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帶物聯網的缺點是什么
一、自身局限
與其他物聯網技術相比,NB-IoT具有很多優勢,但是該技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根據TR45.820典型業務模式下的模擬數據,一個單元可以支持100,000個NB-IoT終端訪問。但是,這種純粹的中央網絡管理方法可能輪詢周期太長。高密度網絡(如物聯網)可能不適合使用中央管理模式。輪詢的時間成本可能由系統承擔,反而物聯網的分層模型可能會更有效。
除此之外,NB-IoT的網絡特性與理論相差過遠。大連接特性、低功耗的特性的實際表現與宣傳差距甚遠。號稱10年的低功耗特性、每小區50K的連接,然而實際的應用中,與其宣傳的還有較大距離。
二、無線抄表
信號覆蓋范圍是困擾無線抄表行業的一大難題。在沒有信號范圍和信號干擾的情況下,即使無線抄表有很多優點,也沒有任何作用。另外,中國的國家電網基本上通過電力線通信(PLC)技術完成了智能儀表的改造。智能儀表行業已經被PLC占用,NB-IoT能占據的機會為數不多。
另一方面,現在對智能儀表的需求只是將來實現實時計費,NB-IoT技術可能無法滿足實時要求。現在的水表和煤氣表市場也面臨著國家電網PLC和雙模技術的競爭。國家電網積極推進4米電、水、熱和氣的整合。將來,NB-IoT在仿造市場上能劃分多少市場份額還不清楚。
三、成本價格
成本可能是任何技術發展都會面臨的一大問題,NB-IoT也不例外。在成本方面,NB-IoT模塊的成本預計今后將在5美元以下,但現在支持藍牙和ZigBee標準的芯片價格在2美元左右,在只支持一個芯片的價格的標準中不到1美元。巨大的價格差異肯定使企業在部署NB-IoT時有更多考慮。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