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智駕云”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發展戰略
我剛才坐在領導旁邊,我也可以說我是這個行業的前輩,呵呵!為什么呢?我93年就干這個行業,對汽車娛樂系統還是有點經驗的,我們早年是做一些日系品牌的代理,02年開始做這個公司。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現在做的這個產品,以及可能接下來智能化要面臨的一些問題。
惠州天緣電子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吳宏
我們公司不是很大,在惠州,有差不多10萬平方米,但是建的很漂亮,歡迎各位領導去指導。這是一個花園式的工廠,后面有4000平米的菜園,領導去可以吃一點環保的有機菜。
研發上,我們現在有100多人,也比較榮幸,去年11月份和微軟簽約,把微軟基于車載的技術帶進來,這個技術在歐洲、美國一些車廠標配,國內還沒有。我在這里可以提醒大家,用wince系統來做自己的車載系統是不行的,要把汽車智能化做好必須有個穩定的系統,這樣的系統全國能做好的沒有幾家。
我們為什么做“智駕云”呢?我們過去一直是做海外出口的企業。福特的SYNC系統在2008年發布、上市,當時發現最直觀有個感覺,很多功能可以把手和眼睛解放出來,用嘴來說話,而不是用手和眼睛來操作。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今年1月份我去CES看到電子的發展方向,所有大公司都推出了基于語音控制的交互平臺產品,包括三星、索尼。大家也看到,這些設備和外圍設備相連接,08年的時候這是個非常個性的產品。
基于這樣的思路,我們在08年準備干一份事業出來,天緣和法國Parrot合作,推出了Asteroid車載智能系統,在2011年美國CES上獲了十大科技創新大獎,這個產品有兩個特性:一、很多內容都是基于云計算互聯網的;二、輸入法是通過語音輸入的。當時拿到了這么一個大獎,對我們鼓勵很大,而且這個產品在2011年銷售了6萬臺,客戶毛利達到了1000萬歐元。
這樣的話,讓我們對“智駕云”有了一個初步的產品概念。功能我就不講太多,實際上“智駕云”跟這個原理有點像,基于云計算,我們也請到了聯通公司的辛總,也請到了科大訊飛的劉俊峰,形成語音云,每天都有無數的用戶在上面用,它的識別率對口音的把握,越來越聰明。除了用云之外,它還有一個跟服務器相連的主機,接了很多的應用內容。
如果描述的話就四個方面:包括語音控制、云端技術、3G網絡、絢麗UI。IOS6說支持中文了,但我想對我[FS:PAGE]們的影響不是很大,汽車跟手機不一樣,我們全球一天汽車的銷售量只有7000萬臺,能夠裝智能化的汽車不到2000萬臺,我認為讓蘋果服務這2000萬個用戶,而且這么多家車廠,比亞迪一年50萬臺嘛,他怎么去服務?他沒有人去服務。這樣,導致你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在商業上是很難能實現的。我們也看到OnStar,實際上OnStar是失敗的,他們現在也在轉系統。我們用的也是聯通的3G網絡,另外這個UI也是比較好的,我等下可以放一組最好玩的UI給大家看看。
訊飛很了不起,做了一鍵的語音控制,蘋果SIRI比我們現在用的“智駕云”要差,這是必然的,因為你的技術首先就不行,訊飛有六、七百人一直在干這個事情。地圖的信息點,包括比如我要來世紀金源大酒店,可以用語音調這個信息點,能實現這點的全世界沒有幾家,這是有難度的,要想識別率很高有很多技術問題。實際上我們在這個領域里也投入比較大,比如說你的麥克風降噪處理,在車上因為你的時速到了80公里,地盤上有很多車嘛,我們去年11月份產品就出來了,我們干了7個月一直在干這個事情。再比如說藍牙的同步,這些都是技術活,現在不管奔馳、寶馬原車的藍牙,它都做不到,這里面實際上有很多的工作。
我們今天帶來了三臺車都裝了“智駕云”,各位專家感興趣可以開完會去用用,我感覺你用了這個就不愿意用原來的導航了。當時我們設計這個產品的時候有幾個考慮。用戶每天在車上的時間1-2個小時,這一兩個小時他干嘛呢?你說讓他一天到晚檢測故障,他沒那個時間。后來我們發現,用戶最喜歡干的有幾件事情:第一個是打電話,怎么打電話方便、怎么把電話打好?這里是有技術的。第二個是點播音樂,心情好還是心情不好的時候都要放歌曲,過去要放個歌曲麻煩的要死,現在我們跟聯通合作以后說句話就有了。第三個就是導航,各位都在用導航,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你現在那個導航很多用戶是不用的,為什么呢?他天天上下班,我在惠州從東到西他熟悉得很,他為什么用你這個導航?中國有兩家比較大的公司做交通情報系統,有了這個交通信息之后你想不用導航是不可能的了,北京從四環到天安門上班,有了這個系統就可以把哪個地方堵車全部規劃掉,那你說你還用不用這個導航?必須用嘛。實際上做的最好的城市是東京,我在東京無數次的坐出租車來驗證他的駕駛時間,上面顯示的到目的地是45分鐘,最后你發現誤差絕對不超過5分鐘,他們用了一個動態的交通情報系統。這些,就是天緣[FS:PAGE]產品的亮點。
我們還有一個360的,有4個攝像頭裝在那輛車上,大家也可以體驗一下,倒車的時候就不用擔心了。接下來講一下今后做“智駕云”面臨的問題,我想這也是在座的車廠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就是人機交互,今年的CES非常意外,有四個整車廠參與了電子展,一個是奧迪,另外是韓國的起亞和現代,一個是福特,還有通用,他們都參與了這次電子展。我非常意外的發現,都是用MSAUTO來設計自己的產品,08年我們去看福特設計的時候很興奮,而今年去看的時候一塌糊涂,我可以告訴大家,目前做的最好的是起亞,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是未來的設計。
這個產品有三個概念:第一,沒有傳統儀表,全部是虛擬數字儀表,整個儀表非常漂亮。第二,加了一些內容,像生物識別,我個人這些都不難做,最難做的就是這個交互,為什么難做呢?我們國內首先沒有培養交互設計的大學的學科,我做了很長時間的調研,沒有這樣的專業,學理科的他來搞交互設計,他不是文科,審美他不懂。這樣的話,你要做智能怎么做?交互是最大的用戶體驗。我們最近也干了一個好玩的事情,我們和湖北美院合作,我們要求湖北美院招點學生我們來培養。韓國人很厲害,韓國人很早就去美國學習這些東西了。另外,就是和整車信息的充分融合,最早我們看到福特這個產品,當時實現了空調溫度的控制,這很簡單,車廠不相信試試看,我保證兩個月給你搞出來,可以用語音控制你的空調溫度。
當然,車上還有很多是需要控制和處理的。第三,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在座的都用智能機,大家想過沒有?現在智能機里最好用的是什么?交友網站,不管是陌陌還是微信,都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我知道你在哪里嘛,比如你上陌陌一搜,立刻就看到你離我多少米。車上有哪些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在發展?這也很值得在座的各位思考這個問題。比如我開一個智能車,我現在在西三環,我說一下,幫我查一下西三環附近哪家川菜館最好?它幫你指出來。這方面的空間我想是很大的。
還有智能交通信息系統,現在光北京路上的攝象頭我想在600萬個左右,這些如果跟導航定位相結合北京還會這么堵車嗎?我們就會跟東京一樣,東京那么多車都不堵車,為什么?就是因為有這個系統,所以這在未來一定會從國家層面上推這個工作。這是比較難的,全世界現在做操作系統的公司有三家:蘋果、Google的Andro[FS:PAGE]id、微軟。我也在看一些車廠在用Android做導航,我就覺得非常奇怪,難道不知道Android是不能在車上用的嗎?韓國的一家公司,他一方面跟微軟合作,一方面也用Android做,今年出了個事情,今年Google公開發文件給他告訴他,我們Android是做不了車載的。因為車上做系統,最主要的就是穩定,如果它死機了會怎么樣?就歇菜了。我還看到很多公司在用CE做,你這個系統經過認證了嗎?沒有。為什么我們現在用MSAUTO,這是唯一經過車廠認證穩定的系統,藍牙也好、車身系統也好,他們在軟件的底層已經做好了,不會死機的,開機2秒就行了。
還有一個就是基于安全駕駛的必要內容服務,今天我們也帶來了第一代的“智駕云”產品,明年3月份我們也會推出第二代基于MSAUTO的“智駕云”產品,如果各位感興趣,也可以弄臺給你試試,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車聯理事長吳建會:汽車智能化推動車聯網發展
非常高興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第二屆年會、第二屆海峽兩岸汽車電子(昆山)論壇在昆山隆重舉行,在此,我代表聯盟全體成員對于昆山市人民政府、電子科技大學、臺灣電電公會三個合作伙伴表示衷心感謝!
汽車智能化前景看好 多方努力加快發展
面對因汽車增多而日益突出的交通擁堵問題、安全問題,僅有“綠色”遠遠不夠,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應與車輛智能化相結合,這將成為我國汽車工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文建斌:汽車智能化發展 重視消費者認知
汽車智能化被認為是汽車技術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革命,近五年來,汽車產業領域超過90%的創新都與汽車智能化系統相關。日前,于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與應用高峰論壇上,“關注用戶認知和體驗,促進汽車智能化推廣”成為與會領導、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