更明明顯感覺到這條路越走越窄了:一個小小的氣體檢測報警儀,就相當于一個品牌手機的價格,而且一間工廠也配備不了幾個檢測儀。由于不是賣方市場,還會在訂單談判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麻煩事。如一個客戶為了一個萬把塊錢的小單子,不但把價格壓得死死的,還想在首付款的比例上爭得更大的優惠。
金更明是學管理出身,到如今靠自學也成為了技術行家。在國外,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到了2006年,金更明就得知了這一新事物。那時候的中國,物聯網更多的是以傳感網的概念出現。金更明想著如何將這些無線傳感技術也應用在氣體檢測報警之中。于是他遇見了“EHS”。
EHS其實是三個理想的狀態的縮寫:環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與安全(Safety)。它源于殼牌石油公司1991年頒布的EHS方針指南,后來被不斷完善成為一種管理體系,有點類似于大眾所熟知的ISO質量管理體系。
金更明希望鑫諾電子的EHS能夠將以往簡單的氣體檢測報警變為遠程管理控制,系統地解決工業企業,尤其是化工、石油、冶金、醫藥等行業安全部門信息不對稱、事故隱患處理滯后、人員缺少等問題。
撞上“物聯潮”
鑫諾電子的EHS監測(視)動態管理控制系統的實體部分大致可以分為前端、中端和后端兩塊。前端是由那些在工廠各個角落潛伏著的檢測設備構成的監測監視平臺。到現在為止,鑫諾電子開發出了8類:對付易燃易爆氣體的、對付有毒有害氣體的、時刻盯著重大危險源的、對付水質空氣污染的、能夠查看重要崗位人員是否到崗的,還有能夠預警職業病的。
這些平臺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將信息傳遞給企業的局域網。目前的物聯網很多使用的是RFID射頻識別技術,而在這里無線方式使用的是短波傳輸技術。信息進入局域網之后被企業客戶端接收。但到這一步還不是終點。
信息從企業客戶端繼續傳送到公共的以太網。以太網連結起企業專門成立的EHS部門,他們的監控中心端往往連接起大面積的電視墻,任何蛛絲馬跡都在這上面被放大監視,一有緊急情況就能立即響應處理。信息還同時被傳送到企業負責人,以及與此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等處的遠程查詢端,此時這些地方的計算機就會警笛大作,也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信息仍可以繼續向前,進入電信網絡,安裝了查詢軟件的手機也能實時獲知,真正做到了對信息隨時隨地的管理。
“在上一個互聯網時代,局域網企業都已經搭建好了,以太網則由政府布局成形,3G電信網也正被電信運營商不斷完善。我們要做的,就是從前端到后端將三個網絡整合起來[FS:PAGE]。”金更明說。
這個基于互聯網、用信息傳感技術將任何物體連結起來的思路,也正是物聯網這個“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的定義。
EHS在2007年立項,2009年8月下線,在同一個月就被洶涌而來的物聯網潮流“撞了下腰”。來考察的各級政府官員也多了,項目也被列入浙江省科技新產品試制計劃,只是由于地處浙江經濟相對不那么發達的衢州,而尚未被媒體掃瞄到。
雖然搭上了時下最為火熱的物聯網概念,但金更明對“EHS”的執著頗有點寵辱不驚的意味。
在《浙商》記者采訪完之后,副總經理趙新感嘆道:“看來應該把我們所有的介紹、宣傳片都與物聯網掛上鉤。”
金更明卻出人意料地表達了自己的反對觀點:“不,我們就是EHS,還是要講環境、健康、安全這三個很美好的事物。”
期望在創業板上市
撞上物聯潮,金更明給未來的3-5年訂了三大目標:一是要參與制訂EHS的行業標準甚至國家標準;二是升級成為省高新技術企業;最后要在創業板上有一席之地。
鑫諾電子的EHS企業內部標準剛剛出爐。在國外,EHS并不被重視,這是因為國情的不同。西方上百年的工業經驗使他們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的事前控制系統,講究將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而我們國家很多企業目前只能先考慮如何做到事故發生之后在第一時間進行應急響應。因此在EHS領域,鑫諾電子是獨行者,參與制訂行業標準乃至國家標準,他們義不容辭。
“出了這么多煤礦瓦斯爆炸,還有開胸驗肺的事件后,易燃易爆氣體檢測與職業病預警這兩塊現在是政府的抓手,市場前景相當廣闊。”金更明說。
目前已經有江山化工、華康藥業、元立集團等6家企業成為他們的EHS客戶,而巨化集團、新三和醫藥化工、華海藥業等8家企業正在進行業務的交流洽談。鑫諾電子也篩選了一份72家潛在客戶的名單。而不同于以往的氣體檢測報警儀的是,EHS一般一個合同的金額就有20萬-30萬元,有的甚至達到58萬元。金更明期望今年能做2000萬-3000萬元,這就意味著他們至少要談60多個合同。
當小企業遇上物聯網,困惑與難題也并不缺少。采訪間,金更明突然屈身向前,言辭懇切:“實話實說,我們現在碰到的最大兩個瓶頸就是:資金與人才。”要達到金更明的目標,就要有資金的投入與快速滾動,而他們眼下最缺的就是資金: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全靠自有資金運轉。而衢州作為三線城市,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也留不住人才。金更明很清楚,真要做大的話,恐怕還是要把研發環節搬到杭州等大城市,將生產基地留在衢州。
金更明的兒子在杭州工作,已進入到第二個年頭,開始進入提升期;而他自己的鑫諾電子發展也進入關鍵期。父子倆有一個約定,要在未來的五年相互激勵,進行一次人生的競賽。
相關文章
劉津:大唐電信的物聯網產品與實踐
大家可以看到大唐電信5個產業方向實際上來說產業鏈的跨度是比較長,也是比較全的,這也是基于我們從郵電部科學技術研究院前身演化而來的,我們在這個產業鏈有自己的布局和核心產業鏈上有自己的優勢,這正符合物聯網相對產業鏈的一個狀態,所以...
廣東移動推出物聯網產品構想
事實上,作為國內物聯網布道者的中國移動也意識到,已布道一年的物聯網概念還需要切實可行的應用。3月初,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表示,今后要把TD無線城市與物聯網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各項應用發展。而廣東移動無疑被中國移動充當了一次物聯網應...
物聯網產品:企業智能的119
浙江衢州鑫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更明對探進腦袋來的員工一揮手:“你去給我一個信號。”須臾,他辦公桌上的計算機便發出一陣“嘟——嘟——”的急促而刺耳的警報聲。再一看,屏幕里 “EHS監測(視)動態管理控制系統”(以下簡稱“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