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范圍官宣:含區塊鏈物聯網智慧能源等 頂層設計將出
原標題:“新基建”內容官宣來了: 納入區塊鏈、物聯網、智慧能源等 將出臺頂層設計
“在‘新基建’背景下,各地應遵循市場規律,考慮自身稟賦與中長期的技術趨勢,避免盲目上馬、重復投資,造成新一輪資源浪費?!?/span>
中國官方首次界定了“新基建”的大致范圍以及涉及的領域。
在4月20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介紹,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領域;融合基礎設施則包括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內容;而創新基礎設施包括重大科技、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領域。
業內分析稱,“新基建”建設需以社會資本投資為主,避免政府大規模投資;以需求為導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實施上需要統籌規劃好新基建長期發展路線圖和年度投資計劃,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復建設,避免短期投資泡沫。
涵蓋三大方面多領域
在4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介紹,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他指出,目前,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伴隨著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伍浩說。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長李藝銘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正如“新基建”并不囿于七大領域一樣,不必過于僵化地理解“新基建”范圍,可預期各地后續也將根據本地經濟特征對具體內容有所取舍。
她認為,“新基建”是與傳統的“鐵公基”相對應,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體現未來發展方向、提供底層支撐的具有乘數效應的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
她指出,“新基建”的范疇與以往不同,此次范疇強調信息技術和通信網絡、智能業態以及通用性科技等底層支撐的三大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云計算、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既是新技術,也是新業態與新應用,其上下游產業鏈涉及者眾,作為“新基建”的它們到底指向哪些內容,是不少相關企業所困惑的。
李藝銘指出,新技術從萌芽到發育出場景應用,再到成長為業態及產業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作為“新基建”的這些技術肯定不是指向業態的,而是指向業態底部的基礎支撐環節。
她表示,基礎設施往往存在外部性,因而需要得到政府的補貼?!罢a貼指向不會產生市場效益的底層基礎環節,而非是會產生盈利的業態。比如云計算領域,“新基建”不會大規模補貼具體的云計算產品,而會支持云計算的服務器及數據中心建設?!?/span>
此外,她表示,“新基建”的領域選擇還要考慮這些環節對經濟量大面廣的帶動作用。
伍浩表示,近年來,中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正在加快釋放。信息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高速光纖已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鄉鎮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網絡用戶超過12億。融合基礎設施中,智慧城市建設路徑更加清晰。創新基礎設施中,發改委已布局建設55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撐了科學技術研究。
需注重四大問題
伍浩指出,下一步,發改委將聯合相關部門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出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
二是優化政策環境。以提高新型基礎設施的長期供給質量和效率為重點,修訂完善有利于新興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準入規則。
三是抓好項目建設。加快推動5G網絡部署,促進光纖寬帶網絡的優化升級,加快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智能+”升級。同時,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
四是做好統籌協調。通過試點示范、合規指引等方式,加快產業成熟和設施完善。推進政企協同,激發各類主體的投資積極性。
21世紀經濟報道從工信部賽迪智庫獲得的《“新基建”發展白皮書》指出,未來“新基建”建設需著重關注四大問題。
一是在投資主體上,要以社會資本投資為主,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引導和補空缺作用,避免政府大規模投資,調動社會資本投資積極性,最大化發揮投資帶動作用。
二是在實施進度上,要根據戰略規劃和市場應用需求,統籌規劃好新基建長期發展路線圖和年度投資計劃,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復建設,避免短期投資泡沫。
三是在區域和行業布局上,要以需求為導向,不搞大水漫灌,面向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率先推進新基建試點示范應用,確保新基建投資效益的發揮。
四是在網絡安全保障上,要同步規劃和制定數字新基建安全技術保障措施,完善面向數字新基建安全測評、風險評估、安全審計、保密審查、日常監測等制度。
以數據中心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中立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萬國數據董事長兼CEO黃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并非所有區域都適合建數據中心,其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目前這些區域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
他認為,作為重資產行業,數據中心投資回報周期長,也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在“新基建”背景下,各地應遵循市場規律,考慮自身稟賦與中長期的技術趨勢,避免盲目上馬、重復投資,造成新一輪資源浪費。
李藝銘指出,不同于傳統基建以政府投資為主,新基建不少領域中社會資本活躍,創投、天使基金集聚,應當積極調動并引導社會資本的投資參與,放大投資帶動作用。
同時,李藝銘也指出,此前在虛擬現實、集成電路、光伏等熱點領域,部分地方政府存在一哄而上、重復建設的現象,這是因為多個地方在爭奪相關項目時會給出過于優惠的條件,使得不少其他領域的企業開始涌入這些行業,帶來一定泡沫。
她建議各地方對此要保持適度的理性,根據自身經濟產業基礎與發展需要,選擇著重發展的領域,而即將出臺的頂層設計或將在這些方面有所引導和規范。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