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籠罩下的物聯網危與機
2020 庚子年春節的鐘聲還沒有敲響,由武漢為中心的一場瘟疫便不期而至,不僅迅速在整個湖北蔓延,并且也向全國其他省份快速擴散,整個中國都籠罩在“瘟疫”的陰影下。
前段時間剛剛發表了一篇《如何走出物聯網死亡之井》,本以為已經快走出谷底,離開了死亡之井,現在才發現,也許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不過好事多磨,鳳凰涅槃,只有經歷風雨才能真正迎來彩虹。
吳曉波在 2019 年終盤點大會上說,“2020 年中國會進入硬核創新的慢時代,我們要相信慢的力量”。年初的這場“新型冠狀病毒”瘟疫,把整個中國拖進了“慢”時代,甚至是停止和休克的時代。2003 年的“非典”成就了互聯網王者阿里和京東,人們不禁要問,2020 年的“新冠”又會為哪些領域的企業崛起“加冠”。
2003 年的“非典”讓北京的街道幾乎空無一人,2020 年的這場“新冠”則讓全國幾乎成為了“萬人空巷”。網上購物 + 快遞物流成為了 2003 年的主旋律,同樣 2020 年也不例外。但是,快遞和物流依然需要人,各種產品的生產加工一樣需要人。特別是全國性的一場瘟疫,沒有所謂安全的避難所,可以讓大家安心從事生產。
有這么一個段子,如果沒有這場“新冠”疫情,人們不會體會“H5N8 禽流感”下雞的感受,“非洲豬瘟”下豬的感受,想想那些年無數被坑殺的雞和豬,有些不寒而栗。
記得 2018 年我去山東臨沂一些豬場去參與實施物聯網水表遠程監控項目,隔離了三天三夜,整整 72 個小時之后才允許進入豬舍和豬近距離接觸,由于條件簡陋,并且廠方提供的專門工作服還不太衛生,隔離完畢后,發現起了不少紅疙瘩,還特意去了醫院診治,現在想想還是蠻恐怖的一件事。不過相對于瘟疫下人和人的隔離,這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不算什么了。
在當前瘟疫籠罩下,為了截斷瘟疫蔓延的途徑,人與人的隔離是非常必要的。互聯網企業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做到居家協同辦公的,但是對于很多生產類型的企業,僅僅依賴“互聯網”是很難做到安全生產的。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將各種傳感器,智能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是萬物相連,無所不在的網絡,可以實現人、機、物實時互聯互通。
相對于互聯網,物聯網和實體企業聯系更為密切,把原先工業自動化的廠級監控,擴展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層面上來,一部電腦或手機,遠程就可以監控整個工廠的運轉情況。
比如我們年前在河北實施了一批物聯網肉雞物聯網監控,作為擁有上百棚雞舍管理者來說,有了物聯網遠程監控設備,就可以遠程實時了解每個養殖戶的養殖情況,隨時下指令進行通風換氣或調整雞舍溫濕度。
(圖片來源:牧瞳智聯 App 和中控系統)
試想,如果沒有實施這套物聯網系統,則必須安排人,去現場實地去考察,不僅增加了工作量,并且還增加了人和人,人和禽接觸的機會。前幾天一個突發新聞說是湖南又爆發了 H5N1 禽流感疫情,撲殺家禽 17828 只,給養殖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所以遠程物聯網監控,未來肯定是一個趨勢。
作為一個養殖場來說,其核心管理理念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作者演講 PPT)
所以作為養殖物聯網的“危”來說,一方面要想真正實現以上的所有功能還是有相對比較長的路要走的,不僅是各種監控設備,還有養殖人員的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另外一方面現在疫情籠罩下,各種物聯網設備,還需要去現場實施和安裝,這就非常的困難的事,并且批量安裝的物聯網設備還需要進行必要的現場維護(比如現場更換配件)。
如果不是這場瘟疫,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開始著手安裝客戶余下的百余套物聯網監控系統了。其實不僅僅是養殖物聯網,我們正在實施的種植物聯網,還有消防物聯網設備的安裝,都不得不停下了前進的腳步,所以這確實對我們,還是對其他各行各業的公司都是一個很大的“危”。
不過就如“H5N1 禽流感”的爆發,讓國家出臺了禁止活禽運輸的政策,所有出欄活禽必須就地宰殺。同樣“非洲豬瘟”的大爆發,讓國家指定了禁止生豬跨省調運的條文。而“新冠”病毒的爆發,史無前例地讓一個一千多萬人口的“武漢”進行了封城,更不要說現在遍布在全國各地的各種隔離政策了。
所謂的“機”,正是因為這場瘟疫,讓人深深知道了,人群聚集辦公的利與弊,無需人員,或者減少人員進行生產實施,不僅僅是成本和效率的提升,更是在危機之時,一種必要的生產保障。今后物聯網項目如何跨省大范圍實施,如何維護,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
我們并不特別期待,這場瘟疫之后,又出現幾個所謂的“互聯網”抑或是“物聯網”巨頭,這種一將功成萬骨枯式的個體企業的成功不應該成為我們普羅大眾所追求或推崇的,我們其實更需要全省,乃至全國,甚至是全世界范圍內的共同致富,協同發展。
而物聯網,這種又有互聯網特色,又涉及實體領域的行業,其實更容易達成這種理想。我們希望未來能形成一種機制,可以中心和地方相結合,協調生產,共同維護各種物聯網系統,無需跨省密集交流,本地相關人員就可以完成很多設備的生產、實施、調試和維護,共同創建價值,共同富裕,一起攜手實現新時代的社會范式。
作者簡介:劉洪峰,葉帆科技創始人兼 CEO,CSDN 博客專家,華為云 MVP,阿里云 MVP,阿里云 IoT 合伙人,8 屆微軟 MVP,前微軟(中國).NET Micro Framework 開發團隊成員。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