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快速“補位”彰顯中國經濟韌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消費發生了顯著變化。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快速“補位”,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
“宅經濟”催生消費新形式。春節假期,受疫情影響,中國老百姓不再串門走親戚,“宅”在家中的中國人,短期內消費需求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催生了不少“宅經濟”的新形式。比如,手游、直播、網購等以手機為基礎的行業出現增長,新零售行業出現新的變化。此外,AI、VR、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有效運用于電子商務,促進網絡3D購物、實體店自助結算、無人超市24小時營業等,能夠更加匹配人們的個性化消費需求。
遠程辦公或迎來發展元年。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多地推遲了異地人員返城、返崗時間。與此同時,字節跳動、蘇寧科技、云之家等紛紛公布免費遠程辦公系統。實際上,遠程辦公由來已久,如釘釘、企業微信等,很多企業早就在使用,技術也已成熟。此前遲遲未能普及,主要是受傳統管理哲學以及實踐中團隊協作問題的挑戰,今年如此大規模、普遍性遠程辦公尚屬第一次。2020年或成為遠程辦公元年。
在線教育滲透率將顯著提升。目前全國多地學校利用“云端”技術,搭建“空中課堂”。隨著需求的上升,在線教育企業獲客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未來雙師教育、在線直播、在線錄播等會成為更受歡迎的教育場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將更加廣泛。
2019年以來,我國制造業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疊加此次疫情影響,增長壓力凸顯。短期內,疫情將影響節后返工,訂單減少、物流阻隔等對工業生產都存在一定影響。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的消退,經濟會重新回到原來的軌道上。應該看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回旋余地也大,疫情影響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根據歷史規律來看,每次危機的發生幾乎都意味著新的契機。企業家在看到挑戰的同時,也會更積極地擁抱變化,給商業帶來新的契機。2003年非典時期,電子商務巨頭抓住機會開始崛起,開啟了中國電子商務黃金時代。本次疫情的緊迫性、嚴峻性將迫使和促進傳統企業更加重視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來開展采購和銷售,對5G以及人工智能的應用也將持更開放的態度。這將推動產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提高傳統企業的數字化經營。C端購物趨近成熟與飽和,這次改變更多會在生產的B端,生產制造以及種養殖業的產業數字化進程將會提速,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VR等新技術將得到更廣泛應用,倒逼產業運轉效率的提升,產業結構將得到優化。(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相關文章
物聯網跟蹤技術可以顛覆傳統行業,并提振經濟
疫情大流行揭示了所有行業的一個共同點:我們對供應鏈系統的嚴重依賴,以及在產品的接收和交付過程中出現中斷時,會對我們的業務和經濟造成嚴重后果。雖然過去兩年中,許多行業為了應對疫情和供應鏈風險而進行了數字化,但食品和飲料等傳統行業...
數字化轉型時代,物聯網生態安全問題何解?
白皮書介紹標題:《安全連接設備的基本屬性:PSACertified的10個安全目標和Microsoft的高安全設備的7個屬性》作者:RobSmart,Arm(PSA認證的聯合創始人)高級首席安全架構師及微軟本文檔由PSACer...
智能家居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就在元宇宙
如今,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的必由之路,對于智能家居行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更加重要。同時,受益于智能化與數字化的契合,讓相關廠商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家居元宇宙的出現,也許讓行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真正道路就在...
數字化技術推動供應鏈與物流行業革新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以及人工成本逐漸上漲,企業越來越積極采用數字化技術推動傳統供應鏈和物流工作模式革新。在革新傳統模式的過程中,企業持續引進一些高新技術,比如RFID、AI、5G、大數據、傳感器、機器人等技術,而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