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物流將呈平穩增長態勢
國家郵政局日前發布的2023年5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3年5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70.9,同比提升37.8%。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406.1、592.1、214.8和70.0,同比分別提升17.8%、78.5%、8.3%和4.2%。同時,報告顯示,5月份,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服務質量有所提升,寄遞網絡不斷完善,跨境能力持續增強。
哪些因素促使5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持續向好,呈現強勁增長趨勢?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中心主任劉大成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分析認為,這與去年基數較低、“五一”長假消費增長以及春季生鮮水果上市疊加效應等有關。特別是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動快遞業持續向好發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兼公路貨運分會秘書長周志成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6·18”前夕,菜鳥聯手申通推出重點經濟圈“次日達”,快遞物流時效再升級。為迎戰“6·18”需求高峰,增強客戶體驗,各家企業加大運力儲備和倉庫周轉,快遞服務滿意度和準時率雙雙提升,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帶動指數強勁增長。
從前幾個月的發展趨勢來看,全年物流包括快遞發展趨勢將會如何?目前還有哪些堵點需要打通?周志成分析認為,預計5月份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約為18%,業務收入增速將在14%左右,增速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與出口和投資相關的物流需求復蘇不達預期。國際航運市場跌跌不休,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已經跌破千點的信心關口,再度回到疫情前水平。總體來看,全年物流包括快遞將保持平穩復蘇。與消費相關的快遞、電商物流反彈較快。外向型經濟低迷嚴重影響相關的公路貨運、倉儲堆存、中轉配送等物流運行。
“目前,物流領域普遍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亟待把擴大需求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敝苤境烧J為。
此外,在周志成看來,農村物流發展前景較好,是擴大內需特別是農村需求的重要支撐。但從縣域物流和鄉村物流兩個層面來看,農村物流還存在很多短板和薄弱環節。目前,縣域物流作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節點,農產品物流中心建設較為薄弱,傳統批發市場設施陳舊、功能不足、交易分散亟待升級。而鄉村物流主要面臨工業品下行不暢,特別是快遞到村成本難以覆蓋,制約了農民享受電商服務。
因此,周志成建議,下一步,應建設或改造縣域農產品物流中心,增強農產品上行服務能力,同時推動鄉村快遞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提升工業品下行服務能力。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現代化縣域農產品物流中心改造升級或投資新建,支持農村共同配送物流中心建設,夯實農村物流節點,助力農村與城市雙向流通。在完善制度體系方面,重點解決物流用地難、用地貴、改造煩的問題。對于原有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的,允許不改變土地性質投資建設。在依法治理方面,堅持物流統一大市場建設,全面取消不適應物流發展的制度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劉大成認為,今年物流業包括快遞有望恢復高速增長,但從物流業整體發展來看,還存在冷熱不均、城鄉發展不均衡等問題,特別是農村由于地域廣且分散,使得物流基礎設施薄弱,物流需求出現成本高、收益低等情況。要在農村物流包括快遞、冷鏈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入。同時,對已經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農村重點流通渠道給予重點扶持,通過以點帶面快速提升城鄉之間的流通。此外,快遞公司、物流公司面向廣大農村地區聯合設點,相互之間不僅僅是競爭,而要形成合作的關系,共同解決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