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果然來了!央行數字貨幣放“大招”了?。?!
該來的,果然來了!
這一次,央行數字貨幣放“大招”成為新型支付方式的“ 瘋狂 ”
在這場即將上演的變革中,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三方支付能否安好?
數字人民幣(DC/EP)“呼之欲出”,未來的支付領域會迎來怎樣變革?“像微信和支付寶這樣的民營支付機構規模做大以后,對用戶隱私保護和市場公平競爭都有一些影響。DC/EP有助于緩解這些影響。
第三方支付是否會受到沖擊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在公開課中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并不會對支付寶、微信的地位產生影響。因為目前支付寶、微信也是使用人民幣支付,其實也就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行支付。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后,只是換成了數字人民幣,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貨幣,雖然支付工具變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場景都沒有變化。
“央行數字貨幣還是一個沒有完全成型的(體系),目前的切入點是現金,在還沒有站穩腳跟就過早地喊出來要替代其他部分,一定是會使得兩家會有策略上的變化,會對社會上現有的支付場景帶來沖擊和影響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志誠說,“我覺得,目前公開明面上的目標是替代M0(現金),也是一個正確的切入點,成功運行之后想要進一步拓展替代M1(狹義貨幣)是非常容易的?!?/p>
他認為,M1是活期,現在微信、支付寶是基于活期賬戶,將來數字貨幣出來之后,大家肯定也希望有一個對應的活期賬戶,因此央行數字貨幣一定會與活期之間有一個銜接?;钇诰陀欣⒌膯栴},這點銀行做接口也很容易,所以實現從M0跨越到M1應該很容易。
中國銀行原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業協會區塊鏈研究組組長李禮輝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央行數字貨幣能否替代第三方支付,主要取決于它的便捷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運維及使用成本的高低。如果經過試點,數字貨幣的應用可以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能否替代第三方支付則是一個市場選擇的過程。
李禮輝表示:“從當前的設計角度來看,未來數字貨幣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銀行卡可能是一種更為確定的趨勢。預計央行數字貨幣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和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并行,成為主要的支付工具,而不會很快產生替代效應?!?/p>
圖片來源:百度
哪些方面可能會受到影響?
中財法學院教授、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鄧建鵬撰文指出,第三方支付機構有三類業務未來或受央行數字貨幣影響,一是央行許可的支付業務;二是基于支付平臺流量優勢而衍生的業務,例如,接入貨幣基金等金融產品的銷售端口;三是依托支付數據信息衍生的征信和風控相關業務,例如,當前與支付寶存在緊密業務關聯的芝麻信用評分等。
他認為,如果未來用戶基于數字貨幣產生的數據僅提供給央行一家(保證“可控匿名”),第三方機構上述業務的拓展必然面臨很大困境。
鄧建鵬表示,根據目前發布的信息,未來央行數字貨幣在客戶端支持芯片卡刷卡和手機近場通信方式(NFC)。可以預知的是,央行數字貨幣的支付便利性很高。更為重要的是,央行數字貨幣享有央行信用背書,有更高的信用。若央行數字貨幣錢包完全獨立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且未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放接口,那么,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功能將來很可能被代替。
“因此,第三方支付機構應及時參與到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機制中,有實力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應爭取與數字貨幣發行機制中的諸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類似地位的商業銀行合作?!彼谖闹袑懙馈?/p>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央行數字貨幣的優勢在何處
穆長春在公開課中表示,首先,從法權上,DC/EP的效力和安全性是最好的,微信和支付寶在法律地位、安全性上,沒有達到和紙鈔同樣的水平。
其次,穆長春指出,央行數字貨幣不需要網絡就能支付,叫做 “雙離線支付”,是指收支雙方都離線,也能進行支付。只要手機有電,哪怕整個網絡都斷了也可以實現支付。
李禮輝在接受中國日報的采訪中也表示,對比現在廣泛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例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數字人民幣最大的區別是其采用了“賬戶松耦合+數字錢包”的模式。在該模式下,不需綁定銀行賬戶,可以滿足用戶面對面時的離線交易,即交易雙方在脫網的情況下可將終端設備相互貼近,利用近場通訊功能實現價值的交換,這也是數字貨幣相較于第三方支付的一項重要突破。另外在大額支付方面,數字貨幣可能也會有一定的突破。
王志誠也提到,離線支付是央行數字貨幣的最大特色。他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功能很相近。在零售方面,這兩家支付已經過好多年的磨合和市場的檢驗,在各自的領域里,用戶友好度等各方面已經比較完備。所以央行數字貨幣在這些方面,僅僅學他們還不行。可能需要在更多場景,在支付通道上,在兩家沒有的定向支付這幾個方面突破。
此外,對于央行數字貨幣能做的但第三方支付未能覆蓋的領域,王志誠表示,數字貨幣可能會和將來數字資產的銜接會有很大的聯系,相當于是買東西和賣東西用的是同一種介質,介質相近的東西會具有比較好的匹配度,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將來比如虛擬資產之間的任何金融產品和交易,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匹配度和便利性會遠遠高于目前的第三方支付?!?/p>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