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讓城市變得更智慧(組圖)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提出,我國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面對“物聯網”這樣一個陌生的詞匯,面對一個新興的產業形態,人們不禁要問:物聯網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在解釋物聯網之前,記者要欣喜地告訴大家:西安的“物聯網”核心芯片技術領先全國水平,在搶占物聯網產業發展高端的領地上具有極強的優勢。
探秘物聯網
有一部叫做《豚鼠特工隊》的美國動畫片,其中的片段很形象地表現出了物聯網的特點:動畫片中的咖啡壺在制造的過程中被植入了芯片,隨后通過衛星發射指令,就可以控制咖啡壺根據相關的指令,來“執行命令”。當然,動畫片只是編劇的虛構。
在對中共西安市委辦公廳信息處處長湯紅采訪之后,記者了解到:“物聯網”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的《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上正式提出的。指的是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湯處長告訴記者:“通俗一點說,物聯網就是把物品與物品通過網絡連接起來,然后人通過網絡,用識別的方法來控制物品。”
湯處長還介紹說,物聯網可應用于工業、農業、環保、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如果得到良好的利用,能夠催生加速物聯網設備及產品制造業、物聯網運營產業、基于物聯網的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發展,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據美國獨立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大30倍,將形成下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并亟待開發的新型產業,世界各國對于物聯網的發展都極為重視,物聯網已成為占領全球競爭制高點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物聯網曾被稱為傳感網,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相關的研究,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很大的發展優勢。談到我國在物聯網領域的發展狀況,湯處長不無自豪地說:“我國物聯網技術的研發水平處于世界前列,并且是國際標準制造的主導國,擁有從材料、技術、器件、系統到網絡的完整產業鏈,據業內人士估計,中國物聯網產業鏈今年就能創造1000億元的產值。”
[FS:PAGE]
用物聯網打造“智慧城市”
物聯網一旦得到應用和普及,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陜西本土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參與了物聯網產業國家標準制定,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基礎核心芯片“唐芯一號”,是物聯網最關鍵、最核心、最上游的芯片技術。這一技術填補了我國在物聯網芯片領域的空白。也使得西安在搶占物聯網產業發展高端領地上,具有很大優勢。
優勢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的科技人員告訴記者:“芯片是物聯網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要實現物聯網,需要在物體內安裝一個能實現采集數據并進行無線通訊的器件,這個器件不能像手機那么費電,也不能像手機那么大。并且能夠實現短距離的數據上傳,體積極小,功耗低。這樣的芯片大多是國外的大公司制作的,然而物聯網一旦發展起來,數據和信息安全就極為重要。如果所有產品用的都是國外芯片,一旦上面留有‘后門’,其主動性就會被別人掌握。而‘唐芯一號’則是真正的‘中國芯’”。
據了解,這些先進技術一旦得到應用,就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而優勢微電子公司和合作伙伴西安西谷微功率數據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就致力于共同打造以物聯網為支撐的“智慧城市”計劃。如果這項計劃能夠得到實施,將對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環境,推動節約、安全、環保型城市建設、提升物聯網市場應用和推動相關產業發展,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科技人員為記者講解了“智慧城市”的愿景:以唐芯為主要部件的一個“小盒子”,放在城市的很多角落,這個盒子可以無限測控環境指標,比如溫度、濕度等等。這些盒子之間可以互通數據,組成一片無線網,一個城市有很多個這種無線網,最終能夠把城市各處的環境數據采集回來。科技人員說,“這個終端網絡是物聯網的最底層,由唐芯這類芯片及其他類似器件構成。在我們所說的智慧城市中,需要類似這種形式的終端網絡,才能把數據采集或者上報到中心。中間層是網絡層,相當于一個通路,渠道。沒有渠道,數據從底層傳輸不到高層。最高層是應用層,比如市政府需要拿數據做報表,進行判斷分析并決策,都是這個層次的事情”。
科技人員還給記者舉了幾個生活中的場景為例:“比如給食物貼上含有信息的標簽放入冰箱,冰箱可以通過標簽信息,讀取食物的產地,保質期。然后將冰箱接入家用網絡。那么,當冰箱里的食物快要到達保質期時,主人的電視、電腦或手機屏幕上就會彈出‘食物快要到達保質期,請盡快食用’的提示。亦可讓冰箱通過家用網絡接入互聯網,根據冰箱里的食物自動查找食譜,并提供推薦的做飯方式。”科技人員還說,如果給燒水的壺上安裝含溫度傳感器和芯片的器件,當達到指定溫度時,通過無線方式傳送給主人身上的手表或手機,通過文字或語音提示主人“水已燒開”,主人通過手表或手機的按鍵向家里的管道下達關閉天然氣閥門的指令,這樣就不用擔心燒干、甚至是引起火災了。
[FS:PAGE]
當然,以上所說都還只是物聯網應用的一小部分,如果能將物聯網廣泛應用于物流、工廠、倉庫、交通等各個方面,必然能使整個城市的運行、管理時刻處于最優化、最便捷、最合理的科學狀態中。打造出真正的“智慧城市”。
西安發展物聯網的問題與前景
湯處長告訴記者,西安在發展物聯網上有著良好的基礎和優勢:我們擁有領先于全國的最新技術;西安科研院校眾多,每年都會培養出大批各個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技術的科研人才;在西安從事物聯網相關技術的企業也有140多家,其中近10家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然而,西安發展物聯網產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她說:“雖然國家認識到了發展物聯網的重要性,也十分重視物聯網的開發。但群眾對于物聯網卻缺乏認知和了解,對于區域內發展物聯網產業的優勢和成果更是知之甚少。這使得物聯網在西安的發展并沒有被放在其應有的地位,受到足夠的重視。同時,西安發展物聯網的產業鏈尚且沒有打開。西安的物聯網企業大多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合力。企業有能力研究物聯網的技術,但能夠應用到物聯網的部門和企業卻并不了解物聯網。研發成果也大多被外地購買應用。處于‘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境地。”
優勢微電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家公司雖然是西安本土企業,但他們的產品卻大都賣到外地,如成都,東莞等。
針對上述狀況,湯處長對于西安發展物聯網的前景提出了許多建議。她說,物聯網作為一種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當抓住機遇、及早謀劃,在全市廣泛普及物聯網知識,營造有利于物聯網發展的良好氛圍。“主要是讓大家了解物聯網,真正認識到物聯網的好處。讓物聯網深入老百姓心中,形成一種觀念”。同時,要選擇技術相對成熟、在全國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物聯網產業項目,制定我市發展物聯網產業的規劃,將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這一點,上海世博會是一次很不錯的實踐。”湯處長說。在世博會上,用戶可以通過植入芯片的手機,來購買世博會門票。同時還可以刷手機入園、并刷手機在園區購物等。與此同時,湯處長還建議政府及時出臺支持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的扶持政策,幫助本地優勢企業做大做強。 (本文來源:西安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