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自動化 快遞達到“分鐘級”
每年的“618”大促活動,對各大電商平臺都是一場期中大考。往年,電商平臺都使出渾身解數,推出“提高促銷力度、擴大營銷渠道、打造直播節目、開展精準營銷”等舉措。
今年“618”大促活動啟動以來,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商品的物流配送速度已成為電商平臺聯合快遞公司搶占市場高地的新賽道。有行業專家分析稱,由于今年快遞前置倉大量使用,再加上市場競爭加劇和大數據算法的廣泛應用,讓快遞“次日達”和“當日達”的比例大大提升。
電商平臺拼速度不僅為消費者帶來買大件如同點外賣般暢快的購物體驗,更帶動物流運輸等多行業協同發展。作為擁有成熟獨立自營物流體系的京東電商平臺,在今年“618”更是實現“分鐘級送達”速度。這樣的極致速度背后,京東都啟用了哪些技術、采取了哪些舉措?中國城市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解。
“人機協作、延長工時”
確保前端配送速度
記者隨機采訪消費者,梳理相關觀點了解到,配送速度快是消費者選擇京東的一大原因。即便非“618”大促活動,京東也能實現“上午下單,下午收貨”的高效配送速度。
今年京東“618”大促活動,京東集團旗下企業京東物流為消費者提供的“支付尾款后最快可實現分鐘級收貨”新體驗,再度刷新業界物流配送速度成績。
許多消費者發現,5月31日晚8點,京東“618”開啟不久,便收到首單商品:遠在“世界上最高的行政村”——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推瓦村村民私德多吉收到了智能液晶電視;在人聲鼎沸的山東省淄博市八大局夜市,京東快遞員擠過人群,把一箱山東本地產的齊匯純肉腸送到張女士的燒烤攤前。
在北京,京東夜間配送也有序推進中。記者6月7日晚走訪北京市豐臺區部分京東快遞營業部看到,京東快遞員點貨裝貨后開始派送。營業部外配送車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營業部負責人蔣先生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京東物流在全國增派人力,確保了夜間派送范圍得以擴大和深入到更多角落。
今年“618”,京東物流在全國30多座城市投用了智能快遞車,針對一些路途較遠、貨量較多的小區或商圈,智能快遞車裝載著待配送或攬收來的包裹往返于快遞站點和京東快遞員之間,確保攬派時效。
“有了智能快遞車就仿佛多了一個機器人助手,在‘618’這樣特殊的時間段能起到很好的協助作用。”京東快遞北京南海家園營業部的快遞員吳雨飛興奮地說,他已經“認領”了一臺智能快遞車,在自己所負責的亦莊龍湖天街商城開展商家攬件接駁傳站協助作業。
吳雨飛介紹,龍湖天街的攬收業務以售賣服裝、美妝及各類生活用品的中小商家散單快遞為主,在節假日或是大促前后,他一天就能攬件500多單,商家下單后他直接前往門店攬收貨物,并現場打包稱重。由于貨量大,以前吳雨飛攬收一批貨物后就需送回站點,再返回商場繼續攬收,多次往返非常浪費時間。現在,集中攬收的包裹由智能快遞車分批接駁到快遞站點,他有更充足的時間做好上門服務。
“今年‘618’,靠著智能快遞車,我的攬收效率比以前翻了3倍。”吳雨飛說,“商場里有50多個商家采用京東快遞發貨,我相信借助這些新技術和設備,未來應該會有更多商家選擇京東快遞。”
“多倉備貨、算法調控”
完善后端配送體系
前端之外,京東物流在后端又有哪些獨有舉措與技術來保障配送速度?對此,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透露,為了保障配送時效,京東物流擴大預售前置規模,在超過300座城市的標準倉、電商倉開啟預售前置。這樣一來,當消費者支付尾款后,京東快遞員可立即進行“最后一公里”配送,從而實現最快分鐘級送貨。
記者了解到,標準倉并非簡單的商品存儲庫房。而是在存儲貨品基礎上,融合數智化技術與配送一體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科學的備貨方案及補貨計劃,從而顯著提升庫存運轉效率,減少跨區發貨,推動實現當日達、次日達、分鐘達。
電商倉也是極具特色的一類存儲庫房,通過倉儲、配送的資源整合,讓京東第三方商家的商品配送速度同樣穩定、快捷。
為了優化揀貨路徑、縮短揀貨時間和減少工作量,京東物流算法團隊將AI算法運用到指導倉內商品布局上。“一方面是基于商品的熱度,把出庫數量件數較高的商品定義為暢銷品。”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另一方面,考慮到商品在訂單中的關聯關系,我們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把高頻出現在同個訂單里的商品擺放在倉庫內距離較近的儲位,從而優化訂單維度的整體揀貨路徑。”
由于“618”前期,廠家常常會提前備貨,導致倉儲空間不足。京東物流業務團隊便提前到現場了解情況,與后端研發團隊聯動,通過大數據和智能算法,指導一線倉儲管理人員進行暢銷品、關聯商品等調整移庫,支持大促期間平穩生產。
此外,一些周期性的暢銷品,也會在特定時期作動態分布調整。比如,端午節前的粽子,中秋節前的月餅,春節前的年貨等都是典型的周期性暢銷品。“當然,我們會更多關注長期暢銷品,而不是每天根據實時熱度對商品上架、移庫、補貨等進行調整。這種通過彈性算法獲得的動態最優解,將不會對供應商和運營方造成太大壓力。”這位負責人表示。
“數智驅動、自動分揀”
銜接園區配送鏈條
在線上購買京東自營商品后,消費者查詢收貨進度時,有時會看到類似于“貨物從亞洲一號出庫”的提示。公開信息顯示,亞洲一號全稱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以下簡稱亞洲一號產業園)。作為京東物流智能新基建的代表,亞洲一號產業園具備高度智能化的處理能力,集商品暫存、訂單處理、分揀轉運功能等于一體,通過在商品的立體化存儲、揀選、包裝、輸送、分揀等環節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機器人、智能管理系統來提升配送效率和降低運轉成本。
每天每時每分每秒,亞洲一號產業園內天狼、地狼等機器人穿梭于各個庫房,井然有序地將商品入庫出庫;高速自動化分揀系統將快遞包裹按最終目的地分揀、匯集、裝車,然后通過豐富的運力送到全國各地。
在亞洲一號北京大興智能產業園內,一位調度員操作系統時介紹說,現在,京東物流配送過程的計算和匹配運力資源以及規劃線路等工作均由“京調”智能運力調度平臺完成。
“此前貨量穩定時期,人工提前24小時的貨量平均預測準確率最高能達到80%,但‘618’期間貨量不穩定時,就只有不到50%。”該調度員說,“‘京調’智能運力調度平臺能根據歷史發貨規律,考慮各種突發因素,結合人工智能算法預測發貨貨量,并根據預測貨量智能計算最優的線路和資源的派車方案,自動生成派車任務。‘618’期間,對貨量預測準確率能達到84%以上。貨量準確率提高了,配送速度自然也得到提升。”
數字化、智慧化的產業園是京東“618”“分鐘級送達”的源頭保障和動力引擎。未來京東產業園模式是否還有新的變化?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前不久,亮相于2023中關村論壇展覽(科博會)的京東物流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方案是發展方向。
據悉,京東物流“面向物流園碳管理數字化場景”作為入選北京市第四批市級重大應用場景項目,將實踐多年的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逐漸形成標準化方案,助力物流運輸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目前,京東物流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方案正在亞洲一號北京大興智能產業園逐步落地。
“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解決方案的技術底座是京東物流依托大量實踐和數字技術編織的5G一張網和碳能管理一張網。它實現機器人集群協同控制調度和機器人設備的遠程運維指導、異常響應,保障全鏈路全生命周期連接可靠性。”該位負責人表示,“5G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方案相較于傳統物流園區不僅能夠減少20%以上的碳排放量,還能實現物流全鏈條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達成園區總體能效提升15-20%,推動物流園區高效與綠色同步發展。”
中國城市報記者 王楠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