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工程:讓萬事萬物開口“說話”
[ 導讀 ] 所謂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技術、IPv6(下一代IP協議)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讓聲、光、熱、電、力學、化學
一、專業解析
什么是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技術、IPv6(下一代IP協議)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讓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
物聯網技術可以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簡而言之,就是讓一切物體相連,并可以實施感知、操作、管理。物聯網被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工程專業學什么?
在2012年最新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物聯網工程專業屬于工學中的計算機大類,標準學制4年,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信息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
學生需要學習包括計算機系列課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模擬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韓經說,該校的課程包括物聯網工程導論、嵌入式系統與單片機、無線傳感器網絡與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云計算與物聯網、物聯網安全、物聯網體系結構及綜合實訓、信號與系統概論、現代傳感器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現代通信技術、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多種選修課。
物聯網專業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通信技術、電子技術、測控技術等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管理學、軟件開發等多方面知識。作為一個處于摸索階段的新興專業,各校都專門制定了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二、專業與就業
目前,教育部審批設置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中有“物聯網工程”、“傳感網技術”和“智能電網信息工程”三個與物聯網技術相關的專業。此三個專業從2011年才開始首次招生,目前為止還沒有畢業生,所以,無法從往年的就業率來判斷未來的就業情況,但我們可從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該專業未來的就業形勢。
據北京科技大學物聯網與電子信息系主任王志良教授介紹,該校第一批物聯網專業的學生還沒畢業,但已經得到了物聯網行業企業的認可。有些知名企業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邀請學生們進行實習。眾所周知,去大企業實習,是很多應屆畢業生進入名企的敲門磚。
行業空間很廣闊
目前,全球物聯網產業體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據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201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3300億美元,中國物聯網產業產值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而且每年會以30%的速度快速遞增。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業務比例將達到30∶1,物聯網將成為一個上萬億的產業!未來十年,物聯網將會被廣泛應用于交通、物流、安防、電力、家居、醫療、礦業、軍事等各個領域。可以預見,它將給世界經濟與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2009年,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美國政府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并將新能源和物聯網產業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重點和競爭的關鍵戰略。2010年,我國的兩會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物聯網進入了“國字號”發展的軌道。有人預測在未來的10年至15年,物聯網行業必將迎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期。
本科階段引入有爭議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尚處于初創階段,雖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但其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條件還未成熟。迄今為止,學界、社會研究機構的物聯網應用還都在摸索階段,從業者數量不多,師資力量不均衡。各高校從電子、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借調”老師的情況比較常見。除師資等軟實力外,有些高校開設物聯網專業的硬件實力也比較薄弱。中國物聯網產業協會副理事長柏斯維曾表示,本科時并不是開設物聯網專業的黃金時期。
有些高校老師認為,在碩士、博士階段或少數幾家擁有強大科研實力的高校做試點,試行物聯網、云計算教育即可。現在將物聯網專業大規模地引入高校,尤其是本科教育階段,有些為時過早。
柏斯維認為,目前很多現有本科專業都是物聯網中的組成部分,不需要盲目地開設獨立課程。例如,一些計算機方面的專業和物聯網的聯系非常緊密,如果在已有課程中加入物聯網的概念及知識是比較好的選擇。
人才有缺口 本科生不能滿足
中科院院士、華東師大軟件學院院長何積豐表示,未來的物聯網技術要得到發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進、芯片推廣、程序算法設計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這些的關鍵是如何培養人才。柏斯維也指出,從整體來看,物聯網行業是非常需要人才。
其實,從人才市場的需求來看,無論是物聯網專業還是云計算專業的人才是炙手可熱的,但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很多單位和企業不但要求應聘者須是碩士以上學歷,還要求有幾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對此,企業紛紛表示,做核心的研發工作或核心的基礎架構是需要一些經驗積累的,本科應屆生一般不具備這些經驗。
因為物聯網是個交叉學科,涉及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等多項知識,但想在本科階段深入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聯網研究院從事核心技術工作的職位都要求碩士學歷,因此本科畢業生可從與物聯網有關的知識著手,找準專業方向、夯實基礎,同時增強實踐與應用能力。
三、報考指南
物聯網工程專業是信息網絡產業方向重點支持的專業之一。目前全國已有100多所院校獲準開設物聯網相關專業,并從2011年起開始陸續招生。
大多數考生面對物聯網工程這樣的新興專業,不知道該不該報考或如何報考。由于物聯網的體系龐雜,涉及領域多,國家對于物聯網專業并沒有統一的教材和課程要求,因此各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尚處在探索階段。
因此,我們在此給您提個醒,選擇專業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的職業發展、深造情況、就業方向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這里給考生家長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選擇有相關強勢專業的院校
由于物聯網工程專業屬于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到電子、計算機、測控、通信、軟件等多個專業的知識。因此,有些高校未明確將它歸屬在哪個院系,有些高校的物聯網工程專業是由幾個院系合作共同規劃建設的。所以,考生在選擇時最好先了解相關專業所在院系的實力和背景,優先選擇那些相關專業實力強的院校。例如,與物聯網專業聯系比較緊密的計算機和通訊專業,考生報考時就可以優先選擇這兩個專業實力背景深厚的學校。專業培養方向決定著人才的就業發展走向,有突出的強勢專業,必然能帶動該學科在某個領域的發展。
報考時未必緊盯著物聯網專業
物聯網產業協會副理事長柏斯維曾表示,這個行業缺少的是復合型人才。因此,支撐物聯網專業的交叉學科和基礎學科都是希望進入此行業工作的考生可以選擇的方向。
由于物聯網工程有多學科交叉性的特殊性,因此,學生在本科階段想要深入、全面地學習物聯網方面的所有知識是不可能的。有志于物聯網行業的考生沒必要只鎖定物聯網一個專業,完全可以從其他相關的基礎學科或交叉學科著手,選擇一個專業方向學精,學專,未來從事更高端細分領域的工作及研究,這樣再轉專業時會比較容易。畢竟,好的專業發展要依靠良好的專業基礎來支撐。
參考各校往年錄取情況
物聯網專業是新興專業,開設學校不多,大多是一本院校,且招生人數較少,分數要求較高。
陽光高考平臺統計數字顯示:2012年有近120所本科高校錄取了物聯網專業的學生,總人數為7300余人。另有110多所高職(專科)院校錄取了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學生近5500人。
以北京為例,2011年北京科技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在京共錄取5人,最高分596;最低分579。最低分比2011年科大提檔線高出34分。
雖然2010年全國有30所高校獲批設置物聯網工程專業,但并非所有院校都于2011年開始招生,如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在2012年才開始首次招生,且該專業是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考生只有填報了北郵中外合作辦學三個專業之一,才有可能調劑到該專業。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在2012年錄取40人,最高分625,最低分542,平均分569。而當年北京理科一本線為477分。
考生可選擇那些在生源所在省(市、區)有該專業招生計劃的院校,并認真閱讀招生章程(點擊查看),比較各院校之間該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什么是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技術、IPv6(下一代IP協議)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讓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
物聯網技術可以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簡而言之,就是讓一切物體相連,并可以實施感知、操作、管理。物聯網被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工程專業學什么?
在2012年最新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物聯網工程專業屬于工學中的計算機大類,標準學制4年,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信息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
學生需要學習包括計算機系列課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模擬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韓經說,該校的課程包括物聯網工程導論、嵌入式系統與單片機、無線傳感器網絡與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云計算與物聯網、物聯網安全、物聯網體系結構及綜合實訓、信號與系統概論、現代傳感器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現代通信技術、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多種選修課。
物聯網專業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通信技術、電子技術、測控技術等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管理學、軟件開發等多方面知識。作為一個處于摸索階段的新興專業,各校都專門制定了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二、專業與就業
目前,教育部審批設置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中有“物聯網工程”、“傳感網技術”和“智能電網信息工程”三個與物聯網技術相關的專業。此三個專業從2011年才開始首次招生,目前為止還沒有畢業生,所以,無法從往年的就業率來判斷未來的就業情況,但我們可從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該專業未來的就業形勢。
據北京科技大學物聯網與電子信息系主任王志良教授介紹,該校第一批物聯網專業的學生還沒畢業,但已經得到了物聯網行業企業的認可。有些知名企業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邀請學生們進行實習。眾所周知,去大企業實習,是很多應屆畢業生進入名企的敲門磚。
行業空間很廣闊
目前,全球物聯網產業體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據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201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3300億美元,中國物聯網產業產值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而且每年會以30%的速度快速遞增。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業務比例將達到30∶1,物聯網將成為一個上萬億的產業!未來十年,物聯網將會被廣泛應用于交通、物流、安防、電力、家居、醫療、礦業、軍事等各個領域。可以預見,它將給世界經濟與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2009年,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美國政府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并將新能源和物聯網產業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重點和競爭的關鍵戰略。2010年,我國的兩會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物聯網進入了“國字號”發展的軌道。有人預測在未來的10年至15年,物聯網行業必將迎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期。
本科階段引入有爭議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尚處于初創階段,雖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但其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條件還未成熟。迄今為止,學界、社會研究機構的物聯網應用還都在摸索階段,從業者數量不多,師資力量不均衡。各高校從電子、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借調”老師的情況比較常見。除師資等軟實力外,有些高校開設物聯網專業的硬件實力也比較薄弱。中國物聯網產業協會副理事長柏斯維曾表示,本科時并不是開設物聯網專業的黃金時期。
有些高校老師認為,在碩士、博士階段或少數幾家擁有強大科研實力的高校做試點,試行物聯網、云計算教育即可。現在將物聯網專業大規模地引入高校,尤其是本科教育階段,有些為時過早。
柏斯維認為,目前很多現有本科專業都是物聯網中的組成部分,不需要盲目地開設獨立課程。例如,一些計算機方面的專業和物聯網的聯系非常緊密,如果在已有課程中加入物聯網的概念及知識是比較好的選擇。
人才有缺口 本科生不能滿足
中科院院士、華東師大軟件學院院長何積豐表示,未來的物聯網技術要得到發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進、芯片推廣、程序算法設計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這些的關鍵是如何培養人才。柏斯維也指出,從整體來看,物聯網行業是非常需要人才。
其實,從人才市場的需求來看,無論是物聯網專業還是云計算專業的人才是炙手可熱的,但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很多單位和企業不但要求應聘者須是碩士以上學歷,還要求有幾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對此,企業紛紛表示,做核心的研發工作或核心的基礎架構是需要一些經驗積累的,本科應屆生一般不具備這些經驗。
因為物聯網是個交叉學科,涉及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等多項知識,但想在本科階段深入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聯網研究院從事核心技術工作的職位都要求碩士學歷,因此本科畢業生可從與物聯網有關的知識著手,找準專業方向、夯實基礎,同時增強實踐與應用能力。
三、報考指南
物聯網工程專業是信息網絡產業方向重點支持的專業之一。目前全國已有100多所院校獲準開設物聯網相關專業,并從2011年起開始陸續招生。
大多數考生面對物聯網工程這樣的新興專業,不知道該不該報考或如何報考。由于物聯網的體系龐雜,涉及領域多,國家對于物聯網專業并沒有統一的教材和課程要求,因此各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尚處在探索階段。
因此,我們在此給您提個醒,選擇專業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的職業發展、深造情況、就業方向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這里給考生家長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選擇有相關強勢專業的院校
由于物聯網工程專業屬于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到電子、計算機、測控、通信、軟件等多個專業的知識。因此,有些高校未明確將它歸屬在哪個院系,有些高校的物聯網工程專業是由幾個院系合作共同規劃建設的。所以,考生在選擇時最好先了解相關專業所在院系的實力和背景,優先選擇那些相關專業實力強的院校。例如,與物聯網專業聯系比較緊密的計算機和通訊專業,考生報考時就可以優先選擇這兩個專業實力背景深厚的學校。專業培養方向決定著人才的就業發展走向,有突出的強勢專業,必然能帶動該學科在某個領域的發展。
報考時未必緊盯著物聯網專業
物聯網產業協會副理事長柏斯維曾表示,這個行業缺少的是復合型人才。因此,支撐物聯網專業的交叉學科和基礎學科都是希望進入此行業工作的考生可以選擇的方向。
由于物聯網工程有多學科交叉性的特殊性,因此,學生在本科階段想要深入、全面地學習物聯網方面的所有知識是不可能的。有志于物聯網行業的考生沒必要只鎖定物聯網一個專業,完全可以從其他相關的基礎學科或交叉學科著手,選擇一個專業方向學精,學專,未來從事更高端細分領域的工作及研究,這樣再轉專業時會比較容易。畢竟,好的專業發展要依靠良好的專業基礎來支撐。
參考各校往年錄取情況
物聯網專業是新興專業,開設學校不多,大多是一本院校,且招生人數較少,分數要求較高。
陽光高考平臺統計數字顯示:2012年有近120所本科高校錄取了物聯網專業的學生,總人數為7300余人。另有110多所高職(專科)院校錄取了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學生近5500人。
以北京為例,2011年北京科技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在京共錄取5人,最高分596;最低分579。最低分比2011年科大提檔線高出34分。
雖然2010年全國有30所高校獲批設置物聯網工程專業,但并非所有院校都于2011年開始招生,如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在2012年才開始首次招生,且該專業是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考生只有填報了北郵中外合作辦學三個專業之一,才有可能調劑到該專業。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在2012年錄取40人,最高分625,最低分542,平均分569。而當年北京理科一本線為477分。
考生可選擇那些在生源所在省(市、區)有該專業招生計劃的院校,并認真閱讀招生章程(點擊查看),比較各院校之間該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物聯網系統依然割裂,智能家居何時才能不“智障”?
從石器時代到信息化時代,人類的生活仿佛一直靠著“思考”改變的,而那些“思考”的產物也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物聯網是如此,智能家居更是如此。2014年,曾經有一次智能家居熱潮,也是loT第一次在國內成為熱點。但那次熱潮卻尷尬收場。當...
09月26日 10:40OFweek物聯網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08月30日 11:32千家網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05月19日 15:55大江快報
國內疫情穩定 多地RFID智慧機場建設忙
受到COVID-19的巨大影響,全球航空業陷入了一段長達數月的停擺期,對機場和航空公司的業務經營均造成不小沖擊。由于國內疫情防控成效顯著,進入下半年后便鮮有本土案例爆發,航空業也隨之漸漸復蘇,許多因疫情而滯后的RFID項目...
10月16日 16:44rfid世界網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06月01日 20:48千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