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為智能;進軍智能電網,內外并舉跨越發展
[ 導讀 ] 立足建筑智能,快速實現大智能、全國化布局。公司以建筑智能為先導,內生外延并舉,業務布局上逐漸拓展至軌道交通、鐵路、水利智能、海洋智能、智能電網、電子電源等細分市場,區域布局已進入全國四大區域12個省份,2013年華南外收入占比達34%。
立足建筑智能,快速實現大智能、全國化布局。公司以建筑智能為先導,內生外延并舉,業務布局上逐漸拓展至軌道交通、鐵路、水利智能、海洋智能、智能電網、電子電源等細分市場,區域布局已進入全國四大區域12個省份,2013年華南外收入占比達34%。建筑智能/電網智能/電子電源/城軌智能/海洋智能分別占我們預測14年收入的22.6%/35.6%/8.6%/5.9%/4.0%。
收購金宏威進入智能電網市場,金宏威扣非后歸母凈利占合并后我們預測14-16年歸母凈利潤的58.3%/51.5%/44.1%。公司2月25日公告通過現金和定增方式全資收購深圳金宏威,交易金額9.9億元,正式進入智能電網、電子電源等領域。根據協議金宏威2014/15/16年承諾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800/9000/10000萬元。我們判斷后續類似擴張將助推公司跨域式發展。
智能市場方興未艾,2018年智能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新型城鎮化推進與消費升級推動智能建筑占比持續提升。同時,智能化系統在軌道交通、鐵路水利、電子電網等新領域逐步滲透,持續增長可期。我們測算至2018年建筑智能/軌道交通智能/鐵路智能/水利智能/智能電網市場規模分別達10600/150/350/400/450億元,2014-18年智能市場總規模CAGR為14%。建筑智能市場“大行業、小公司”格局未變,行業集中度偏低,龍頭公司市占率提升遠未達天花板。
深耕傳統業務、布局新興領域,產業鏈延伸及全國化布局驅動業績持續高增長。公司在品牌、資質、技術、業績等方面已經建立起一定競爭優勢,細分領域陸續迎來收獲期。合肥基地、前海智慧城市公司14年有望帶來增量訂單;鑒于公司在廣深、合肥等跟蹤項目陸續招標,預計14年軌交業務增速翻番;超高層、綜合體等建筑智能業務將快速增長;14年若不考慮金宏威并表因素,公司內生增長達88%。外延式擴張帶來的智能電網、海洋智能將貢獻可觀增量。
風險因素:并購整合風險、行業政策風險、回款風險等。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測公司14-16年凈利潤分別為1.34/1.75/2.27億元,對應2014/15/16EPS分別為0.44/0.57/0.78元,14-16年凈利潤CAGR為97.57%。綜合考慮公司處于跨越式增長階段及行業估值水平,我們認為給予公司14年40倍PE較為合理,對應17.60元目標價。當前價9.13元,首次給予“買入”評級。
收購金宏威進入智能電網市場,金宏威扣非后歸母凈利占合并后我們預測14-16年歸母凈利潤的58.3%/51.5%/44.1%。公司2月25日公告通過現金和定增方式全資收購深圳金宏威,交易金額9.9億元,正式進入智能電網、電子電源等領域。根據協議金宏威2014/15/16年承諾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800/9000/10000萬元。我們判斷后續類似擴張將助推公司跨域式發展。
智能市場方興未艾,2018年智能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新型城鎮化推進與消費升級推動智能建筑占比持續提升。同時,智能化系統在軌道交通、鐵路水利、電子電網等新領域逐步滲透,持續增長可期。我們測算至2018年建筑智能/軌道交通智能/鐵路智能/水利智能/智能電網市場規模分別達10600/150/350/400/450億元,2014-18年智能市場總規模CAGR為14%。建筑智能市場“大行業、小公司”格局未變,行業集中度偏低,龍頭公司市占率提升遠未達天花板。
深耕傳統業務、布局新興領域,產業鏈延伸及全國化布局驅動業績持續高增長。公司在品牌、資質、技術、業績等方面已經建立起一定競爭優勢,細分領域陸續迎來收獲期。合肥基地、前海智慧城市公司14年有望帶來增量訂單;鑒于公司在廣深、合肥等跟蹤項目陸續招標,預計14年軌交業務增速翻番;超高層、綜合體等建筑智能業務將快速增長;14年若不考慮金宏威并表因素,公司內生增長達88%。外延式擴張帶來的智能電網、海洋智能將貢獻可觀增量。
風險因素:并購整合風險、行業政策風險、回款風險等。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測公司14-16年凈利潤分別為1.34/1.75/2.27億元,對應2014/15/16EPS分別為0.44/0.57/0.78元,14-16年凈利潤CAGR為97.57%。綜合考慮公司處于跨越式增長階段及行業估值水平,我們認為給予公司14年40倍PE較為合理,對應17.60元目標價。當前價9.13元,首次給予“買入”評級。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04月22日 16:21國脈物聯網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04月22日 15:56國脈物聯網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04月22日 14:39工控網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
12月17日 16:45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