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分化加劇,2021如何破局?
恍然間2020年已經成為過去式,小火花回憶這過去的一年:從年初的疫情封城、價格戰加劇到極兔、眾郵等新秀紛紛崛起,再到快遞總量再創新高……對于咱們快遞物流行業來說,這可真是風云變幻的一年。
強者橫強
這紛亂的一年,快遞物流行業分化加劇,有巨頭陷入衰退,有新秀快速崛起,混亂中充斥著新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1月14日,國家郵政局公布2020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2020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33.6億件,同比增長31.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795.4億元,同比增長17.3%。
而在更早幾日的中通快遞網絡大會上,中通宣布2020年完成快遞業務量170億件,同比增長40.3%,市場份額約為20.48%,穩居行業第一。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稱“中國一定會誕生市場份額30%乃至超30%的快遞企業,這是必然的。”
成立于2002年的中通相比于其他頭部企業而言,發展時間較短。但是卻實現了彎道超車。據悉,2016年,中通在紐交所上市,那一年,拿下了國內快遞市場占有率第一。
2019年成為全球第一家年業務量邁入百億的快遞企業,業務規模連續5年穩居行業第一。2020年,中通在港股二次上市,這一年,成為首家市場份額超20%的上市快遞企業。
而隨著中通市場占有率的持續領先,快遞行業維持多年的多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快遞行業未來的格局也逐漸清晰。
后起之秀
春節將至,小火花上周也整理了一份快遞“不打烊”信息,從眾多快遞先后宣布“不打烊”可以看出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
同時,拼多多宣布與韻達、極兔簽訂“春節快遞物流特殊保障協議”,背靠電商巨頭的極兔快遞在這過去的一年中,也多次以主動或者被動的姿態出現我們的視野。
據相關報道,極兔速遞的日單量在2021年1月已經穩定在了2000萬。有關快遞行業的從業者則表示:“極兔國內業務每天2000萬單已經是行業共識。”
而我們前面提到的中通,作為市場占有率超過20%的巨頭,其2020年的日均單量超過了4775萬。而它達到2000萬的日單量是在2018年的第三季度,此時距離它成立已有16年之久。
快遞企業的寄件業務通俗意義講分為商家寄件與散單寄件,而作為主要業務的商家寄件則需要企業與電商平臺合作。而極兔是中國至今為止唯一一個不依賴阿里或者京東而達到日單量2000萬的快遞企業。
眾所周知,伴隨著拼多多崛起,國內電商兩極格局也被打破,據稱極兔超過80%的單量來自于拼多多。但是,極兔畢竟在國內發展時間不長,許多基礎建設與巨頭相比還相差甚遠,發展的道路仍舊漫長。
當下中國快遞行業早已是紅海,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的轉變,競爭只會更加激烈。除了極兔之外,一貫直營的京東和順豐也分別推出了加盟模式的眾郵快遞(即將改名京喜快遞)和豐網速運,殺入血海。
2021年,快遞業會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標題圖源于網絡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