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大國競爭中,3個關鍵新興信息技術

專家觀點
學術plus
2021-02-02
[ 導讀 ] 過去幾十年,大國競爭的基礎發生了變化。由工業資源的控制地緣政治力量,轉變為如今信息資源的主導。因此,本文針對信息技術在當前地緣政治中的關鍵作用這一主題進行分析,認為中國的信息戰略將會改變全球信息流的現狀。5G通信、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大力投資三項關鍵的新信息技術。本文認為,美國將會采取行動,在知識產權層面進一步打擊中國,同時將資源優先用于與信息領域密切相關的關鍵技術,增強未來在網絡空間的實力…

    過去幾十年,大國競爭的基礎發生了變化。由工業資源的控制地緣政治力量,轉變為如今信息資源的主導。因此,本文針對信息技術在當前地緣政治中的關鍵作用這一主題進行分析,認為中國的信息戰略將會改變全球信息流的現狀。5G通信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大力投資三項關鍵的新信息技術。

  本文認為,美國將會采取行動,在知識產權層面進一步打擊中國,同時將資源優先用于與信息領域密切相關的關鍵技術,增強未來在網絡空間的實力和行動能力,控制全球的的信息流,從而以應對中國的信息技術戰略與發展。

微信圖片_20210202163250.jpg

  

  1. 信息技術成為主宰世界經濟和軍事力量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在這個時代,最能控制信息在全球網絡中流動的國家將成為國際體系與規則的主宰與制定者。

  2. 基于信息的國家戰略:試圖在虛擬網絡中包圍世界,而不是在現實物理層面進行競爭。

  3. 信息戰(或信息操控)的三個主要目標:經濟、民用和軍用關鍵基礎設施、人口

  4. 5G、量子、人工智能這三種信息技術,是新興地緣政治競爭的最關鍵技術。

  5. 美國如果不能解決知識產權的問題,而是僅通過加大研究投入,是無法贏得地緣政治信息時代的競爭。

  6. 提出建議:工業時代已經過去,美國不能總通過軍事力量來解決一切問題,尤其是在信息控制與地緣政治影響力方面。必須改變思維方式,改變美國的國防政策。

  

  01、技術與地緣政治

  縱觀歷史,各國為了追求政治利益而使用各種國家權力工具。20世紀下半葉,美國和蘇聯這兩個主要超級大國對全球的控制焦點主要在于意識形態上的競爭。如今大國競爭的主體分別是美國和中國,爭論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自由主義全球秩序”是會持續下去或者被取代。雖然美國仍占據著工業時代的軍事力量的主導地位,但中國的信息化力量正在快速發展,其力量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影響亞洲乃至歐洲的許多國家。

  當今的國際體系與以往一樣,地緣政治力量主要由主要參與者可以投射到國外的經濟和軍事能力的數量決定,而這些能力反過來又由時代的主導技術塑造。在15-19世紀,經濟和軍事力量主要由海上貿易和海上力量形成。在此期間,世界規則是由那些最能控制世界海上貿易的國家制定。而在20世紀,最能駕馭工業的大國能夠帶來最多人力物力,所以能夠主宰著全球政治并制定國際規則。在當今時代,信息技術成為主宰世界經濟和軍事力量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在這個時代,最能控制信息在全球網絡中流動的國家將成為國際體系與規則的主宰與制定者。

  02、工業力量vs信息力量

  為了研究各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塑造地緣政治,以及在未來十年將如何利用新興信息技術,本節主要討論:發展信息技術的途徑與激勵措施有什么特點?與傳統工業強國的塑造有什么不同?

  上世紀,一個國家的權力與其工業能力密切相關。大國為了增強其工業實力,主要進行兩個方面的途徑:一是努力鞏固在國內的制造基地,二是試圖通過軍事行動奪取其他國家的資源。回顧兩次世界大戰,其爆發原因都是因為相信可以通過奪取領土來增強國家的實力。而在整個冷戰期間,美國和西歐的國防政策大多建立在對蘇聯入侵西歐以奪取其工業資源的恐懼之上。

  冷戰期間,為了對抗工業時代的侵略動機,各國建立了聯盟來增強其軍事能力;一方面擴大了常規軍事力量,另一方面還發展了大規模且殺傷力極強的核力量。工業力量發展到這個程度的結果就是:一個個軍事聯盟相互競爭、相互包圍,大量的軍事基地、轟炸機和航空母艦應運而生……擁有最大工業能力的美國和蘇聯主導著地緣政治,并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制定規則,利用其經濟和軍事力量塑造世界政治。

  一個基于信息的國家戰略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試圖在虛擬網絡中包圍世界,而不是直接與軍事基地、轟炸機、航母船只等在現實物理層面進行競爭。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信息時代的競爭思路與策略并不意味著常規戰爭和核戰爭即將過時,就像核力量的誕生不會削弱工業時代技術的重要性,鐵路和其他工業時代的技術也不會使海上力量變得不重要。相反,信息技術的出現并不意味著對傳統工業技術的單純“替代”,而是進一步將技術系統分層:信息技術、工業技術與海上量作為戰略技術的不同層次而存在。

  03、三大地緣政治目標

  為了獲得從新興信息技術帶來的經濟利益,美國和眾多發達國家都進行了網絡化建設,包括各類的企業、關鍵基礎設施和社交媒體網絡等,都連入了互聯網之中。然而,信息技術作為雙刃劍,一方面可以讓國家享受技術帶來的紅利,另一方面,由于互聯網的公開性,所有這些機構都有可能被連接到網絡的任何人利用或是破壞。

  通過二十年來各國試圖利用信息作為地緣政治工具的經驗,總結出信息戰(或稱信息操控)的三個主要目標,分別是:經濟、民用和軍用關鍵基礎設施、人口。

  3.1 經濟

  在傳統工業時代的經濟體中,財富是以實物資產的形式產生和儲存的,這種模式在許多欠發達國家繼續存在。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以非物質資產的形式創造和儲存財富。除了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以外,一些頂尖大學或研究院所的研究成果也被大量保存在互聯網中。在工業時代,如果一個大國希望獲得美國或歐洲最有價值的資源,就必須擊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武裝力量。而如今,只需要滲透到一些關鍵公司和非營利組織的計算機網絡中就可以達到目標。

  3.2 民用和軍用關鍵基礎設施

  信息作戰的第二個主要目標涉及民用和軍用關鍵基礎設施。早在2010年,當Stuxnet震網病毒惡意軟件在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伊朗核離心機中被發現時,世界各地的公司開始意識到網絡攻擊的嚴重性。此外,在這次檢查中,數千家提供關鍵基礎設施的公司發現他們的計算機都感染了惡意軟件。

  2015年,美軍指揮官、網絡司令部正式通知參議院,一些國家已經具備攻擊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能力。在設想的極端情況下,這種攻擊可能導致某些民用或軍用系統暫時停止運行;甚至導致整個大陸范圍內長達數月的基礎設施故障。而這些基礎設置的故障很可能進一步導致數百萬人死亡。

  與常規武器或核武器相比,使用信息技術摧毀敵人關鍵基礎設施和軍事系統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可靠,存在一定的失敗幾率。但是,信息技術至少在以下兩個方面優于動力工業時代的技術。

  (1)成本較低。若要發展能夠向全球投射力量的軍事基地、海軍和空軍,需要花費數萬億美元,至少目前只有美國能夠完成。而通過網絡攻擊的惡意軟件成本較低,許多國家/組織都可以做到。

  (2)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基于信息的攻擊可以在低強度情況下進行校準和實施。因此,一個可能害怕使用常規武器或核武器攻擊美國的國家,可能會對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進行網絡攻擊。這種攻擊通常不會引發美國的暴力回應,所以很可能用作威懾作用。

  3.3 信息操控

  信息戰的第三個目標涉及到人本身。最近幾十年里,許多公司通過社交媒體的方式獲得了大多數國家中人們的訪問權限,并開發了人工智能技術來操縱目標人群的購買行為。最近,各國開始使用類似的方法來操縱目標的政治偏好和情緒。越來越多的文獻表明,人類容易受到這些技術的影響。雖然這一方面對西方政治控制的影響并不明確,但是這種信息操作很有可能對當前“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造成巨大損害。

  04、三大信息技術競賽

  雖然網絡空間的競爭與戰斗往往是為了獲得看起來微小而短暫的優勢,但以下三個領域的競爭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并直接決定未來幾十年網絡空間的主導權。

  4.1 第一場競賽:5G

  網絡空間的第一場重要競爭為:第五代無線通信技術,又被稱為5G。至少在未來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5G將成為手機通信和物聯網的主干,自動駕駛汽車、監控和數據采集基礎設施以及軍事系統都離不開5G。因此,一個能夠主導5G系統的國家將有可能獲得并控制網絡空間的大多數信息。

  5G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數據收集的便利性上,重要的是,國家可以通過這種訪問權限獲得目標人群和關鍵系統相關的物理位置、網絡位置等重要的實時情報。還可以破壞普通用戶或軍事人員接收的信息。這些能力將極大地提高間諜活動能力,破壞聯網機器的能力,甚至操控對手社會心等一系列操作的能力。

  在5G時代之前,美國可以購買對手的信息技術設備,也不擔心對手會利用這些硬件,從而掌握了大多數軟件和硬件的實際控制權。但5G的不同之處在于,會將用戶直接與供應商聯系。比如,在5G環境中,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可能完全位于北京的服務器上。

  此外,5G供應商可以使用專有軟件來執行一系列控制(這一操作在早期無線技術中由硬件完成),并通過系統所傳遞的信息掌握訪問與控制權。在一些地區,5G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比如酒店大堂或人行道所安裝的分布式攝像頭和麥克風可以識別用戶并直接響應命令。一般來說,可用帶寬越多,就能將更多控制權從用戶轉移到服務公司。

  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的產業戰略以”成為5G領域的世界領跑者“為目標,通過國家直接出資支持國內領先企業,特別是華為,其最終效果是大大降低了華為的生產成本,從而使其在與西方對手的競爭中獲得價格優勢。因此,華為能夠以遠低于其他國家的價格銷售5G技術——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市場價格低60%。除了美國等出于國家安全考慮而避開華為高質量、低成本服務的國家之外,世界上大多數安裝5G的國家都在使用華為系統。

  4.2 第二場競賽:量子

  網絡空間的第二場競賽涉及量子技術的競爭。量子計算機的執行速度遠遠超過舊處理技術的速度,不僅會淘汰當前的加密技術,而且還可以解密幾十年前的密碼。由于加密通常是計算機防御系統的單一故障點,因此這個功能將極大地提高量子技術持有者的能力。

  幾十年來,量子計算一直遙不可及。然而,在過去的兩年里,幾家公司已經引進了擁有量子能力的計算機,雖然迄今為止并沒能破解密碼,但這項技術指日可待。而且,量子技術對解密的作用要比加密大得多,一旦掌握這項技術,無疑將會在網絡競爭中獲得顯著優勢。

  近些年,美國在量子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中國的投入也開始大幅增加。盡管IBM和谷歌都推出了有限量子能力計算機,使得美國目前暫時在這場競賽中處于領先地位,但這種領先難以持續,從資金投入的趨勢來看,中國可能會遠遠領先于美國,贏得這場利用量子技術支持國家安全的競賽,從而進一步提升滲透和破壞關鍵民用及軍事系統的能力。

  4.3 第三場競賽:人工智能

  網絡空間的第三個主要競爭領域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對國家安全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1)人工智能在計算機防御中的潛在用途。如:發現、利用或填補防御漏洞來大大提高網絡攻防能力。

  (2)人工智能在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目前,一些公司正在開發人工智能,以創建客戶的個人心理檔案,向他們推銷商品和服務。人工智能應用程序能夠處理大量的個人信息,并能針對大規模人群進行心理實驗,以發現如何預測和操縱他們的行為及信念。實驗表明,這種人工智能通常能比被試的朋友和配偶更好地預測被試的個人決定。

  目前,美國和中國都在大力投資人工智能研究。然而,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中國有兩大優勢。首先,中國政府和企業能得到比美國多得多的數據,這些數據是創建人工智能實際應用程序的重要資產。第二,美國政府在這項技術上的投資比中國政府少得多,而且中國企業能夠在一個比較均衡的基礎上進行競爭。因此,在如何在地緣政治信息中使用人工智能方面,中國政府領先于美國政府。

  05、大局

  大局與紅皇后:當前美國國防政策的問題

  這三項技術競賽的結果將對大型網絡空間競爭至關重要。為了在上述三項技術中保持領先地位,中國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在國內,中國培養的STEM畢業生是美國的八倍左右。在國外,2016年,美國理工科學校中43%的學生是中國人;在計算機相關的大學專業里,美國學生只占21%。

  在人才培養和技術共享方面,必將導致一個紅皇后問題:美國發展得越快,其為了保持領先地位就會謀求更快的發展。由于美國技術通過人才培養或其他途徑傳到了中國,如今在技術創新和投資上不太可能像30年前超越蘇聯那樣打敗中國在人力和工業能力方面的領先地位。

  中國在信息流動與技術方面投入了巨資,因此可以輕松從美國的科學技術投資中受益,如此一來,中國能將投資集中在5G、量子技術、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上,這些技術將進一步擴大其全球信息能力。所以,美國不能僅僅通過加大研究投入來贏得地緣政治信息時代的競爭。冷戰模式在當今時代不會奏效。

  06、未來之路

  未來之路:信息能力優先于實際沖突

  針對本章所提到的幾個問題,美國已經做出了幾次戰略嘗試。

  國防部的第三次抵消戰略試圖通過比中國更快地投資新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定義了美國保持領先地位所需的具體技術,特別是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技術;

  《美國國家網絡安全戰略》進一步關注美國在與俄羅斯和中國的競爭中尋求的關鍵信息技術。

  這些戰略方法的主要問題不在于它們的具體建議,而在于它們都是從工業時代的角度出發,傾向于將信息技術的競爭描繪成國家安全政策的一個方面,而不是未來地緣政治力量的新興基礎。誠然,在不久的將來,傳統的工業力量投射能力將在小國競爭中發揮核心作用,但就中國和俄羅斯而言,信息力量比工業力量更有可能決定長期地緣政治競爭的結果。

  上文提到的幾個安全政策文件都表達了一個基本觀點,但很容易被忽視,那就是美國可以不用通過軍事力量來解決信息與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相關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必須放在議程的首位,除非這個問題得到解決,否則其他什么都不起作用。在工業技術上無論投入多少資金,也無法幫助美國以具有美國特色的信息行動應對危機。最重要的是,必須改變思維方式,像保護實際領土一樣,守護虛擬財產和空間。工業時代已經過去,美國的國防政策是時候面對新的現實了。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劉強東點將女會計

好好算賬,降本增效。

05月15日 10:2921世紀商業評論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综合色区| 天天看天天摸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网|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senima亚洲综合美女图|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色区|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国产巨作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激情综合网|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