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充分發揮物聯網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重要作用。
《方案》明確,到2023年底,江西省物聯網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縣域以上地區基本具備千兆接入能力,5G網絡覆蓋城鄉,NB-IoT(窄帶物聯網)、eMTC(增強機器類通信)、4G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基本建成。物聯網產業生態更加完善,產業基礎更加穩固,產業特色更加鮮明,物聯網產業增速全國領先,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物聯網技術對農業、工業、交通、醫療、文旅等領域的賦能作用全面提升,成為全國移動物聯網應用示范區。
完善信息基礎設施 推動5G高質量網絡建設
推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化傳感器在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生活服務、智慧城市等方面部署,加快“物聯江西”“智聯江西”建設。結合北斗技術應用,探索建設衛星物聯網。
加快推進5G網絡向縣城、鄉鎮和行政村延伸覆蓋,提升高速公路、高鐵、地鐵等交通道路沿線網絡覆蓋水平,優化工業園區、廠礦企業5G網絡覆蓋。推動5G專網在工業制造、電力能源、交通運輸、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
推進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提升骨干網承載能力。開展固定寬帶網絡接入能力升級和改造,實現產業園區、工廠、學校、醫療機構等重點場所千兆光纖網絡覆蓋,推動千兆光網逐步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實現城鎮家庭、中小企業用戶具備千兆寬帶接入能力,按需向大型企業提供萬兆寬帶接入能力。
夯實產業基礎支撐 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開展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形成一批基于自主創新技術產品、具有大規模推廣價值的行業解決方案。加強高端傳感器、物聯網芯片、物聯網操作系統、新型短距離通信等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突破智能感知、工業網關、新型短距離通信、高精度定位等物聯網產業關鍵共性技術,補齊高端傳感器、物聯網芯片等產業短板。
深化物聯網與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培育一批物聯網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加強“物聯網+”應用場景拓展,實施“物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深度挖掘物理世界數據價值。
實施物聯網安全“百企千款”產品培育,打造“物聯網安心產品”。培育一批物聯網領域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物聯網產業集群,高質量建設國家物聯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形成物聯網江西產業集聚帶。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