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中國,外企“跑步”前來?(開放談)
今年1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草案)》,將于明年1月1日與外商投資法同步配套實施。從出臺外商投資法,到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再到制定本次條例,都表明中國在不斷優化市場規則、標準、制度,彰顯了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誠意。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在一系列促開放、穩外資、優化營商環境措施的積極作用下,中國市場仍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投資熱土之一。在當前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低迷的形勢下,中國吸收外資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從外資增速與規模看,保持了穩中有進。今年1-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459.4億元,同比增長6.0%。
從外商投資的信心看,新加坡、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保持較高增長。知名跨國公司繼續加大對華投資,外企來華投資興業步履不停。
從外商投資結構看,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吸收外資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中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4.3%,占比達28.8%。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02.8億元,同比增長13.4%。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875.6億元,同比增長71.1%。這表明外資朝向高技術產業聚集之勢正在提速,深耕中國市場的整體布局進入新階段,并與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形成共鳴。
中國吸收外資逆勢飛揚,穩中有升,再次表明中國這片投資熱土和消費市場的引資魅力不減。
中國成為投資熱土,在于中國政府主動作為。中共十九大及中央政治局會議,科學精準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為中國吸收外資指明了方向,從根本上保障了中國利用外資行穩致遠。2017年以來,國務院連續出臺多份促進外資發展的政策文件,構建了新時代利用外資的政策體系。目前,中國外資準入門檻不斷降低,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歷經5次修訂,不斷縮減,從6年前的190條縮減到現在全國版的40條和自貿區版的37條。同時不斷擴大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的對外開放程度。特別是大大加快了外商關注的汽車、航空航天、金融(銀行、證券、保險)、物流運輸等行業的開放。
中國成為投資熱土,在于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近幾年,中國出臺一系列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真招、實招,不斷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信息報告等制度,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今年10月23日,世界銀行發布《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排名由2018年的第46名提升至第31名,首次進入全球前40位。這是世界銀行發布營商環境報告以來中國取得的最好名次。同時,中國連續兩年進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年度十大改進經濟體之列。這無疑是對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所做努力的高度認可。
中國成為投資熱土,在于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有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1萬億元,已成為全球商品消費第二大國,消費市場呈現不斷擴大和持續升級的態勢。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累計意向成交額高達711.3億美元,堪稱中國市場巨大潛力的最好例證。再如今年上半年,美國超市巨頭開市客(Costco)進軍中國內地,在開業第一天便迎來了銷售盛況。中國消費市場迸發的能量和蘊藏的巨大潛力再次讓世人驚嘆,再次增強了外商投資的信心。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中國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當前,中國正沿著開放大道自信前行,以務實的精神,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日益成長的中國大市場分享給世界各國。可以肯定,隨著《條例》等文件逐步實施,一個開放的中國必將吸引更多外資企業“跑步”前來,在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與世界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大信心、更強動力。
(作者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研究員)
(責編:莊紅韜、楊曦)
相關文章
【透視】中國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史上最全解析
今天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企業在日常運營過程中,通常先支付資金購入材料形成存貨,再將產品出售、回籠現金,由此構成一個經營循環。在這種模式中,營運資金以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的形式被占用,這給企業的資金周轉帶來一...
5G需求雖放緩,中國光模塊行業前進步伐不變
近日,多位光模塊產業鏈的人士直言,5G的需求不及預期。同時,LightCounting也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5G部署放緩,尤其在中國市場,短期內不要對5G前傳需求的回歸抱有太大希望。同時,5G前傳領域,國內三大運營商紛紛推出創...
2020第七屆中國鄭州國際物流展覽會
時間:2020年4月1日—3日地點: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同期舉辦:2020第五屆中國鄭州冷鏈物流展覽會主辦單位: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河南省制冷學會河南省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海名國際會展集團支持單位:河南省醫藥質量管理協會河南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