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風口下,一起談談物聯網平臺的格局與破局
物聯網平臺的格局與破局
2009年,中國政府提出“感知中國”理念,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產業之一,我國物聯網發展的新紀 元由此開啟。這之后,有關物聯網的政策、技術、需求和市場不停發展變化,如今已經過去 10 余年。
整個過程中,能夠聯網的設備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產生的數據總量和類型越來越豐富,物聯網解決方案正在不可避 免地變得更加復雜與動態,牽扯起更龐大的生態系統。在大眾熟知的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四大層次里, 平臺層將作為物聯網從設備連接到場景應用的關鍵“橋梁”而發揮作用。
近年來,各大知名AIoT平臺接入設備數量不斷攀升。在新基建風口下,小米、阿里、華為等企業更是爭相搶灘。
新基建看似只是2020年的熱潮,影響的卻是中國產業互聯網的整個未來。與其說阿里、騰訊在進行一場有風險的“賭”局,不如說它們剛好依照判斷,借著新基建狠狠推了自己一把。
2月,IDC發布《中國公有云物聯網平臺2019年廠商評估》報告,指出阿里云已經建成中國最大物聯網平臺。
此前阿里巴巴也有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旗下精靈AI聯盟可連接的AIoT設備達到2.35億臺,成為當時最大的IoT生態開放平臺。
直至4月20日,阿里云正宣布未來3年投2000億,用于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5月26日,騰訊也對外宣布,未來5年要將5000億重點投入到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服務器、大型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加速新基建布局。
雖然雙方投入的金額有所不同,可覆蓋的領域幾乎一致,這很清楚地顯示了巨頭搶奪新基建風口的決心。
巨頭沒有邊界。
隨著各自觸角的蔓延,如今這兩家人盡皆知的公司,已經在諸多領域展開了明爭暗斗。相愛相殺的兩家巨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可能影響整個市場的走向。當它們愿意投入2000億,乃至5000億進入某個市場的時候,風向一定會就此改變。
這些數值不僅表達了頭部公司物聯網平臺的階段性成果,換句話說,他們更像是二者之間形成了某種共識,即物聯網平臺這條路一定是正確的,值得走下去的。
可到底要怎么走、走多久才能到達理想中的目的地呢?下面將就這個問題進行展開。
物聯網平臺的現狀
在2014年前后,物聯網平臺開始大范圍普及,不少智能硬件領域的創業者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融資大把大把地進來,不少團隊在那期間逐步擴大到一兩百人以上。
后來隨著媒體和資本恢復冷靜,物聯網平臺走過了過高期望的峰值,來到了當下這一被稱為“泡沫化的底谷期”階段,在這個階段將孕育出成功且能存活的經營模式,而整個階段預估需要5-10年。
為了使物理對象聯網,并使它們能夠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通信、協作和行動,需要依賴物聯網平臺來實現智能對象的管理和自動化。
可以說,物聯網平臺為所有連網設備提供了一個“匯聚點”,并用于收集和處理它們通過網絡傳遞的數據。
目前,IaaS市場逐步成熟,公有云廠商陸續從云平臺深入到物聯網平臺;一部分物聯網平臺企業也正在基于條件的成熟,將單一的連接管理平臺發展為更上層的業務使能平臺。不同屬性、不同類別的平臺廠商開始強調自身的技術深度、應用廣度和經驗厚度,與生態伙伴合作,分配各自在行業中的所屬位置。
綜合所有原因,物聯網平臺相比產業鏈其他環節的確略顯“平淡”,但實際并不是一潭死水。
這可從三個方面得到體現:
在產品能力上,物聯網平臺廠商經過多年的路線演進,分化出了通用型平臺和垂直領域縱深型平臺兩條路徑。通用型平臺同樣會選擇優先場景進行投入,而垂直領域平臺更是逐步覆蓋了包括物聯平臺、業務中臺、數據運營、SaaS服務以及生態鏈建設等一整套業務范疇,不再靠早期單純售賣平臺的方式進行運營。
在企業數量上,尤其這幾年工業、園區、公共事業等智能化需求大幅增多,很多公司開始以提升項目交付效率為目標建設物聯網平臺。參考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oT Analytics最新的一份平臺市場調研,指出2019年全球物聯網平臺數量為620家,與2017年的450家相比仍有較大增長。
在企業規模上,不斷有體量龐大的大中型企業,在轉型物聯網時以物聯網平臺作為主要戰略支撐,包括PTC、Arm、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小米、OPPO、海爾等。這是因為物聯網平臺能夠將分散化、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集中管理,并且使公司在向服務化轉型、開拓新的業務板塊時具備更大的靈活性,由此才能獲得更大的營收,支撐這些公司在物聯網上的投入。
雖然能從企業數量、企業規模、產品能力等方面看到物聯網平臺利好的一面,但并不能忽略其眼前存在的幾大問題,包括設備接入難、平臺標準化程度不足、行業缺少標準導致平臺價值不清晰、項目存在子系統影響平臺對接的效果、項目整體系統架構缺乏一致性、項目墊資等等。
受以上問題的影響,物聯網平臺推動智能設備大規模部署的進程不及預期,從現有情況分析,很多項目都在小批量試點階段,還未到規模化應用程度。《物聯網平臺市場報告2018-2023》揭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轉型成為一家物聯網數據驅動的公司”作為企業的高優先級戰略,物聯網平臺市場在2018年開始加速發展。
從數據來看,從2018年到2023年,物聯網平臺領域的軟件和服務支出預計將以每年39%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速增長,到2023年,物聯網平臺領域的年度支出將超過220億美元。
這些數據是基于物聯網平臺領域相關企業的收入,涉及11個不同的行業部門(農業、智慧樓宇、車聯網、能源、醫療、制造業、公共服務、零售、智慧供應鏈、物流及其它)。
在研究中,物聯網平臺市場被劃分為:
7大地區(亞洲、歐洲、北美、MEA、南美洲、大洋洲和其它地區)
5大平臺類型(云平臺、應用使能平臺、設備管理平臺、連接平臺、高級分析平臺)
4種部署類型(本地部署、托管于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
2種收入類型(平臺軟件銷售和服務銷售)。

圖:Top物聯網應用排名(來源:IoT Analytics)

物聯網平臺玩家圖譜
根據以往的市場調研,一些業界比較典型的物聯網平臺創企2019年的營收規模普遍能達到千萬級別,但他們更強調目前仍沒有實現平臺真正的市場價值。
這是因為,在物聯網迅速發展的進程中,率先感受到明顯收益增長的是感知層,包括傳感器技術成熟后成本持續走低,通訊模組出貨規模持續走高,而平臺層因為對物聯網市場碎片化、用戶需求分散化的特點感受更深,相對來說是一項長期的過程。
而且現在大量設備沒有實現聯網,沒有接入到平臺體系,以及平臺連接設備之后在數據分析、業務使能方面還有極大的發揮空間,未來勢必還有更大的價值。
物聯網平臺主要的功能,在業界常被稱為連接管理、設備管理、應用開發、數據分析等。這意味著物聯網平臺是一款提供豐富功能組合的商業軟件產品,本質上是一種資源,或者稱為一種服務。
平臺企業也有一套標準化的生存指南,例如深耕細分行業、建設標桿案例、選擇性進入新的增量市場、發展行業生態伙伴等。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數百家從事物聯網平臺的企業,雖然暫時沒有風光無限,但面朝未來,看到的是物聯網平臺將成為連接底層硬件和上層應用的關鍵橋梁,成為有規模、成本低、使用便利的軟件基礎設施,想必也會更有信心走下去吧。
0 贊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