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物聯網發展綜述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學院Auto-ID研究中心(Auto-ID Labs)1999年提出的,其最初的含義是指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到了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一份題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年度報告,對物聯網概念進行了擴展,提出了任何時刻、任何地點、任意物體之間互聯(“Any Time、Any Place、Any Things Connection”),無所不在的網絡(Ubiquitous networks)和無所不在的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發展愿景,除RFID技術外,傳感器技術、納米技術、智能終端(smart things)等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2009年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構想,物聯網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奧巴馬對“智慧地球”構想作出了積極回應,并將其提升為國家層級的發展戰略,從而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一、物聯網在國外研發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目前,國外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美、歐、日、韓等少數國家,其最初的研發方向主要是條形碼、RFID等技術在商業零售、物流領域應用,而隨著RFID、傳感器技術、近程通信以及計算技術等的發展,近年來其研發、應用開始拓展到環境監測、生物醫療、智能基礎設施等領域。如:總部位于比利時的歐洲合作研發機構校際微電子中心(IMEC)利用GPS、RFID技術已經開發出遠程環境監測、先進工業監測等系統,近來該機構還利用在微電子及生物醫藥電子領域的領先技術,積極研發具有可遙控、體積小、成本低等功能的微電子人體傳感器,自動駕駛系統等技術;思科已經開發出“智能互聯建筑”解決方案,為位于硅谷的美國網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節約了15%的能耗;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并已經開發出了涵蓋智能電力、智能醫療、智能交通、智能銀行、智能城市等多項物聯網應用方案;美國政府目前正在推動與墨西哥邊境的“虛擬邊境”建設,該項目依靠傳感器網路技術,據報道僅其設備采購額就高達數百億美元。
歐洲智能系統集成技術平臺(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報告中分析預測,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將經歷四個階段,2010年之前RFID被廣泛應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藥領域,2010-2015年物體互聯,2015-2020年物體進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體進入全智能化。就目前而言,許多物聯網相關技術仍在開發測試階段,離不同系統之間融合、物與物之間的普遍鏈接的遠期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EPoSS提出的各階段物聯網[FS:PAGE]技術研發、產業化、標準化等工作的重點如下。
2020年國際物聯網技術研發重點
資料來源:EPoSS
二、國外推動物聯網發展的政策措施
1、歐盟
2009年,歐盟執委會發表了題為“Internet of Things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的物聯網行動方案,描繪了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前景,并提出要加強歐盟政府對物聯網的管理,消除物聯網發展的障礙。行動方案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加強物聯網管理,包括:制定一系列物聯網的管理規則;建立一個有效的分布式管理(decentralised management)架構,使全球管理機構可以公開、公平、盡責的履行管理職能。
(2)完善隱私和個人數據保護,包括:持續監測隱私和個人數據保護問題,修訂相關立法,加強相關方對話等;執委會將針對個人可以隨時斷開聯網環境(the silence of the chips)開展技術、法律層面的辯論。
?。?)提高物聯網的可信度(Trust)、接受度(Acceptance)、安全性(Security)。
?。?)推廣標準化,執委會將評估現有物聯網相關標準并推動制定新的標準,持續監測歐洲標準組織(ETSI、CEN、CENELEC)、國際標準組織(ISO、ITU)以及其它標準組織(IETF、EPC global等)物聯網標準的制定進度,確保物聯網標準的制定是在各相關方的積極參與下,以一種開放、透明、協商一致的方式達成。
(5)加強相關研發,包括:通過歐盟第7期科研框架計劃項目(FP7)支持物聯網相關技術研發,如微機電、非硅基組件、能量收集技術(energy harvesting technologies)、無所不在的定位(ubiquitous positioning)、無線通信智能系統網(network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smart systems)、語義學(Semantics)、基于設計層面的隱私和安全保護(privac- and security- by design)、軟件仿真人工推理(software emulating human reasoning )以及其它創新應用,通過公私伙伴模式(PPP)支持包括未來互聯網(Future Internet)等在內項目建設,并將其作為刺激歐洲經濟復蘇措施的一部分。
?。?)建立開放式的創新環境,通過歐盟競爭力和創新框架計劃(CIP)利用一些有助于提升社會福利的先導項目推動物聯網部署,這些先導項目主要包括e-health、e-accessibility、應對氣候變遷、消除社會數字鴻溝等。
(7)增強機構間協調,為加深各相關方對物聯網機遇、挑戰的理解,共同推動物聯網發展,歐盟執委會定期向等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歐洲經濟與社會委員會、歐[FS:PAGE]洲地區委員會、數據保護法案29工作組等相關機構通報物聯網發展狀況。
?。?)加強國際對話,加強歐盟與國際伙伴在物聯網相關領域的對話,推動相關的聯合行動、分享最佳實踐經驗。
?。?)推廣物聯網標簽、傳感器在廢物循環利用方面的應用。
?。?0)加強對物聯網發展的監測和統計,包括對發展物聯網所需的無線頻譜的管理、對電磁影響等管理。
2、美國
2009年1月7日,IBM與美國智庫機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共同向奧巴馬政府提交了“The Digital Road to Recover: A Stimulus Plan to Create Jobs,Boost Productivity and Revitalize America”,提出通過信息通信技術(ICT)投資可在短期內創造就業機會,美國政府只要新增300億美元的ICT投資(包括智能電網、智能醫療、寬帶網絡三個領域),便可以為民眾創造出94。9萬個就業機會;1月28日,在奧巴馬就任總統后的首次美國工商業領袖圓桌會上,IBM首席執行官建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能型基礎設施。上述提議得到了奧巴馬總統的積極回應,奧巴馬把“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定位為振興經濟、確立美國全球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并在隨后出臺的總額7870億美元《經濟復蘇和再投資法》(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中對上述戰略建議具體加以落實?!督洕鷱吞K和再投資法》希望從能源、科技、醫療、教育等方面著手,透過政府投資、減稅等措施來改善經濟、增加就業機會,并且同時帶動美國長期發展,其中鼓勵物聯網技術發展政策主要體現在推動能源、寬帶與醫療三大領域開展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2009年美國振興經濟法案中與ICT相關計劃整理
3、韓國
自1997年起,韓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國家信息化建設的產業政策,如下表。達成上述政策目標,實現建設u化社會的愿景,韓國政府持續推動各項相關基礎建設、核心產業技術發展,RFID/USN(傳感器網)就是其中之一。韓國政府最早在“u-IT 839”計劃就將RFID/USN列入發展重點,并在此后推出一系列相關實施計劃。目前,韓國的RFID發展已經從先導應用開始全面推廣,而USN也進入實驗性應用階段。
韓國RFID/USN相關推進計劃
在此基礎上,2009年韓國通信委員會出臺了《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將物聯網市場確定為新增長動力?!段锫摼W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提出到2012年實現“通過構建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基礎實施,打造未來廣播通信融合領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術強國”的目標,并確定了構建物聯網基礎設施、發[FS:PAGE]展物聯網服務、研發物聯網技術、營造物聯網擴散環境等4大領域、12項詳細課題。
韓國政府信息化相關產業政策
4、日本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政府相繼制定了e-japan、u-japan、i-japan等多項國家信息技術發展戰略,從大規模開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入手,穩步推進,不斷拓展和深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此帶動本國社會、經濟發展。其中,日本的u-japan、i-japan戰略與當前提出的物聯網概念有許多共通之處。2008年,日本總務省提出“u-Japan xICT”政策。“x”代表不同領域乘以ICT的含義,一共涉及三個領域——“產業xICT”、“地區xICT”、“生活(人)xICT”。將u-Japan政策的重心從之前的單純關注居民生活品質提升拓展到帶動產業及地區發展,即通過各行業、地區與ICT的深化融合,進而實現經濟增長的目的?!爱a業 xICT”也就是通過ICT的有效應用,實現產業變革,推動新應用的發展;“地區 xICT”也就是通過ICT以電子方式聯系人與地區社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生活(人) xICT”也就是有效應用ICT達到生活方式變革,實現無所不在的網絡社會環境。
2009年7月,日本IT戰略本部頒布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戰略——“i-Japan”戰略,為了讓數字信息技術融入每一個角落,首先將政策目標聚焦在三大公共事業:電子化政府治理、醫療健康信息服務、教育與人才培育,提出到2015年,透過數位技術達到“新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流程簡化、效率化、標準化、透明化,同時推動電子病歷、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的發展。
日本信息化戰略演進
參考文獻:
1、“Internet of Things —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the Internet of Things”, ITU
3、“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 Roadmap for the Future”,EPoSS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熱點快評:5G發展竟給高考帶來難題?
本次高考作弊的小插曲為我們敲響了5G發展的警鐘,后續還需予以重視!近兩年,5G成為了越來越多人關注和談論的話題,其背后的原因,是5G的商用正在給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帶來劇變。當然,這些變化肯定是積極的,比如讓人們視頻下載的速度更快...
我國大數據發展的三大趨勢和三大挑戰
近年來,伴隨著數字經濟席卷全球,大數據產業愈發“炙手可熱”。近年來,伴隨著數字經濟席卷全球,大數據產業愈發“炙手可熱”。大數據自身產業技術的發展,能夠助推數字經濟走向高質量和高水平,與此同時,大數據與金融、醫療、教育、工業等領...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