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起快遞產業高質量發展風帆
揚起快遞產業高質量發展風帆
浙江桐廬縣出臺《桐廬縣快遞特色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4年)》
未來五年,互聯網、物聯網加持的新零售將快速發展,網絡零售的多元化、社交化趨勢和消費者的需求分層為快遞帶來新一輪增量,同時,快遞物流的內涵邊界不斷延展,加快向科技和資本密集型轉型升級,對裝備技術要求和綠色包裝更加迫切,亟需配套強勁的供應鏈體系。
桐廬快遞產業發展即將“中流擊水時”。作為展現桐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之一,未來關鍵五年,從這扇“窗口”,我們還將看到什么?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快遞業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桐廬縣于近期出臺《桐廬縣快遞特色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4年)》。“明確了‘服務上下游、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提升競爭力’的總體思路和‘一核兩翼多點’的產業布局。”縣民營快遞發展中心主任鄭玲說。
其中,以富春未來城為核心打造快遞科技小鎮,構建研發、金融等高端產業;“兩翼”即在富春江科技城、富春江鎮分別建設快遞物流產業園和裝備制造產業園;“多點”即在鐘山、江南、橫村、鳳川、城南等鄉鎮(街道),因地制宜布局快遞特色產業,實現“一鎮一業”,點狀發展,協同布局。
一張藍圖繪到底,擼起袖子加油干。未來五年,桐廬縣將聚焦現代快遞的服務智能化、生產自動化、協同信息化、運輸高效化、運營綠色化、管理科學化等,依托鄉情互動、商貿聯動、投資帶動、創新驅動、服務促動五大發展戰略,從總部經濟、快遞物流金融、新材料與綠色包裝、高端裝備研發制造四個方面同步發力,延展產業關聯生態,形成桐廬特色的快遞產業生態圈層。
具體來說,桐廬縣將積極爭取快遞業細分子項目總部落戶桐廬,重點關注云倉、冷鏈、國際總部、科技等分支業務;推動快運總部落戶桐廬,扶持快運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成立快遞特色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在桐企業設立網點與總部的配套關聯產品的交易、結算中心;發展供應鏈金融。重點關注快遞面單、熱敏紙、綠色環保袋、信封、膠帶等快遞業基礎物料方向。
作為快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高端裝備研發制造方面,桐廬縣將聚焦智能裝備研發制造、工業控制系統、新能源、大數據等細分領域,重點緊盯智能倉儲與分揀、智能運輸與配送、系統集成等方向,依托富春江快遞物流裝備制造園區,招引自動化立體庫、自動分揀局等;研發制造智能快遞柜、無人配送機器人等,推動無人駕駛、新能源等新技術在智能運送領域的深入應用;引進國內外現有物流系統集成企業,推動人工智能、機器視覺、5G等技術在物流裝備系統集成的應用。
堅持高定位、把握新機遇,瞄準前沿開啟“新征程”,趁勢而進打開“新空間”。桐廬縣積極構建多業聯動、產城融合、相生互進的快遞上下游全產業鏈,力爭在快遞產業規模、質量、貢獻、創新、要素等方面更上一層樓。
鄭玲介紹,到2024年,將努力實現桐廬快遞特色產業鏈產值超500億元,稅收收入25億,培育年產值超10億元企業10家、超5億元20家、超1億元50家,培育10家小巨人企業;高質量打造快遞物流研究院、集采中心,認定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精特新”產品,實現快遞高新技術產值占全縣高新技術產值10%以上;土地利用效率不斷提高,畝均稅收達到30萬元;大力引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落戶桐廬,高新技術企業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5%以上;構建高層次人才、技能人才隊伍,做深產業資金蓄水池,推進產業政策落地,形成政府、企業、市場多方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