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為吸引全球芯片制造商,印度宣布100億美元一攬子計劃
隨著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推動該國成為高科技生產中心計劃,印度為全球芯片制造商鋪上了紅地毯,提供了7600億盧比(102億美元)的激勵計劃。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圖源:日經
報道稱,該計劃于12月15日獲得莫迪內閣的批準,并于1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這顯示出印度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正在加緊努力提高國內關鍵電子工業元件的供應。
新的一攬子計劃涵蓋了在該國建立芯片制造中心高達一半的初始成本,包括晶圓制造的前端工藝。印度政府將與各邦當局合作,建立配備清潔水源、充足電力和物流基礎設施的高科技工業園區。
此外,印度將為負責芯片組裝和測試的后道芯片設施提供幫助,以及支持芯片設計初創企業并培養更多的人才,以在該國建立一個全面綜合的半導體產業。
報道指出,這不是印度第一次嘗試吸引頂級芯片制造商,但過去很少有企業表示出濃厚的興趣。這次該國的一個選擇可能是首先關注后道工藝,以便在深入技術更復雜的前道流程之前與行業領導者建立融洽的關系。
“到目前為止,反應非常好。”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長 Ashwini Vaishnaw 在一攬子計劃宣布后告訴彭博,“所有大公司、重要公司都在與印度合作伙伴進行談判。其中許多人都直接想來這里建立他們的分公司。”
Vaishnaw 預測,在兩到三年內,幾家半導體工廠將開始生產,而一個顯示面板工廠將接近完工。
英特爾代工業務負責人 Rhandir Thakur 后來在推特上表示,他很高興“看到印度為供應鏈的各個方面制定了計劃,包括人才、設計、制造、測試、封裝和物流”。
“英特爾——歡迎來到印度,”Vaishna 回應道。盡管這次交流引發外界猜測英特爾希望在印度建立一個新的芯片制造中心,但該公司表示目前在印度沒有新的建廠計劃。
報道稱,在引發猜測同時,人們對僅靠貨幣激勵是否足以支持印度的芯片供應存在疑問。因為亞洲只有日本、中國臺灣、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建立了包括前道制造在內的芯片產業。
印度已經表示,確保芯片制造項目所需的土地、水、電和人才將是國家優先事項。但是,它過去吸引外國主要芯片制造商的嘗試往往因為其中一個因素而失敗,比如居民反對使用土地,或者國家臨時改變勞動規則。
在印度,勞資關系可能是一個挑戰。例如兩家臺灣的 iPhone 組裝商富士康和緯創資通都陷入了工人抗議該國勞動條件的泥潭。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