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履職阿里巴巴董事長的“起手式”:菜鳥先飛!
蔡崇信擔任董事長半個月后的“起手式”來了!菜鳥先飛,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成為阿里“分家”后首個IPO業務。
此前外界預期最快上市的可能是盒馬,然而菜鳥“捷足先登”,成為阿里巴巴“1+6+N”組織變革后,首個啟動上市的業務集團,并被認為有望沖刺全球智慧物流第一股。
菜鳥先飛!
菜鳥
9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09988.HK)宣布,擬分拆菜鳥,在香港聯交所獨立上市。當晚,菜鳥向港交所遞交A1申請文件,招股書顯示,花旗、中信證券、摩根大通為菜鳥赴港IPO的聯席保薦人,Ampere Partners為財務顧問。
香港聯交所網站信息也顯示,菜鳥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此為阿里巴巴“1+6+N”組織變革后,首個啟動上市的業務集團。
菜鳥(全稱為“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是電商物流行業的全球領導者,也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公司,此次赴港IPO,被認為是在沖刺全球智慧物流第一股。
菜鳥在其招股書中表示,菜鳥憑借獨特的“電商和科技”基因,通過持續的創新重新定義了物流行業標準,在多個業務領域都做到了行業領先。
“菜鳥號”貨機
今年3月底,阿里巴巴宣布啟動“1+6+N”組織變革,即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云智慧、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即外界俗稱的“阿里分家”。
菜鳥注冊成立于2015年5月20日,主要業務包括國際物流、國內物流與科技及其他服務,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提供商之一,其智慧物流網絡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菜鳥還是中國最大的逆向物流服務商,其運營著全球最大的菜鳥驛站網絡——日均處理包裹超8000萬個。分拆完成后,母公司阿里巴巴繼續持有菜鳥50%以上的股份,菜鳥仍為阿里子公司。
今年5月曾傳出阿里將啟動菜鳥的上市籌備工作,不過,當時外界普遍預期最快進入IPO進程的,可能是分拆后的盒馬,菜鳥則最快于明年初在香港上市。5月期間,市場曾傳出菜鳥估值逾200億美元,但菜鳥隨后回應媒體稱,暫無明確上市計劃,也不對市場傳聞做評論。
據阿里巴巴截至6月底的季報,受國際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服務的影響,以及內地消費者物流服務的收入增加,菜鳥收入同比增長34%至231.64億元人民幣,經調整EBITA則由虧轉盈,盈利8.77億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菜鳥則是虧損1.85億元人民幣。
菜鳥此次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在財務能力方面,菜鳥2023財年的總收入為778億元人民幣,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21%。菜鳥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續增強,2023財年經調整EBITDA 超過了28億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菜鳥集團董事長蔡崇信
菜鳥集團董事長是新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今年9月10日,蔡崇信在給阿里全員信中宣布,已在當日按計劃完成集團管理職務交接,由他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職務,并由吳泳銘出任集團CEO。
3個月前,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在全員信中宣布,經阿里巴巴董事會批準,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將出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集團CEO,并繼續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張勇在信中亦透露,9月10日卸任后,他將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專注阿里云的發展。
蔡崇信是繼馬云、張勇之后執掌阿里商業帝國權杖的第三任掌門人,也預示著阿里進入了“蔡崇信時代”,在正式履職半個月后,菜鳥向港交所遞表IPO,可視為蔡崇信擔任董事長后的“起手式”,自然意義不凡。
不少人說,蔡崇信是藏在馬云背后的男人,在阿里內部,他被視為馬云之外的“二把手”而存在的。2019年,馬云退休交棒,接過阿里傳承迭代第二棒的是前阿里董事長張勇,可能有的人不曉得,蔡崇信也是將張勇引入阿里的“領路人”。在此前阿里準備赴港上市時,蔡崇信“慧眼識珠”,也是因緣際會,認識了當時在上海盛大網絡公司擔任財務負責人的張勇,此后,蔡崇信將他認為的此位“不世英才”引薦給馬云。
蔡崇信身兼菜鳥集團董事長,也顯示其對菜鳥發展的重視。今年6月28日召開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蔡崇信在致辭時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將始終堅定支持菜鳥的長期發展。菜鳥會立足中國根基、著眼全球市場,持續構建全球化的物流網絡。
該給菜鳥多大的估值?
觀看籃網隊比賽的蔡崇信、吳明華夫婦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菜鳥集團董事長蔡崇信,1964年出生于臺北一個律師世家,祖籍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13歲時,蔡崇信隨家人移民美國,1999年,時年35歲的蔡崇信在朋友介紹下,與有孕在身的妻子吳明華一起去了杭州,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云會面,從此開啟了他的阿里人生。
此后,包括吸引軟銀孫正義的投資,包括2005年收購雅虎中國,以及先后為阿里巴巴做了4輪增資,蔡崇信均是最為重要的“操盤手”。對于馬云,蔡崇信有一個最經典的評價:“馬云很相信人,是最可貴的地方。”
蔡崇信、吳明華夫婦,共育有2子1女,2023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上,蔡崇信為香港第9大富豪,上榜身家85億美元。
8月23日,與鄉村校長們視頻時的馬云
蔡崇信正式走向臺前,菜鳥也將成為阿里“分家”后率先跑上IPO進程的首個業務集團,阿里創辦人、退休的馬云在忙什么?
今年以來,轉為低調的馬云,“現身”的頻次也多了。今年8月23日,由馬云發起并捐贈成立的“馬云公益基金會”發布的視頻顯示,馬云在杭州舉行的該基金會“校長有約鄉村校長計劃2022入選校長分享會”上,透露了他自己學習農業的近況。
馬云表示:“這幾年,我學習怎么樣做好農業,無論是種草也好,種茶也好,種葡萄也好,還是在研究養魚、養牛,還有釀酒,我發現農業做得好的地方不一定是資源很好的地方,而是往往有獨特思考的地方,有想象力的人。”他覺得,鄉村教育更需要關注的是孩子們的想象力以及獨特的思考。
當然了,此次菜鳥擬議分拆并赴港上市,對于馬云而言,也是“春播秋收”的結果。
菜鳥的香港車隊
阿里巴巴表示,菜鳥分拆上市,對于菜鳥和阿里都有利,其中包括將使投資者能夠更好地評估公司的價值,并專注于阿里未分拆集團的業務。阿里認為,菜鳥的業務,有別于與未分拆集團業務相對更多元化的模式,將吸引專門關注菜鳥業務的投資者群體。
據此前香港媒體的報道,到香港遞表上市的菜鳥,集資規模至少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一旦菜鳥在港成功上市,港股市場物流類股票的融資規模有望創下3年以來的新高。
早于2021年5月,京東物流赴港上市,當時發售價為40.36港元/股,全球發售募資金額241.13億元。假如菜鳥、順豐、還有總部位于印尼的J&T在未來6個月內能順利在港交所上市,香港資本市場的物流股除了融資規模創3年新高,陣容也將更為強大。
至于為何是菜鳥先飛,而不是盒馬,外界分析稱,近來市場消費類投資氣氛低迷,盒馬估值或被壓縮至40億美元,故而阿里暫緩了盒馬的IPO進程。
目前,對于菜鳥申請赴港IPO,其估值尚處于早期階段,最后估值有待市場給予合理的評價。順豐此前傳出最快8月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時,外界預期其集資介乎20億美元-30億美元(約156億至234億港元)。
蔡崇信是今年5月出任菜鳥董事長的,在6月28日以董事長身份出席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會時,首次為菜鳥“站臺”,當時他表示,菜鳥接下來將全力投身物流產業化運營,深入客戶服務場景中錘煉物流能力。他還表示,菜鳥也會堅持數智化、全球化、產業化的戰略方向,持續投入建設物流能力。
菜鳥先飛!菜鳥董事長蔡崇信本身就是一位募資高手,安排阿里分拆后率先讓菜鳥赴港上市,作為其履職董事長的“起手式”,您認為該給菜鳥多大的估值?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