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在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的致辭,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11月20日,2021年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武漢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作書面致辭。
去年,首屆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同樣在武漢舉行,劉鶴連續兩年對大會給予支持和指導。今年,劉鶴就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用好產業數據資源、探索5G和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新路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探索顛覆式技術路徑
劉鶴表示, “5G+工業互聯網”是傳統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我國5G網絡布局具有先發優勢,產業應用場景十分豐富,要充分用好這些有利條件,補齊工業互聯網短板,大膽探索顛覆式技術路徑,創造性地解決產業難題。
工信部總工程師韓夏用“千姿百態、百花齊放”來形容中國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態勢。韓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初具規模,5G基站超過了129萬座,特別是滿足工業生產需要的大型傳輸、高精度定位等難點技術加快突破,工業5G的模組、網關等關鍵產品相繼推出,價格明顯下降。
同時,賦能成效不斷彰顯。20大典型應用場景已在采礦、電力、鋼鐵等22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深度應用,5G、工業互聯網支撐實體經濟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顯現。
“我們所有看到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到目前為止還只是起步階段,沒有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它的變革效應、成本性各個方面其實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預計2024年將進入大規模成長期,這個過程中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去推動發展。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認為,5G賦能工業互聯網仍然面臨挑戰,包括高質量工業網絡供給不足,單一制式技術存在局限,特定網絡能力有所欠缺,服務模式仍然不夠靈活。此外,規模化設備連接效應不強,工業智能終端種類少、能力弱;融合應用廣度和深度不夠,不少應用僅停留在外圍輔助環節。
劉鶴強調,企業是最活躍的科技創新力量。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中。要優化國家實驗室體系,完善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協同機制,加強產業共性技術供給,鼓勵產業鏈核心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提升創新鏈產業鏈水平。
“要強化示范引領,統籌發揮好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產業示范基地等標桿作用。”韓夏建議,要挖掘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遴選一批重點園區、產業集群。促進產業升級,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入更多行業和領域,增強產業鏈企業發展能力,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和供應鏈一體化水平。
韓夏認為,要支持領軍企業牽頭整合產業鏈,推進更多的創新聯合體,輸出更多可供中小企業借鑒的成熟方案和先進經驗,著力培育一批行業應用公共服務平臺和解決方案供應商,降低中小企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門檻。
在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多位專家、企業家看來,發展5G+工業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必須緊密結合行業特點和發展方向,分行業扎實推進。特別是面向“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新局面,更需要準確把握5G+工業互聯網的新規律、新趨勢,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融合創新發展之路。
數據安全防護是流動的關鍵
伴隨近期《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國家對于數據安全的要求開始上升到“數據安全治理”的高度, 即圍繞數據要素流動的全生命周期構建安全體系。
劉鶴在致辭中也指出,數據正在成為關鍵生產要素。要研究推進數據確權和分類分級管理,暢通數據交易流動,實現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合理分配數據要素收益。
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要素之一。奇安信集團總裁吳云坤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工業互聯網跟5G深度融合,在這個過程中,它改變了網絡,改變了整個數據,改變了云等很多基礎架構,數據流動非常重要,但也帶來了巨大挑戰。
“過去網絡安全當中經常提到邊界防御,就在外面弄一層墻,上防盜門,這種一般把它叫做實體防護?!眳窃评づe例說,防護云、防護網絡、防護終端都可以叫做實體防護。但是數據流動到終端、網絡、云上,被不同應用訪問,被不同的人操作,防護難度之大,遠超想象。
“數據的價值體現在于流動,而數據的安全防護則是流動過程中的關鍵所在。”民生證券分析師呂偉表示,伴隨著 5G及相關新 IT 基建的逐步落地,全球的數據產生迎來了跳躍式的增長。數據的形成不僅僅來源于個人的日常活動,企業的生產更是帶來數據廣而深的轉變。海量數據的誕生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在生產、運維、管理和檢測中均有體現。而數據的濫用也引發數據隱私泄漏的系統性問題,大量涉及個人及企業的隱私的數據在互聯網上隨意流通。
“數字中國”時代,工業信息安全已經成為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重要的支撐。吳云坤認為,“過去的方法論是查漏補缺,現在是安全先行,安全先行必然要求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工業互聯網作為一個老的網絡,要接入到新的網絡中,大量新興技術使用時,就不得不去遵循同步的概念。這就要從整個信息化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當中把安全都嵌入進去。
因此為確保暢通數據交易流動,劉鶴強調“各地方、各行業要探索建立符合數據要素特點的制度體系和流通平臺,同時加快構建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治理新模式。”
韓夏表示,要筑牢安全底線,引導企業加大5G+工業互聯網應用安全防護投入,建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制度,深化行業網絡數據安全治理。圍繞典型應用場景,構建安全技術保障體系,不斷提升工業5G應用的安全保障能力。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