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蔬菜擁有條形碼 電腦一搜即可查大白菜身世
6月12日,蔬菜合作社會員用物理滅蟲法,替代施放農藥。
餐桌上的蔬菜是否安全,農藥殘留有沒有超標?這一直是市民關注的問題。昨日,記者從成都市農委主辦的成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會上了解到,成都正在雙流(微博)、彭州(微博)等蔬菜主產地,大力推廣農產品質量可追溯查詢系統。這種擁有條形碼的可追溯蔬菜,市民選購時,只需用電腦輕輕一搜,就可知其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生產環節。
昨日上午,雙流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菜地里的白菜已成熟。成都市農委工作人員,隨機從一批包裝好的白菜中選出一棵。這棵白菜上印著一個條形碼。隨后,工作人員登錄雙流建立的農產品追溯網站,并在相應的查詢欄目中,輸入條形碼號。很快,這棵白菜從出生到長成的所有種植記錄都出現屏幕上,其中包括,選種、化肥施放、病蟲害防治情況、收獲時間、檢驗項目等。
成都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成都正大力推廣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試點工程。包括彭州、邛崍(微博)、雙流、郫縣(微博)、金堂(微博)、龍泉驛(微博)等蔬菜主產地,已廣泛建立起這一體系。下一步,成都將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并出臺相關規定,進一步確保市民菜籃子的質量安全。
相關文章
昆侖海岸蔬菜大棚智能監控系統
2012年5月11日中國•天津第十九屆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第八屆PECC國際貿易投資博覽會盛大開幕,而天津服務外包展臺雖沒有靚麗的模特和別致的造型,卻是展會上的明星,吸引了過往觀眾的濃厚興趣,行業內相關人士咨詢不斷。
秦皇島嘉誠現代農業示范園蔬菜種植引入物聯網技術
近日,在秦皇島嘉誠現代農業示范園里,大棚內設置的智能溫室物聯網采集器上,實時顯示著傳感器采集的溫度、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
讓蔬菜大棚充滿“智慧”
冬天的田野寒風凜冽,富陽東洲街道九重天蔬菜基地的技術人員卻不用每天沿著田埂去蔬菜大棚,他們只要在辦公室里通過電視、電腦或手機上的“三務”公開信息平臺,隨時就能知道大棚里的各種指標參數,并且控制噴水滴灌等各種設備,以獲得蔬菜最適...
物聯網從示范園走進蔬菜大棚
4月11日,記者在蘭陵縣采訪了解到,從去年3月蘭陵現代農業示范園引入農業物聯網技術后,又陸續在縣內選取多個試點推開。運行一年,其成效如何?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