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電信自主創新推動物聯網產業
以下為陳山枝接受新浪科技專訪實錄:
新浪科技:大唐電信集團近期獲得了“第十六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請您介紹一下大唐電信集團在創新方面的成就?
陳山枝:在推動TD-SCDMA實現產業化、市場化的過程中,大唐電信集團探索出一條“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產業市場化”的發展道路。具體來說就是,將技術研發創新成果形成專利,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化組織使核心專利成為標準,通過產業化將技術標準轉化為商用產品,并利用對核心技術的理解優勢,在產品市場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實現自主知識產權價值的回報,并形成良性循環機制。同時,大唐電信集團沿TD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環節進行產業布局,實現了芯片設計與芯片制造的良性互動,極大提升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移動通信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大唐電信集團堅持以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為依托,科研投入始終保持銷售收入10%以上,截止目前,累計申請專利超過7000件,專利轉化率在85%以上。2009年末,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大唐電信集團主導的TD-LTE-Advanced已被ITU接納為 4G候選國際標準。
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大唐電信集團的TD終端芯片及解決方案占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TD系統設備占據了3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資本運作方面,大唐電信集團以資金鏈向產業鏈覆蓋,堅持“產業規劃”和“資本規劃”兩個輪子一起轉,做了大量融資工作,如:2009年12月成功引入全國社保基金戰略入資,這些工作有效地支撐了主體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無論是在科研還是產業化方面,大唐電信集團按照“開放創新”的理念,與17家高校、院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了大唐-愛立信TD-LTE聯合實驗室;與宏碁、LG、安捷倫和SK電訊等全球領先的跨國公司也展開了系列合作。
正是基于在自主創新技術產業化過程中構建的創新體系,日前,我們獲得了國家級“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獲得評審專家的一致好評,認為大唐“高端定位的戰略思維和技術成果市場化的商業智慧,給中國企業家帶來了深刻啟示”!
新浪科技:我這兩天在看公眾對中央企業的評價,大家認為中央企業不是資源壟斷型就是牌照壟斷型,而大唐電信集團完全是一個身處全球市場競爭環境下的高科技企業,這在中央企業里是為數很少的。
陳山枝:應該說,公眾的看法與一部分中央企業所處的行業或領域的性質有關。
中央企業中需要有在高科技領域代表國家競爭力、帶動行業進步的企業。而大唐電信集團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央企業完全可以在競爭環境下,特別是在國際競爭環境下的高科技領域,通過多年來在核心知識產權創造上的不懈投入,以及一系列市場化、產業化舉措,持續推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而成為行業領導者。
大唐電信集團的發展道路也充滿艱辛,但作為一家中央企業,我們有著強烈的民族使命感和責任感,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央企優勢,為國家成功爭取到在國際無線移動通信領域的話語權。
可以說,只有中央企業才能承擔起成功推動TD從標準化到產業化乃至國際化的重任。
新浪科技:您如何理解TD“走出去”戰略?
陳山枝: TD作為國際標準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在目前全球發出的120張3G牌照中,有101張預留了TDD頻段,可以說,TD具有非常明顯的頻率優勢。大唐電信集團已經把目光放在了TD國際市場的開拓上。
本著務實的態度,大唐電信集團首先[FS:PAGE]將TD國際化目標定位在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新興經濟體國家以及目前沒有啟動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市場上。在“走出去”這個命題中,大唐電信集團保持開放的思路,希望與國內的運營企業和制造企業一道,共同推動我國自主創新的國際標準真正實現國際化。
TD的國際化,必將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躍遷,從傳統的產品型出口轉向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型出口,從低附加值產業逐漸轉型到高附加值產業的質的轉變。我相信, “走出去” 的TD一定會為我國出口產品的“調結構”做出貢獻。
新浪科技:3G發放牌照已一年多,根據中國移動財報披露的數字,截至2009年12月,使用TD網絡服務的客戶為500萬戶。其它運營商的3G用戶也都還只有幾百萬,對于拉動3G用戶數的持續增長,您有何看法或建議?
陳山枝:在3G時代,基于移動寬帶網絡,會出現豐富多彩的增值業務,這將大大促進用戶數的增長。
如果3G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僅是上網速度更快或可以視頻通話,但沒有帶來多元化的體驗,那么3G就不會對消費者產生實質性的吸引。我認為可以借鑒在2G時代發展成熟的增值業務如移動游戲、移動視頻和移動閱讀等,讓它們在3G時代的升級版本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的全新體驗。比如我們過去認為手機定位餐館的增值業務就是手機顯示身邊有什么餐館,而在日本這個業務已經與重力感應相結合,即你的手機朝某個方向,手機就沿著這個方向顯示相關信息,類似于3D地圖。技術其實很簡單,但應用確實給消費者帶來很多便利與驚喜。
由于TD網絡的很多性能都大幅超出2G網絡,并具有上下行不對稱和頻譜資源利用率高等獨特優勢,我認為基于TD網絡的增值業務開發比2G時代將會有更大的突破。
同時,增值業務將來勢必會針對不同的消費市場提供不同的服務,所以也將產生大量的、多元化的應用和內容提供商。現在大唐電信集團成立了一個子公司--大唐投資,就是致力于產業基金的孵化,通過與地方人民政府、社會資金相結合去投資有發展潛力的增值業務商,豐富3G用戶的體驗,從而推動TD的快速發展。
新浪科技:3G業務運營與物聯網的結合,您認為有哪些瓶頸和障礙?
陳山枝:我認為,目前3G業務運營與物聯網結合的瓶頸及障礙主要是標準體系及成熟商業模式的缺失。其中,標準化體系的缺失是制約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它將會制約技術的發展和產品的規模化應用。只有探索出共贏的商業模式,才能使參與物聯網產業的各方利益得到保障。
同時,因為3G業務與物聯網的結合將會應用在各個行業,所以行業的融合和滲透也是發展物聯網急需解決的問題。
大唐電信集團在物聯網方面做了大量的技術儲備,在RFID芯片設計、GSM/GPRS工業模塊、3G終端芯片、3G無線模塊、TD-SCDMA網絡設備、寬帶無線接入、行業信息化平臺軟件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產品已覆蓋物聯網產業鏈的芯片設計、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同時大唐電信集團已在煤炭、水利、油田、物流等行業已形成有競爭力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未來,大唐電信集團將持續以TD技術實力為基礎,以信息安全技術實力為保障,引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新浪科技:最后想問個問題,作為自主創新的領軍企業,大唐電信集團從技術創新到系統創新解決了很多難題。大唐電信集團有哪些別的企業可以借鑒的地方?
陳山枝: 我想從以下4個方面和大家進行分享:
第一,正向創新。大家都知道,通信行業要求“全程全網”,擁有了標準就占據了競爭的優勢地位。所以在通信行業中,標準的競爭異常激烈,從標準角度切入“正向創新”是非常重要的舉措。大唐電信集團從核心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到形成專利,再到產品研發,最后實現成套解決方案,已完成了一個由數千項專利架起的系統性創新活動。目前,大唐電[FS:PAGE]信集團在TDD領域的提案數和其通過率均占全球第一,并在4G 候選國際標準TD-LTE-Advanced上擁有大量核心知識產權。
第二,占據產業鏈高端環節。大唐電信集團通過深入研究產業價值鏈與全球產業分工格局,通過積極調整戰略布局,進入系統設備、芯片設計和集成電路制造等高附加值環節,并實現了芯片設計與芯片制造的良性互動,為技術的進一步演進發展奠定了基礎,提升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移動通信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三,“開放創新”理念。TD產業鏈很長,包括手機終端、系統設備、儀器儀表、天線、增值業務等,在實現TD產業化的過程中,大唐電信集團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在自己做,我們在2002年發起成立了TD-SCDMA產業聯盟,充分利用TD技術溢出效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進步,打造了一個以本土企業為主體的完整移動通信產業鏈,并依托“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接國家重大專項,同時與國內在移動通信和微電子領域中技術領先的17家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起共同創新和發展的平臺。
第四,與“中國制造”進行有機結合。大唐電信集團基于深入分析全球移動通信產業價值鏈,沒有投資建立生產線,而是開創了“輕型工業化”的企業發展模式,與長三角、珠三角的大量制造企業合作,充分利用了大規模、低成本的“中國制造”優勢。這種發展模式對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及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