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前沿技術“智慧溫室”現菜博會
20日,在菜博會5號展廳,物聯網的應用為代表的“智慧的溫室”在菜博會上亮相,這也是物聯網技術在國內首次示范使用。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蔬菜種植管理將日趨智能化、現代化、信息化。
本次菜博會,由專業的物聯網技術公司建設部署的物聯網溫室系統——“智慧的溫室”,在壽光蔬菜示范園5號廳示范運行,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物聯網技術普及后,普通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或手機隨時接收大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各種實時采集的精確的傳感器數據,還可以通過遙控溫室內的視頻傳感器來觀察溫室的全面情況。而每一份蔬菜都將對應一列條形碼,普通用戶屆時可以查到該蔬菜在生長過程中環境條件和有無農藥等情況,從而更加放心地食用。
研發物聯網的技術公司傅經理向記者介紹,“智慧的溫室”通過精準數據指導農業種植,可以大大降低種植成本,實現節能增收。據數學模型推算,預計實施“智慧的溫室”系統后,可以節約灌溉成本40%到60%,肥料成本節省30%左右,病蟲害防治成本將減少25%左右,農民的勞動強度將降低33%,在原有土壤情況、種植種類等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每畝增產1.2到1.5倍。( 記者 邢振宇 見習記者 宋昊陽)
一棵“樹”結288個茄子
菜博會迎來了一位“天外來客”,新奇事真多!20日,在菜博會7號展廳內,新型栽培技術“太空飛碟”吸引了許多參觀者的目光。而一棵“樹”竟結了288個茄子,一個地瓜66斤更是讓國內外來賓嘖嘖稱奇。
當日上午,記者在標示牌上看到了,這位“天外來客”原是“太空飛碟”栽培技術,仿造飛碟原理,裝備了太陽能板、空調等,可為蔬菜生產提供營養,外形上酷似人們所熟知的“飛碟”、“UFO”。參觀者王曉向記者感嘆:“太特別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種植技術!”據菜博會設計部相關人員介紹,這種模式可有效解決將來太空探索、遠洋航海的吃菜問題,對人類開拓生存環境,挑戰生存極限有著重要的意義。
“快來看,一棵竟能結好幾百個茄子。”正在參觀菜博會的王楠向同伴喊道。記者注意到,整個展廳新奇的蔬菜還有很多,特大西紅柿、66斤重的地瓜,冠徑4米的辣椒樹等等。像茄子樹冠徑長5米,每日一棵都能結果200多個,最多的一棵竟達288個。
據介紹,壽光菜博會一直堅持“科技興農”,充分利用各種嫁接手段培育出了一株多果、一株多色、多株一果等新技術,讓人耳目一新,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