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產業過內外發展狀況及趨勢
[ 導讀 ] 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是指通過人類生物特征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的(與他人不同)、可以測量或可自動識別和驗證、遺傳性或終身不變等特點。所謂生物識別的核心在于如何獲取這些生物特征,并將之轉換為數字信息,存儲于計算機中,利用可靠的匹配
生物特征識別在中國的發展狀況
我國生物特征識別行業最早發展的是指紋識別技術,基本與國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開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比較成熟。而我國對于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掌形識別等生物認證技術研究的開展則在1996年之后。1996年,現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譚鐵牛入選中科院的“百人計劃”,辭去英國雷丁大學的終身教職務回國,開辟了基于人的生物特征的身份鑒別等國際前沿領域新的學科研究方向,開始了我國對人臉、虹膜、掌紋等生物特征識別領域的研究。目前,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是我國最具權威的生物特征識別認證科研機構,在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掌紋識別等領域均已取得了國內或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以國內頂級科研單位、著名高校的生物特征識別科研成果為依托,北京中科虹霸、北京行者、中科奧森、北京數字指通、北大高科、杭州中正生物認證有限公司、上海銀晨科技、道肯奇等一批生物特征識別領域的高新技術公司慢慢發展起來,帶動著行業的發展。
自2003年后,生物特征識別行業步入成長期,主要特征有:產品體系已建立,技術標準逐漸完善,行業內企業數量激增(全球目前從業公司已上千家),產品成本已大幅度下降,技術已獲得客戶廣泛認可,各領域應用漸趨普及,行業體系也已成型。
在此階段,中國生物特征識別行業開始誕生了一批在細分市場具有領導優勢的企業,如北京艾迪沃德指紋科技(IDworld)、北大高科、中控電子在科刑偵和社保指紋門鎖指紋考勤等領域,都取得了一定優勢。
以中科院自動化所科研成果為依托的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在虹膜識別產業化方面積極探索,于2006年10月研發出國內第一款嵌入式網絡化虹膜識別儀,其性能達到國際領先。部分企業在技術研發等領域也取得突破,如亞略特、銀晨科技在人臉識別等技術上都取得了領先水平。
我國《信息安全技術虹膜識別系統技術要求》(GB/T20979-2007)國家標準,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將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生物特征識別領域的第一個國家標準,這一標準的制定對我國生物特征識別產業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這是我國生物識別行業的第一個標準。
生物識別國際發展趨勢
1、各國政府和行業組織將對推動產業發展起到巨大作用
各國政府出于國家安全考慮,實施的生物識別護照、國民身份證計劃等政策很大程度上對生物識別技術的研發設計、普及應用[FS:PAGE]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國際生物識別和鑒定協會、生物識別聯盟、生物識別應用程序接口聯盟等行業組織在行業標準制定、交流培訓、協調政府與產業界等方面也功不可沒。
2、自動識別技術相互整合,產品趨于復雜化
自動識別技術相互整合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一方面,生物識別技術與其他的新興自動識別技術,如射頻卡、智能卡、二維條形碼、RFID等未來有進行結合的可能;另一方面,不同的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語音識別等互相結合,形成多重生物識別技術,能大大提高識別的準確性。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廠商都把注意力投向了復雜大系統、多重生物識別技術(multi-biometrics)融合的中高端產品及應用。
3、行業內并購重組頻繁,寡頭化發展明顯
近年來,全球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企業通過有計劃、頻繁地進行同行并購、重組,目的在于獲得多種技術,用以開發多重生物識別融合產品,并且減少競爭對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目前,全球規模以上的生物識別技術企業僅有20家左右。未來行業內并購重組仍將繼續,寡頭化發展明顯。
我國生物特征識別行業最早發展的是指紋識別技術,基本與國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開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比較成熟。而我國對于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掌形識別等生物認證技術研究的開展則在1996年之后。1996年,現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譚鐵牛入選中科院的“百人計劃”,辭去英國雷丁大學的終身教職務回國,開辟了基于人的生物特征的身份鑒別等國際前沿領域新的學科研究方向,開始了我國對人臉、虹膜、掌紋等生物特征識別領域的研究。目前,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是我國最具權威的生物特征識別認證科研機構,在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掌紋識別等領域均已取得了國內或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以國內頂級科研單位、著名高校的生物特征識別科研成果為依托,北京中科虹霸、北京行者、中科奧森、北京數字指通、北大高科、杭州中正生物認證有限公司、上海銀晨科技、道肯奇等一批生物特征識別領域的高新技術公司慢慢發展起來,帶動著行業的發展。
自2003年后,生物特征識別行業步入成長期,主要特征有:產品體系已建立,技術標準逐漸完善,行業內企業數量激增(全球目前從業公司已上千家),產品成本已大幅度下降,技術已獲得客戶廣泛認可,各領域應用漸趨普及,行業體系也已成型。
在此階段,中國生物特征識別行業開始誕生了一批在細分市場具有領導優勢的企業,如北京艾迪沃德指紋科技(IDworld)、北大高科、中控電子在科刑偵和社保指紋門鎖指紋考勤等領域,都取得了一定優勢。
以中科院自動化所科研成果為依托的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在虹膜識別產業化方面積極探索,于2006年10月研發出國內第一款嵌入式網絡化虹膜識別儀,其性能達到國際領先。部分企業在技術研發等領域也取得突破,如亞略特、銀晨科技在人臉識別等技術上都取得了領先水平。
我國《信息安全技術虹膜識別系統技術要求》(GB/T20979-2007)國家標準,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將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生物特征識別領域的第一個國家標準,這一標準的制定對我國生物特征識別產業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這是我國生物識別行業的第一個標準。
生物識別國際發展趨勢
1、各國政府和行業組織將對推動產業發展起到巨大作用
各國政府出于國家安全考慮,實施的生物識別護照、國民身份證計劃等政策很大程度上對生物識別技術的研發設計、普及應用[FS:PAGE]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國際生物識別和鑒定協會、生物識別聯盟、生物識別應用程序接口聯盟等行業組織在行業標準制定、交流培訓、協調政府與產業界等方面也功不可沒。
2、自動識別技術相互整合,產品趨于復雜化
自動識別技術相互整合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一方面,生物識別技術與其他的新興自動識別技術,如射頻卡、智能卡、二維條形碼、RFID等未來有進行結合的可能;另一方面,不同的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語音識別等互相結合,形成多重生物識別技術,能大大提高識別的準確性。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廠商都把注意力投向了復雜大系統、多重生物識別技術(multi-biometrics)融合的中高端產品及應用。
3、行業內并購重組頻繁,寡頭化發展明顯
近年來,全球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企業通過有計劃、頻繁地進行同行并購、重組,目的在于獲得多種技術,用以開發多重生物識別融合產品,并且減少競爭對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目前,全球規模以上的生物識別技術企業僅有20家左右。未來行業內并購重組仍將繼續,寡頭化發展明顯。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人臉識別一頭獨大 占據生物識別18%份額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是目前最為方便、安全的身份識別技術,它辨識的是人身的固有特征,不需要身外的其他標識物。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這些新型的身份識別方式不斷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其帶來方便和安全的同時,也帶來了對傳統物理識別方式的沖擊和...
01月17日 17:54中國安防展覽網
RFID和生物識別在連鎖藥店防偽中的應用案例
哥倫比亞連鎖藥店Medicarte引進RFID技術,采用無源高頻標簽用于追蹤癌癥和激素等昂貴藥物的包裝,以防止廢棄包裝落入制假等不法分子手中。
08月23日 21:42RFID射頻快報
生物識別技術帶動身份證指紋化
說起生物識別技術,恐怕在大家看來這些高科技還只能出現在科幻大片中。其實,生物識別技術普及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在一些移動終端設備上,生物識別技術隨處可見-筆記本指紋鎖屏。當然,生物識別技術不僅增加安全性,同時也為增值服務創造無限可...
06月17日 16:22中關村在線
車載生物識別:點頭眨眼完成車內操作
美國的汽車技術供應商哈曼公司近日推出了一種全新的車載體感識別系統,駕駛員只需眨眨眼、點點頭、揮揮手,就可以在駕駛的同時自如地使用汽車的內置功能。
09月05日 13:39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