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入股極兔,雙向奔赴IPO,撲向電商“低價”內卷
6月19日,極兔速遞正式遞交香港上市申請。其招股書證實了順豐入股極兔的傳聞(持股1.54%),雙方合作關系進一步確認。而極兔上市前夕最重要的戰略擴張是收購順豐子公司豐網,也算是“禮尚往來”。????
此外,2017年至2023年,極兔獲得多輪股權融資,投資者包括騰訊、博裕、ATM、高領、紅杉、順豐、Dahlia、SAI Growth及招商國際等公司。?
極兔早期進入中國市場時就飽受質疑,離如今上市只剩一步之遙。這家成立八年的年輕公司,能否在與順豐的合作中實現共贏,也正在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在物流行業“下半場”,今年菜鳥也要沖刺上市,順豐也有赴港二次上市計劃,與極兔在資本市場賽跑。三通一達及京東物流雖早已完成上市,但正摩拳擦掌對極兔進行阻擊。???????
跟多數快遞公司一樣,極兔在國內的崛起主要來自電商包裹的供給,特是離不開拼多多的支持。招股書顯示:2020—2021年,極兔來自拼多多的收入分別為5.43億美元、17.15億美元,其占比均超過35%。
在馬云、劉強東分別強調“低價”市場重要性后,淘寶核心地位回歸、京東扶持中小商家,抖音也在發力低價市場。這也印證了鯨商在618之前的預判:電商平臺的GMV之爭,將變成低客單火拼。同樣,在物流市場也將形成“蝴蝶效應”。而跨境出海,則是順豐極兔向外“卷”的必經之路。????
極兔與老牌快遞的“恩怨情仇”
2015年8月,前OPPO 印尼區CEO李杰正式創建了J&T Express公司,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極兔快遞。它是東南亞首家以”互聯網配送”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快遞企業。
同年,馬來西亞政府頒布了《物流與貿易便利化總體規劃(2015-2020)》,印尼新上任的佐科總統積極推進包括電子商務和智慧物流在內的國家產業數字化建設。在數字化這股東風的推動下,極兔也實現了在東南亞的快速發展。
2019年,李杰將目光投入到了中國,在中國建立了J&T Express的分公司,通過收購龍邦快遞,極兔獲得了快遞牌照。2020年3月,極兔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開展業務。但當時國內已經有很多老牌快遞,包括三通一達,京東,順豐等等。面對巨大的行業壓力,極兔打算走低價路線。
為了解決建設網點所需要的費用與人工,極兔在網點的建設上搭上了三通一達的順風車。那時三通一達的網點建設已經成熟,加之管理并不嚴格,極兔開始“蹭”三通一達的網點,將自己快遞放到各個網點讓他們幫忙代理。為了賺錢,大部分人也會欣然接受。
艾媒數據顯示,到2021年1月,極兔就以8%的市場份額成為繼中通、韻達、順豐、圓通、百世、申通快遞之后,排名第7的快遞公司。
極兔快遞用了短短幾年迅速地成長了起來,但極兔所采取的成長手段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三通一達的利益,為此三通一達決定一起封殺極兔。
比如2020年10月,韻達就發布通知,要求加盟網點不能對極兔的快遞進行攬收和派件。其他像圓通和申通快遞也發過類似的通知,對極兔快遞進行抵制。
面對三通一達的封殺以及內部問題極兔并沒有灰心,而是逆流而上。及時地拿出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借力打力”。于是在2021年10月29日,極兔快遞與百世快遞達成了合作的意向,極兔快遞以68億元的價格收購百世快遞。
極兔和順豐,幾乎是國內電商市場的兩極。
順豐快遞于2017年2月24日上市,正式亮相資本市場。其時效件和經濟件構成了順豐傳統快遞業務,是營收的半壁江山。
但在2020年疫情沖擊下,線下消費場景受限、國際物流受阻,國內電商業務開始飛速增長。《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20》顯示,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達5.45萬億元,同比增長21.9%;2021年,社會零售上半年增長迅速,下半年增速則稍有放緩,全年實現了12.5%的增長。
其中,線上零售約占三成,增長趨勢與市場保持一致。但淘系電商被通達系牢牢承包,京東有自營的物流運輸,就連拼多多也被師出同門的極兔覆蓋,順豐的高價在電商市場不具備競爭力。
迫于極兔低價競爭的壓力,2020年4月順豐成立了豐網速運。順豐對于豐網的定位,是經濟型、服務下沉電商市場、直接對標“通達系”與極兔的加盟網絡。其成立的目的,是“幫助順豐補齊過去空白的產品價格帶,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
在2020年的年報中,順豐指出:針對中高端電商市場,順豐以直營優勢,全面提升電商件時效及競爭力,提升客戶體驗。針對中低端電商市場,以加盟制網絡的運營模式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服務,逐步擴大下沉市場份額,推動產能快速爬坡,降本增效。
順豐與極兔微妙的“競合”關系
豐網速運確實在搶奪低端價市場起了一定效果。2019-2020年,順豐的經濟快遞業務收入增速從32%躍升到64%,并在2021年還保持在54.7%。然而,為了應對通達系的價格戰,順豐電商件的單票價格持續走低,也將順豐的票均收入由21.94元拉低至16.25元。
豐網的攬件價格,介于順豐和通達系之間,平時是每單3元左右,通達系多在2元左右。薄利跑量帶來的結果是,增收不增利。2021年順豐的凈利潤下滑至42.69億元,比兩年前少了2.87億元。
2021年4月順豐發布公告,預計同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9億-11億元。人們開始擔心豐網速運會成為順豐業績的拖累,2021年一季度,順豐的成本支出同比增長40%,并提及承壓原因是“基于未來業務增速預期而前瞻性開展網絡建設,但產能爬坡需要時間,規模效應尚未顯現”。
順豐在出售公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豐網凈虧損7.47億元。到了2023年一季度,其凈虧損達到了1.43億元,負債高達21.3億元。同時,順豐中低端電商件的陣地也在萎縮。2021-2022年,經濟快遞收入增速從54.7%降至0.5%,占總收入比例從12.3%滑落到9.6%。
在被收購前一年,順豐已經減少了對豐網的投入,其單量從峰值的800萬單跌至300萬單附近。原因是,與均價20元以上的時效快件相比,豐網所對標的是三通一達的2-3元件。在布局該業務之前,順豐沒想到有一天豐網會成為自己的一個累贅。
經營了三年,豐網速運成效依然不明顯。甚至在運營兩年多后,豐網速運才有了自己的品牌LOGO。但順豐已然沒有了耐心,5月12日,順豐宣布11.83億元將旗下豐網速運賣給極兔速遞。
對順豐而言,出售豐網消除了虧損的負面影響,在此次交易后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5億元。
對極兔而言,此次收購可以獲得豐網速運的市場與服務網絡,從而在增厚自身業績的同時強化市場服務能力。進一步夯實極兔速遞的國內網絡,鞏固在電商快遞領域的優勢,助力市場份額的競爭。
不同的市場定位,也意味著極兔與順豐在國內市場不存在根本性的業務沖突。這為兩家的國內合作奠定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網傳極兔國內團隊也增添了多位具有順豐北京的高管,或與極兔在發展策略提高網絡服務質量、產品服務能力等有關,這也進一步顯示了雙方合作之緊密。
此次極兔赴港上市,其招股書中更是表明順豐已入股極兔,并持股1.54%,雙方或將在國際業務上進一步加深合作。
面對挑戰,攜手出海
順豐此前已經成功收購了嘉里物流,成為東南亞地區第二大快遞公司,與極兔全球曾在泰國市場展開激烈的競爭。而此次合作達成,雙方可共同發展海外市場,實現合作共贏。
近日,極兔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公司網絡已全面覆蓋東南亞七個國家及地區。2020年至2022年極兔在東南亞,業務量一直持續上漲,其中東南亞市場分別約為12億件、22億件、25億件,復合增長47.6%,截至2022年市占率為22.5%。
2020年至2022年這三年間,極兔收入持續上漲,分別約為15億美元、49億美元、73億美元。2020年至2022年,東南亞市場收入分別約為10億美元、24億美元、24億美元。
隨著公司在市場持續發展領先地位的突出,東南亞市場將繼續釋放出重大增長機會。
在國際市場上,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DHL(德國敦豪)、FedEx(美國聯邦快遞)、UPS(美國聯合包裹)和TNT(荷蘭天地)國際快遞四大巨頭目前占據了中國國際快遞市場75%的份額。
在國內快遞市場格局日趨穩定,電商企業紛紛布局海外市場之際,到海外尋求增量也成為快遞巨頭們的共識。除了已經遞交上市申請的極兔,今年以來也傳出順豐和菜鳥也傳出要在2023年赴香港上市的消息。
2023年6月,菜鳥國際快遞正加速在北美大區組網運營。通過對貨站、口岸、分撥中心、海外倉等物流基建的持續投入,以及本地配送網絡的精細化運營,菜鳥搭建了一張高效、敏捷的跨境包裹網絡。
動點科技報告指出,到2028年東南亞電商GMV有望從2022年的995億美元增長至1750億美元,并且在最好的預期下,該數字有望提升至2320億美元。
而近期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向平臺賣家發放了一份名為《東南亞及日韓跨境電商平臺商家調研》的調查問卷。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