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3G時代 重要應用一切都可以感知
最先體驗物聯網時代是投資者。前幾周股市市場"物聯網"概念崛起,其中的主要個股如遠望谷、新大陸等大受市場資金追捧,從而出現了連續四五個漲停板,下半周這一概念甚至擴展至電子股、科技股等近一百多家個股,市場為之沸騰,恰似10年前互聯網熱潮再現。
所謂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又名傳感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物聯網是利用無所不在的網絡技術建立起來的,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
奧巴馬就職后,美國政府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物聯網(IOT,InternetofThings)就是這些所謂智慧型基礎設施中間的一個概念。
今年8月,溫家寶總理指出,中國將“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令人激動的是,在世界傳感網領域,中國與德國、美國、韓國一起,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國之一。目前我國傳感網標準體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的多項標準提案已被采納。這意味著中國將使用自己的知識產權。
專家認為,物聯網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技術動力。目前,美國、歐盟、中國等都在投入巨資深入研究探索物聯網。
對于現今階段而言,物聯網只是一個概念,對其實際商業化應用甚少。就在9月,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邀請溫家寶總理到無錫市調研,也著重關注高新技術的實際運用,各級領導都很期待真正的"物聯網"概念市場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