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IoT)是指數以億計的工業設備,不論是工廠里的機器還是飛機上的發動機,在這些設備上裝置傳感器,連接到無線網絡以收集和共享數據。
2、哪些行業目前在使用工業物聯網
通用工業公司可以使用IIoT讓員工自我監控來降低派遣員工檢查遠程安裝的成本。零售商可以了解供應鏈中的瓶頸在哪里,運輸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車隊的性能。
但絕不僅限于這些領域,醫療保健和政府也可能成為IIoT的受益者,雖然目前主要是由大型企業采用,但隨著硬件和服務價格的下降,它可能會被更廣泛地采用。
3、工業物聯網和物聯網有什么區別
IIoT不應該與消費者物聯網混淆,盡管兩者之間有相似的部分。消費者的物聯網設備可以連接從智能手表到智能音箱,以及燈泡、門鎖和其他智能家居設備,甚至鞋子或衣服。
誠然,消費物聯網的核心理念與IIoT基本相同:使用傳感器和自動化來提高效率。但是,消費物聯網并不是一個工業過程,而是讓日常生活變得更簡單更有趣。
4、工業物聯網和5G
其實傳感器可以是任何東西,從相機到溫度計或運動傳感器。而網絡的使用也可以從藍牙和wi-fi到4G、5G網絡甚至是衛星,這取決于具體情況。
IIoT項目可能使用不止其中一種,比如該系統在貨物海運時使用衛星鏈接,當貨物到達港口時切換到wi-fi,從衛星公司到網絡公司,再到移動運營商,所有的供應商都渴望從這項業務中分一杯羹。
所有這些傳感器都將產生大量的實時數據,而這些數據需要及時分析,以便做出快速決策。Gartner預測,2019年將有142億聯網設備投入使用,2021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50億,產生包括視頻、圖像、語音和傳感器數據在內的海量數據。
人工智能將是管理這一流程、找到規律和做出預測的關鍵。
5、工業物聯網和云計算
大多數這些應用程序也將以某種形式涉及到云計算,可能只是數據存儲或大數據分析,也可能更加復雜。
云計算供應商提供的服務從他們的數據中心一直延伸到網絡的邊緣,即所謂的邊緣計算——數據分析是在物聯網設備上或附近進行的,而不是在較遠的云數據中心進行的。
通過減少數據傳輸的距離,公司可以更快地得到分析結果。微軟有其Azure物聯網中心,谷歌有谷歌云物聯網,亞馬遜網絡服務有AWS物聯網服務。
6、工業物聯網和安全
IIoT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因為網絡對象本來是獨立的,而工業物聯網把所有的設備連接起來。這意味著黑客有可能窺探正在傳輸的數據,甚至可能控制設備。
消費者物聯網設備制造商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批評,稱其安全措施不佳,比如密碼過于簡單甚至根本不存在,以及漏洞很多卻無法升級軟件。
IIoT必須應對這些擔憂,還要面對關鍵的國家基礎設施面臨網絡攻擊的風險。
根據衛星通信公司Inmarsat對750家企業的調查,只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投資了新的安全技術,或者與安全專家合作尋求幫助。
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他們缺乏具備網絡安全技能的員工來提供工業物聯網部署。“如果沒有安全的工業物聯網網絡,企業可能會被網絡攻擊,這些網絡攻擊有可能會破壞工業機械,勒索軟件或進行工業間諜活動,”Inmarsat警告說。
公司需要考慮的一些領域包括訪問管理、安全執行環境、數據加密、傳感器、網關和軟件編排平臺之間的認證。
技術分析師高德納(Gartner)的一項調查發現,對于部署物聯網系統的組織來說,安全是最值得關注的技術領域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無法完全控制正在使用的軟硬件。物聯網安全支出正以顯著速度增長。
7、未來物聯網將如何發展
IIoT仍主要處于試驗和試點階段,只有少數大型制造商進行了大量投資。隨著傳感器變得更小巧和廉價,特別是5G網絡更加普及后,人們對IIoT的興趣可能會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