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5G!構成中國高鐵“超強大腦”
近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臺了《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提出,將自主研發新型智能列控系統。該系統將利用北斗衛星導航技術、5G通信技術等構成空天地一體化的列控系統,構成中國高鐵“超強大腦”。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列車“超強大腦”將通過采用北斗定位替代傳統的軌道電路,利用5G技術研究實現列車與列車間的直接通信,定位更準,安全保障更強,使列車追蹤間隔由目前的最短3分鐘縮短到2分鐘左右,提高線路運輸能力30%以上。
新型智能列控系統還將逐步實現從人工駕駛到自動駕駛再到智能駕駛的轉變,在現有自動駕駛功能基礎上,研究增加列車主動環境感知、安全態勢自動評估等智能技術,減少司機操縱,改善廣大旅客出行體驗。
京張高鐵列車外觀
其實,借助北斗系統而運行的高鐵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去年年底正式開通的京張高鐵列車,就是第一條采用北斗系統并實現自動駕駛等功能的智能高鐵。
京張高鐵區別于其他高鐵列車,運行調度指揮系統是采用了北斗技術,可以實現“到點自動開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停車自動開門、車門和站臺聯動”等智能效果。列車以時速350公里駕駛一次制動到停車,最后停準的誤差在10厘米之內,節電約15%。
中歐班列
一節節中歐班列車廂
不僅如此,北斗系統在鐵路應用上還走出了國門。在中歐班列上,鐵路部門借助北斗定位終端,實時記錄列車運行數據,可隨時監看班列的運行情況。即使在信號盲區,也能緩存運行信息,待有通訊信號后再傳輸,確保了信息的完整性。
同時,北斗系統能夠跟蹤中歐班列運行軌跡,定位精準到10米以內,貨主在移動終端上可以隨時查看中歐班列的運行情況。不僅可以讓貨主安心,而且全程跟蹤無縫中轉,大幅降低中轉倉儲的運輸成本。
隨著智能高鐵建設的不斷深化與發展,北斗系統必將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文章
【透視】中國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史上最全解析
今天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企業在日常運營過程中,通常先支付資金購入材料形成存貨,再將產品出售、回籠現金,由此構成一個經營循環。在這種模式中,營運資金以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的形式被占用,這給企業的資金周轉帶來一...
5G需求雖放緩,中國光模塊行業前進步伐不變
近日,多位光模塊產業鏈的人士直言,5G的需求不及預期。同時,LightCounting也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5G部署放緩,尤其在中國市場,短期內不要對5G前傳需求的回歸抱有太大希望。同時,5G前傳領域,國內三大運營商紛紛推出創...
2020第七屆中國鄭州國際物流展覽會
時間:2020年4月1日—3日地點: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同期舉辦:2020第五屆中國鄭州冷鏈物流展覽會主辦單位: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河南省制冷學會河南省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海名國際會展集團支持單位:河南省醫藥質量管理協會河南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