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M2M經驗帶來的四點啟示
M2M(Machine to Machine/Man)是以機器終端智能交互為核心的智能化、網絡化通信,是物聯網的主要應用模式。M2M不僅僅是簡單的數據在機器和機器之間的通信,其范圍已經擴展到人對機器、機器對人、移動網絡對機器之間的連接與通信。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企業使用M2M已經更加方便,價格也更為低廉。隨著M2M應用在各行業的進一步推廣,原先工業自動化、電力、金融等專業領域的封閉性已經成為M2M模式面臨的最大挑戰。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連接設備的數量將超過250億,其中移動設備數量將達120億之多。
各國物聯網戰略陸續出臺
近年來,各主要國家先后推出了物聯網相關的發展戰略,其中均涉及加強對M2M領域的投資,希望將M2M作為在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中搶占制高點的重要手段,塑造長遠數字競爭力。目前,全球M2M整體仍處于起步階段,但主要國家已從理論研究階段進入到了重點技術突破和試點部署階段。
美國希望通過物聯網重振經濟,改善產業格局和經濟結構,已將物聯網上升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點之一,并將其列入六大突破性技術。基于此,美國以各科研機構、民間企業為主導推出了一系列涉及M2M的措施,2013年在硅谷成立了物聯網產業聯盟,AT&T等運營商也加大了M2M的投資。歐盟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物聯網政策體系,包含了信息化戰略框架、一系列行動計劃、框架計劃、戰略研究路線圖等,涉及M2M的技術、標準、管理監控、未來愿景、應用領域等各個方面。日本將物聯網作為四項重點戰略領域之一,自2012年開始實施的《活力ICT日本》計劃重點關注智能技術研發,強調M2M在交通、醫療等領域的應用。韓國出臺的“u-Korea”戰略是推動物聯網普及應用的主要策略,重點支持M2M等特定技術,使其成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新推動力。
國外M2M行業滲透日趨廣泛
主要國家以市場需求與關鍵技術為牽引,分別在本地區的重點行業開展了一系列應用。例如,美國開展了精確農業、智能電網、車聯網等涉及三大產業的M2M應用推廣;歐洲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韓國目前應用重點在于智能交通、自動監測、智能家居等M2M應用的推廣;而日本則更關注在資源、環保、醫療等領域的M2M應用。隨著M2M應[FS:PAGE]用在各行業中的不斷深入,逐漸出現了大量以電信運營商與傳統IT企業為主導的行業解決方案,遍及電力、交通、工業控制、零售、公共事業管理、醫療、水利、石油等多個行業,跨地區、跨行業的新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法國電信(Orange)作為歐洲第一家提供完整M2M方案的電信運營商,通過利用自身潛力從一名被集成的運營商演變為M2M通信中的領導者,并以M2M作為企業解決方案的核心,為各類型業務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2012年,法國電信與全球領先的商檢公司Cotecna合作,提供安全的M2M跟蹤和追溯解決方案,特別是為進出口貿易提供海關過境監控解決方案,幫助各國政府打擊欺詐和走私犯罪。
挪威電信(Telenor)在孟加拉國采用太陽能與油機互補的基站供電方案,覆蓋孟加拉國偏遠的農村地區,徹底解決當地因市電不穩而導致的移動通信不穩定的難題,且大大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挪威電信還與愛立信開展合作,以幫助瑞典老牌汽車企業Scania開發其M2M車隊管理系統。
電信巨頭在M2M領域積極合作
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的密切合作使世界范圍內M2M的連接數量快速增長,成為推動M2M技術變革和模式創新的重要動力。法國電信、德國電信早在2011年2月就展開了在M2M領域的合作。后來北歐電信巨頭TeliaSonera也加入了法國電信和德國電信的M2M合作陣營。迄今,三大電信巨頭的合作范圍已經覆蓋了法國、德國、英國、瑞典、挪威、芬蘭、丹麥、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等地。
2012年7月,全球7家移動通信運營商成立了M2M聯盟,分別是荷蘭KPN、西班牙電信、日本NTT DoCoMo、澳大利亞電信、俄羅斯VimpelCom、新加坡電信和加拿大Rogers。該聯盟首要的工作是為跨國企業提供覆蓋多個國家的無縫M2M業務。這7家運營商使用的均為Jasper無線公司的應用平臺,后續將統一SIM卡和網絡接口標準。
我國電信企業面臨五大難題
目前我國電信業的M2M業務面臨著諸多問題。
——電信企業對M2M應用行業缺乏了解。由于各行業對M2M建設的需求存在顯著的差異性,電信企業在項目建設前期往往不能深入理解行業應用需求,導致推出的M2M解決方案無法有效滿足企業需求。[FS:PAGE]
——M2M標準不統一。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和行業之間的M2M標準不盡相同,缺乏統一規范的通信接口和標準化的傳輸內容,這已經成為阻礙我國M2M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M2M高端技術發展不成熟。M2M的高端應用需要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但這些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我國信息化發展基礎極不均衡。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開展M2M業務的基礎條件存在明顯差異,導致M2M的應用模式在行業間往往無法復制和推廣。
——缺乏資源和信息共享機制。用于開展M2M業務的優質資源共享渠道不暢,同時,先進的發展經驗很難得到快速有效的推廣,導致我國M2M業務陷入重復開發、資源利用率低的局面,M2M領域的發展效率比較低。
國際經驗對我國的四點啟示
通過近年來國外M2M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M2M應用可促使產業上下游協同,促進技術互通,完善協議標準,開放共享資源。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M2M將催生新的價值鏈模式,促進產業鏈整合和產業上下游協同,使業務聚合成為可能。我國電信業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推動我國M2M業務高速發展。
——促進我國M2M標準統一。電信業應積極組建行業聯盟,帶動M2M產業上下游企業努力促成標準的統一,這是無縫對接M2M系統各環節的前提條件,同時也為M2M系統之間交流互通掃除了障礙。
——建立資源和信息共享平臺。電信業應加強溝通協作,牽頭建立M2M協同平臺,為產業內和產業間的資源共享與經驗交流提供暢通渠道,鼓勵M2M商業模式協同創新。
——大力研發M2M重大共性技術。電信業骨干企業和科研機構應組建M2M產業聯盟,集中優勢力量,研究M2M在各個行業應用的重大共性技術,并以此為基礎探索相應的應用模式,加快M2M應用解決方案的實施周期。
——電信企業發揮在M2M推廣中的主導作用。電信企業在信息技術和基礎設施上具有明顯優勢,應該成為M2M推廣中的主導力量,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國際合作,并適時將M2M應用向下一代互聯網中引導。
相關文章
從M2M到物聯網運營商面臨三道關
首先,國內三大運營商現有的M2M產品尚未成熟,只在GRPS遠程監控、遠程控制等領域形成了具體產品,而這些產品也沒有形成體系化,大部分僅具有感應和傳輸功能,并不具備物聯網智能化處理的要求。因此,統一產品標準和數據接口,重點扶持相...
同方與中國移動合作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中國移動將以南方基地為依托,以"電子商務、終端創新、移動互聯、手機郵箱、應用下載、物聯網"為六大創新方向。中國移動已在31個省(區、市)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M2M:物聯網現階段突破點
近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與江蘇蘇州市政府簽訂了“感知中國”應用中心——蘇州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以“無線城市”為主體,重點開展TD與物聯網融合的應用開發和推廣。
中移動物聯網M2M終端產品達300萬臺
中國移動高層4月28日透露,中國移動在物聯網領域產業化已經取得初步成效,M2M(機器到機器)終端數已經達到300萬臺,年增長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