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京東AI經濟學家”是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學研究的先行者
“京東AI經濟學家”的推出是為了進一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帶來的經濟學研究的新變化和新需求。“京東AI經濟學家”凝聚了京東科技在宏觀經濟研究、人工智能領域多年的實戰經驗,有機會也有能力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學研究的先行者。
7月13日,由京東云主辦,主題為“云上共生·產業共贏”的2021京東云峰會在京開幕。在金融云專題論壇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正式對外發布數字經濟時代智能分析終端產品——“京東AI經濟學家”,并就“人工智能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話題作了相關分享。
基于京東科技集團研究院的宏觀經濟研究know-how,融合京東科技強大的大數據能力、可視化能力、人工智能研究分析能力,“京東AI經濟學家”產品涵蓋AI經濟學家數據終端、JDT(京東科技)宏觀經濟與社會發展數據庫、宏觀大數據AI與計量分析專題(定制化服務)三大核心功能板塊,能夠提供包括高質量宏觀經濟數據庫、經濟邏輯導向的數據深度可視化以及人工智能預測與分析模型等產出,可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管理者、政府經濟部門與國有企事業單位決策者、相關機構經濟研究分析人員提供一站式的經濟數據可視化與AI分析服務。
沈建光博士表示,“京東AI經濟學家”的推出是為了進一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帶來的經濟學研究的新變化和新需求。他認為,伴隨著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突出,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和研究對象正在不斷拓展,這要求對研究方法進行創新,同時數字經濟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呼喚著新的研究方法來滿足政府、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高校等不同機構的數字經濟研究觀測需求。
沈建光博士現場演講
據沈建光博士介紹,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主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數字時代發展的基石,2020年我國服務業、工業、農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40.7%、21.0%和8.9%,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速,融合發展向深層次演進,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2021年4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數據也印證了這點:中國數字經濟的總體規模已從2005年的2.62萬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5.84萬億元,數字經濟總體規模占GDP的比重也從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36.2%,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率已達67.7%。
談及“京東AI經濟學家”的核心優勢,沈建光博士認為,基于京東科技集團研究院核心團隊20多年的宏觀經濟研究經驗和能力、京東科技堅實的大數據能力、人工智能研究分析能力等三大核心能力,“京東AI經濟學家”凝聚了京東科技在宏觀經濟研究、人工智能領域多年的實戰經驗,有機會也有能力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學研究的先行者。
具體來說,“京東AI經濟學家”已對1000+份經濟研究報告、1000+張經濟圖表進行了提煉、分析和加工,并以此為基礎數據形成了可視化面板與AI經濟分析專題。以“AI經濟學家經濟看板”為例,相關機構和部門可以通過可視化面板,很清晰地從世界整體、國際組織、國家、省域、城市群、市域等不同維度找到相應的宏觀經濟情況、經濟運行概況、經濟運行日歷等,為一定區域內的經濟政策研究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據了解,在對經濟數據表、字段等進行專家設計的基礎上,基于業務專家團隊和大數據專家團隊的緊密協作,“京東AI經濟學家”打造出JDT宏觀經濟與社會發展數據庫,內容包括: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色數據等,目前已經上線發布包括世界經濟、中國宏觀與社會發展、中國區域經濟、金融市場、中國產業經濟等五個子庫。
與此同時,依托京東科技的AI能力,“京東AI經濟學家”把AI技術和經典計量經濟學建模深入融合,針對政府部門定制化和自發性的重大課題進行AI分析,包括AI識別經濟圖表、自動報告生成、經濟語義分析、創新指數等,形成豐富的成果并沉淀于“京東AI經濟學家”的數據終端。“京東AI經濟學家”致力于為政府部門、大中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各類客戶提供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智能分析終端產品,基于不同客戶的不同使用場景可進行定制化的服務和設計。
伴隨著數字經濟向縱深發展和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升級需求增加,京東科技集團研究院將持續基于京東科技強大的科技優勢,致力于進行科技產業的前沿實踐和洞察、總結行業經驗、探索行業新知,通過“京東AI 經濟學家”等前沿科研產品,連接政府、企業、高校、智庫等外部科研力量,搭建產業與研究緊密結合的開放研究生態,向全社會輸出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