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雁飛”系列物聯網產品為疫情防控提供硬核力量
“零接觸”的情況下如何實現“零脫管”?24小時看護缺乏人手怎么辦?無法施工的情況下怎樣確保規模部署?信息傳達存在死角怎么辦?“抗疫有溫度、企業有擔當、百姓更安全”,針對這些隔離中出現的痛點和難點問題,中國聯通及時推出“雁飛”系列物聯網產品,僅需輕輕一點,居家隔離人員的隔離狀況就可盡收眼底,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小身材大用處,居家隔離“守護神”
7月25日晚,聯通接到來自南京江寧祿口合圍區內小區的智能門磁緊急需求,28日晚九點,聯通又接到江寧防疫指揮部的消息,第一時間趕至江寧區高職院校隔離點支援門磁安裝技術指導,聯通雁飛門磁產品受到追捧。別看門磁身材小小,它可是當之無愧的“抗疫尖兵”。區別于過去靠網格員24小時值班,現在通過NB智能門磁、門磁應用平臺和手機移動端的“組合拳”,可以有效實現在零見面、零接觸情況下,隔離人員情況一目了然,為居家隔離工作帶來方便。
掛上墻護安全,防疫一線“千里眼”
南京鼓樓區中央門街道某社區單元樓門前迎來了一位“新朋友”——聯通雁飛智能移動攝像機。這位“千里眼”內嵌了通信模組,無需網絡部署,隨裝隨用,監控范圍內一旦有物體移動便會實時上傳視頻錄像并推送告警信息,能夠有效幫助社區人員實現對封閉隔離小區的群防群控,同時又能避免交叉感染。目前,聯通在南京市內已為多個社區提供了700余套雁飛智能移動攝像機產品,得到客戶認可。
聲音大功能強,權威消息“傳聲筒”
“第五次核酸開始了,請還沒有做核酸的居民盡快前往采樣點”,南京江寧區某街道內,防疫宣傳大喇叭早已“聲”入人心。面對基層防控難度大、壓力重等問題,聯通當即提供800余套聯通雁飛應急廣播大喇叭產品,通過手機APP/PC平臺一鍵喊話、文字轉語音、廣播室播音等功能,為居民提供抗疫期間防控政策、防疫知識、工作部署等權威信息傳達。作為宣傳政策的“大講堂”、傳授知識的“大平臺”、管理調度的“大陣地”,雁飛大喇叭已成為核酸檢測點、疫情防控宣導站、社區村鎮等抗疫一線的重要一員。
手中握心中安,信息互聯“順風耳”
隔離疫情不隔愛,如何實時保障隔離區與外界的溝通?聯通雁飛公網對講此時派上了大用場。基于中國聯通高速率、廣覆蓋的通信網絡,雁飛公網對講產品能夠通過定位和語音跟蹤疫情,實時保障高風險地區的應急調度工作平穩運行。自7月疫情爆發以來,聯通累計新發貨1500臺、支持對講終端數量13000余個、語音呼叫時長9395280小時、視頻通話時長130490小時、輔助即時信息發送581條。
每一個貼近場景的抗疫應用背后,都顯示了中國聯通服務的百倍用心和科技抗疫的硬核力量。未來,中國聯通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將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全力以赴打好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