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出售榮耀:這是所有壞選擇中,最好的那個iug
2020年11月17日,華為發表官方聲明說,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于交割后的榮耀,華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換句話說,此次交割之后,榮耀成為獨立品牌,從此和華為再無任何關系。
榮耀,是華為旗下著名的智能手機品牌,是華為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華為+榮耀,是華為手機業務的雙品牌戰略,華為主打高端市場,榮耀主打中低端市場,它們共同撐起了華為的手機業務。
華為的手機業務,占據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一半左右。
而榮耀手機的出貨量,占據華為手機總出貨量的一半左右。當然,這是在美國制裁華為之前(2019年第一季度)的數據。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這個數字從一半跌到了四分之一。
第一次聽說華為要出售榮耀的消息時,我是非常震驚的。震驚并不是因為這事兒不可能,而是因為居然能想到這樣的策略,這群人真是太聰明了。
因為這是一個在目前所有的壞選擇中,最好的選擇。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因為美國禁止采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的公司向華為供應芯片、零部件,這導致華為的手機業務受到巨大影響。因為太多底層技術都掌握在美國人手上,所以即便再怎么采用自研芯片和零部件,華為也不可能徹底繞開美國技術。
甚至有傳言說,2021年第一季度后,如果美國對華為的禁令仍未放松或解除,華為可能會因芯片和其他手機零部件不足而大幅減少出貨量。
換句話說,如果禁令不解除,華為的芯片和其他手機零部件的儲備,并不能足夠支撐未來華為+榮耀兩個品牌的手機出貨量。
怎么辦?
在這種情況之下,華為只能斷臂求生。二者不能同時保全的情況下,總要保全一個吧。那么保全哪一個,又舍棄哪一個呢?
舍棄華為,保全榮耀嗎?
可是華為手機,代表著華為形象,旗下還有最核心的Mate系列。不可能放棄,也不可能賣掉。因為賣掉,華為手機就不能叫華為了。改了名字的品牌,對買家來說也沒有價值。
所以,只能保全華為,舍棄榮耀。
榮耀那么大一塊市場,那么多消費者,上下游養著那么多產業鏈。直接砍掉榮耀,會導致太多人利益受損。
那么最好的選擇,就是把榮耀賣掉。
美國制裁的是華為這家公司,如果把榮耀賣掉,榮耀就和華為沒有關系了。美國就沒有理由再去制裁榮耀。這在法律上,是繞的過去的。
這個時候,和華為沒有關系的榮耀,就能得到芯片和零部件供應,繼續活下去。
同時,華為也能精簡產品線,回籠資金,把資源放在最核心的業務上,繼續發展,攻克難關。這對雙方來說,都是艱難環境下,最好的選擇。
那么接下來,問題就來了,賣給誰?
首先,肯定不可能賣給競爭對手,比如小米、VIVO等。稍微好一點的選擇,是賣給TCL、聯想這種非競爭對手公司。更好的選擇,就是今天華為官方宣布的買家:深圳市智信新公司。
深圳市智信新公司,是由國資企業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和30多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和其他資源方共同投資設立。
也就是說,榮耀將由國企和榮耀的相關產業鏈共同接盤。
這就像官方聲明所說,本次收購,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有相關產業鏈的支持,榮耀接下來的路會更加好走。相關產業鏈,也能在榮耀的成長中持續獲益。
所以,這次收購,不管對華為,對榮耀,還是對國資和產業鏈來說,都是在艱難環境下,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樣做,也有風險。
因為美國也有可能跳出來說,華為你現在把榮耀變現,是為了繞開我的監管,你這筆交易需要我的批準,否則我就把榮耀也列入制裁名單。以此來阻止這筆交易。
但是目前來看,特朗普和拜登還在忙著美國大選,估計也顧不上管華為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出售榮耀,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時機。
美國制裁華為,華為被迫賣掉榮耀,斷臂求生。雖然華為斷了臂,卻不至于動其根骨。而斷下來的臂,還有可能成長為一個新的巨人。這是槽糕局面中,令人慶幸的一面。
祝福華為,祝福榮耀。美國制裁我們,我們改變不了。我們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找到最好的選擇。然后一路狂奔,跑到下一個時代,手握著無法趕超的先進科技,等著美國追上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