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技術將迎來發展新契機
據業內權威人士預測,在經歷了去年疫情期間工業機器人部署的抖動甚至放緩之后,預計到2025年,各種機器人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0%。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接近240億美元,到2026年將增長到740億美元。然而,根據研究表面,市場正在經歷 "重大轉型",從更傳統的工業機器人轉向個人助理、手術助理、送貨車輛、自主車輛、外骨骼和無人駕駛飛行器等。
01
#工業機器人迎來長期強勢#
分析公司Future Market Insights發現,2020年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有所下降,但預計會有所改善。"在COVID-19危機之前,對工業機器人的投資是向上的。"該公司高級研究經理Nikhil Kaitwade說:”雖然在2020年突然出現減速,但市場的長期前景仍然強勁。大流行期間電子商務的興起導致制成品的訂單增加,這對倉庫管理中的工業機器人提出了額外的要求。"哪一段青春不荒唐,哪一場愛情不受傷,錯過了前面的人。
工業機器人已經在亞洲工廠中得到廣泛應用。Mordor表示,由于在電子和汽車制造領域的 "大規模部署",預計中國將在該地區占據主導地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不久將有瑞士技術公司ABB在上海附近新建的機器人制造和研究設施。
據報道,到2023年,印度軍隊將計劃部署在新德里一家工廠制造的機器人士兵。
去年,Yaskawa推出了一款協作機器人,適合靠近人類安全工作。HC20XP由鑄鋁制成,適用于衛生工廠。
DENSO機器人公司還展示了用于制造業的機器人,包括LPH系列和VM-VL系列,是用于工業應用的大型裝配機器人。
KUKA股份公司還與寶馬股份公司簽訂協議,在2020年為寶馬股份公司汽車生產線和全球工廠提供5000臺機器人。
DENSO、Yaskawa、ABB和KUKA與川崎機器人、Brenton、Krones 、三菱電機和Fanuc一起被認為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重要企業。
02
#服務機器人#
亞太地區人口老齡化也在推動服務機器人的增長。其中一個例子是日本工業自動化公司AIST開發的治療機器人PARO, 這款可愛的海豹機器人旨在通過刺激互動來幫助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等疾病。
PARO現在已經是第八代,2003年首次在歐洲和日本推出。它包括五個傳感器:觸覺、光、聲音、溫度和動態。
03
#美國的機器人狀況#
雖然中國在機器人技術方面占主導地位,但大型汽車制造商福特和通用汽車最近的舉措表明,對機器人興趣正將美國振作起來。福特和美國密歇根大學剛剛在校園內開設了一座價值7500萬美元的機器人大樓,將容納多達100名福特機器人專家和移動性研究人員,在學生教室和實驗室上面一層樓工作。
而在1月份的虛擬CES上,通用汽車在展示電動汽車和自主汽車愿景的同時,還展示了一款單座飛行汽車的概念,讓觀眾大飽眼福。致力于物流電氣化的BrightDrop新業務展示了電動EP1托盤和EV600電動輕型商用車,該車將由聯邦快遞用于送貨。
福特等汽車制造商已經表示有興趣使用機器人技術來增強汽車功能,這表明移動性和機器人之間的界限已經模糊了。
去年,芯片制造商Nvidia和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將在2024年為汽車提供自主或安全功能的AI技術。另外,Nvidia與寶馬聯手,利用AI打造更快、更智能的物流機器人。
分析人士表示,現代制造業中的人工智能將用于幫助機器人從錯誤中學習,并在工作中自動補償錯誤。
顯然,機器人設備和機器的陣列遠遠超出了制造業的范圍。它們包括許多富有想象力的概念,如三星的機器人廚師,用于根據命令制作沙拉,到部署用于清潔和紫外線消毒的機器人。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