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革:十進制域名和地址沒有實際意義
“IPv9”最大的噱頭來自其十進制域名,即現在所有網站域名都可以通過一串十進制阿拉伯數字代替,當然,前提是你安裝了“IPv9”的數字域名插件。對這個“創新”業界議論紛紛,中國互聯網協會綜合部部長孫永革女士曾對此進行過精妙論述。
她認為,在互聯網訪問網站時多數用的是英文域名,國內也可用中文域名,IPv9采用類似電話網編號的十進制數字代表域名也是可行的,因為域名僅僅是便于人們記憶的代號,在網上都將映射為二進制表示的IP地址。從這個意義上說,過長的十進制數字反而不便記憶,使用也不方便。
另外十進制僅是地址的表達形式,不能由此將網絡稱為十進制網絡,講“用這類地址的計算機采用了十進制算法”的提法顯得牽強附會。有一種說法,IPv9有利于將物品的條碼直接轉換為IP地址,但只有物品連網時才有此需要,而能夠連網的物品可能在包裝上就嵌入射頻標簽(RFID)芯片,利用此芯片將條碼轉成十進制地址或二進制地址都同等容易。因此十進制域名和地址沒有表示出有實際意義的優點。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網站查到目前十進制網絡工作組的有關人員申請了十個與IPv9有關的發明專利和兩個實用新型專利,其中有兩個發明專利已授權,即CN02135182.6(聯網計算機用十進制算法分配計算機地址的總體分配方法)和CN98122785.6(采用數字碼給上網計算機分配地址方法),其他的專利主要是關于IPv9設備,給出了可能的但并非唯一的實現方式。由上述情況看,IPv9的主要知識產權集中在計算機使用十進制地址上網方法上。
由于互聯網協議標準化的原因,IPv4和IPv6的地址格式是沒有專利的,不存在使用IPv4和IPv6的地址格式及TCP/IP協議付專利費和版權費問題。由于IPv4/IPv6和IPv9主要不同在于地址的表達方式,至于網絡設備的機理和實現技術沒有本質不同,因此互聯網已有的專利其權限也可能覆蓋到IPv9的設備,上述IPv9的專利對此沒有什么保護作用或十分有限的作用。
關于網絡安全性的問題,目前我國網上大容量的核心路由器主要來自國外廠家,人們對設備上是否有后門等安全隱患有所擔心。有人認為IPv9路由器由中國開發生產,沒有此類安全問題。實際上,如果中國能夠開發大容量IPv9核心路由器也就能夠開發出同等容量IPv4或IPv6核心路由器。因此路由器的安全問題不在于是IPv4、IPv6還是IPv9,而在于我國是否能掌握核心路由器的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