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球
麥特·王:也許剛開始聽到智慧的地球大家有一點不理解,這個跟我們IT有什么關系,就像是我回憶在過去的十年當中,我們有很多的IT的,在我們剛開始認識他的時候也是不理解,比如說我剛開始提出,后來提出,然后在中間我們還有在推動SOA,很多的時候,多的客戶還有我們的一些用戶,他們不一定很清楚為什么會往這個方面發展,今天早上我跟王總、宋總在交流的時候,我們有的時候如果只是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環境,很可能沒有看到一個宏觀的、外界的一個變化,就像我們剛開始去年或者是去年中旬的時候發生世界經濟危機,我們只是看到說不定是報紙上的炒作,哪里來的危機。
今年確實是廣東沿海的一些地方感受到了,而且政府也意識到這個確實是我們是連接著全球的經濟,不可能在某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跟我們是沒有關系的。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IBM在這方面,在IT這個方面,因為我們有很多的客戶,我們的客戶就是遍布全球,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意識到下面一步真正的會成為一個智慧的地球。
首先我們想講一些現實的東西,大家都知道我們所關心的,我們可以看到到2010年,每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平均下來都有11個晶體管,這樣一個平均數量,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我們先不管它后面的含義是什么。而且每一個晶體管它的價值是非常之便宜,這是第一個。第二,全球有多少人?現在有多少人?而2008年底有40億人已經有手機,現在你如果有手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你沒有手機是很稀罕的事情,當時有手機的時候大哥大出來有人還希望手上拿著給別人看,我有一個,現在是非常不稀罕的事情,而且好像是生活當中必須的一部分,這又是一個事實。其他的一系列的東西,我剛才舉的那兩個例子可能是你看得見的,還有一系列的事情在生活當中潛移默化正在發生,照相機、數碼照相機、公路上面的攝像頭,現在你到英國倫敦你不可能他們不知道你,可以說是所有的交通的網站,交通的樞紐地方,地鐵上來的那個地方都有攝像頭,甚至到賓館里面去,或者開會的地方,都有攝像頭。其實現在錄下來的東西放到網絡上也都知道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很多的家電也是慢慢的有智能化,它知道你是不是進入家里了,什么時候在家,都有這些東西。所以這是一個事實。不管你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它正在發生,而且還會不斷的發生,而且會更深入的發生。
這里面有一些人早就提出來了,地球似乎就是變得越來越小,我昨天還有一個朋友,他說我們一起吃晚飯,他說我這一天是怎么渡過的,他說我是從紐約出發,然后到了印度去見了他自己的家人,然后他馬上就飛18個小時到北京來參加這次晚會,對于這些人,其實已經很多了,這一類的人在地球上飛來飛去,感覺起來好像是地球是越來越縮小,而且我們也可以說是跟通過網絡的形式,跟其他的網友互相的交流,似乎沒有感覺到他是在地球的另一端,跟你是完全不同的環境。世界扁平,這個大家都知道,那么這次金融危機其實是世界扁平,也是有一定的貢獻在這里,同樣很多東西我們互相之間我們不可能因為你發生了這件事情,我不可能有影響,我當時跟幾個朋友在那里聊。
特別是在中國的時候,美國次貸危機,特別是上一次我到臺北去的時候,就跟業界的朋友在那里聊的時候,我說我們怎么可能想到就是因為在美國有這么一些人,就是錢不夠買了一些豪宅,就讓我們這邊公司倒閉,你說怎么會這樣,他們去買了幾個豪宅付不起錢,居然讓我們公司倒閉,可見整個世界是越來越[FS:PAGE]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好像是一個有機體一樣,如果你說把自己整個人做一個有機體互相連接的,頭和腳都是相互連接的,你就會感到這一點,為什么今天如果砸了你的腳之后會一天的不爽,所以這個地球逐漸的慢慢的各個社會都成為一個有機體,相互連接的,這個利益也是共同的。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我們認為地球應該變得越來越聰明,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面互相之間,或者社會應該變得越來越聰明。
我這里面想講三點東西,第一,我們能夠變得越來越聰明,如果我們變得越來越笨,那么這個有機體對我們來說會有很大的危害,最好是中國跟外界隔離開來,我們變聰明就行了,但是IT已經做到使得地球是相互連接的,第二,我們必須在這里面成為一個有機的成員,而且必須使得這個智慧的地球,把地球變得越來越聰明。第三,我們也是希望如此。
學術上的東西就是,我們充分必要條件,你有能力做這個東西,你也必須要做這個事情,然后我們才會去做這個事情,或者使得這個社會越來越智慧,其實我們在座的都是一個社會的成員,就算是我們選手機,選照相機,群眾的智慧在上面發帖子,就是一種智慧的體現,一個人也許會被別人騙過,一個人買了手機或者照相機之后他認為好還是不好,但是如果是他在使用的過程當中發生很多的事情,再把這些東西積累一下跟大家共享,有一群人在那兒共享,這個智慧是沒法被欺騙的,就是說它會非常公正的把這個事情更加的體現出來。那么我們這里講到晶體管,我們講到FID,我們講到網絡連接,我們又講到云計算,這里我不談云計算。我們講到SOA,講到了云計算,這都是相互關聯的。
這是IT已經具備一定的條件,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第二,我們必須這樣做,為什么必須這樣做?今天我們也在講,因為是金融危機的緣故,使得我們講得比較多一點,社會說,那政府說,我們應該拉動內需,要改變一些現狀,哪些現狀的事情需要改變,你一看,美國這個網絡哪怕電網,美國的電網也不是很成功,它當中所消耗的能量40%到70%是從這里傳到那里,這樣一個調度過程,還有就是停車位置,我們在中國知道,在臺灣的時候我看到它能夠把臺北市做到什么程度,每一個停車位置都有一個FID,它可以知道這個車庫里面還有沒有空位置,這樣的話你到一個城市里面去你就不用到處找,它當時GPS就告訴你這個地方還有一個位置,然后你就過去,這是洛杉磯的一個例子,在物流上面消耗的能源,產生的噪音,還有污染,這是無法計算的,我曾經到寧波崗,他們跟我說在這個物流當中,就是集裝箱的空車率,就這一項,如果把它減少20%,一年國家就要省去幾億,就是這么一項東西。
那么我們其實是可以做到的,我們是不是去做了,完全可以做到,你搭一個平臺,如果把這個信息進行這樣的交流,把那個信息的屏幕壁壘給打破,只不過是你這家公司、那家公司互相不結合,他不知道這個集裝箱拉到這邊來是空車,如果作為一個社會的整體,而不是把每個公司看作成為一個單獨的成員,我們就會使得這個地球更加智慧,或者是社會進行智慧,游艇現在里面只能提取20%到30%的石油,還有70%、80%的浪費,天氣預報是很大的一個東西,這上面很多可以做的事情,醫療保險,我們哪一個人一生生下來的病吃了一些什么藥,到了哪里去,也是有一個系統能夠把你總結下來,當然我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沒有人是今天感冒了,我吃了什么藥之后就好了,其實你如果把這些東西記錄下來,下一回你發生感冒的時候你都不用看醫生,基本上這么幾條你注意一下就好了,然后這一年當中發生的事情也是類似的事情。那是你一個人。
如果我們成千成萬的人,幾億人,這樣一個智慧能夠把它積累起來,那是不得了的智慧,我們根本就不用浪費那些東西,制藥,我們根本不用浪費醫療保險上面去開刀,[FS:PAGE]像這一類的疾病其實很容易可以避免,或者是很容易的治療。所以在這上面我想提醒一點,像中國說拉動內需,說人們不愿意掏錢包來買東西,其中有一點原因,就是我們醫療保險還沒有很好的跟進,他得要存一些錢來以防萬一,中國人特別希望有一筆錢存在那里,像美國有一些保險在那里,然后又刺激他們喜歡超前消費,所以才會捅出這么大的婁子,但是中國人又是過分保守,讓人如果是能夠想到今天要買一些什么東西,今天這個東西應該買,我要消費的話就要有一定的保證,醫療保險,醫療這方面的保證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國家也花很多的錢在上面,是不是我們能夠作為一個IT來讓社會在這個上面變得更加聰明。
我還要提一點,就是我們,有的時候反而是我們草根起來做一些事情,更會改變一個社會的現狀,我也想把這樣一個觀點推給大家。當然有一些大的企業,像IBM,政府來推動這件事情也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在做的像IT168這樣一種社區我們是做IT的人,是不是草根能夠把這個事情做成,都是有可能的,每個人發揮一定的作用的時候就有可能,我給你舉一個也許比較的例子,我們說到按汶川大地震,為什么新聞發布速度這么快,其實我們在座的或者在那邊的一些草根,就是說我們在那邊生活的人,很快手機照相跟到,很多信息技術互相的交流,找親戚、找朋友怎么樣互相之間幫助,這是草根所起來的功能,捐款,還有幫助受害的人,也是從草根開始起來的,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推動這一點,我認為也是對社會很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