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助力法院善意文明執行
近日,江陰法院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的工作理念成功促成一起執行案件達成和解,在保障申請執行人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對被執行人生產經營的影響。這其中,“物聯網技術電子封條”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起來看……
基本案情
2018年2月起,劉新(化名)陸續向王斌(化名)借款150000元,吳天(化名)與江陰市A輪胎修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對該筆借款進行擔保。借款到期后,因劉新未按期還款,王斌將劉新、吳天及A公司訴至法院,法院判決劉新等人歸還借款及相應利息。后因劉新等人未履行付款義務,王斌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過程
江陰法院執行局對被執行人名下財產進行了調查,查明被執行人名下無其他可供處置的財產,故經王斌申請依法查封了A公司所有的輪胎修補機,王斌要求盡快處置,以拍賣變賣款來償還債務。但A公司處于正常生產經營中,且輪胎修補機是公司核心生產設備,A公司希望法院能夠不處置資產,允許其繼續經營以償還債務。
執行遇到了兩難問題:若直接處置機器設備,A公司勢必就無法繼續正常生產經營,后續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合同糾紛以及債務糾紛;但若不處置機器設備,被執行人又可能將設備轉移,造成申請人利益受損。
“物聯網技術電子封條”的出現破解了這一難題。說到這里,就要來介紹一下“物聯網技術電子封條”區別于其他 “電子封條”和傳統封條,具有哪些優勢呢?
優勢一
長相很傳統,保持震懾力。基本沿用原有封條的樣式,也是即貼即用。中間運用長方形的感知設備,外面是運用硅膠材質做成的封條,不易撕毀,柔性好,便于不同場合的張貼。同時可以保證重復使用。
優勢二
低功耗值守,全時段感知。在無外來事件的時候,采用低功耗值守模式,僅需每天報告一次心跳,回傳一張照片,因此電池續航能力至少在六個月以上,遠超同類產品。
優勢三
多方式感知,全方位取證。電子封條運用物聯網技術進行動產狀態監管,不動產邊緣感知系統來實現對拆除、搬移等外來事件的全面感知,并通過現場語音警示、自動拍照、攝像取證,自動傳送到監管平臺和執行法官的手機終端,實現實時監控被查封財產狀況。
優勢四
可復制性強,全區域推廣。目前成本價不超過1000元,并且可以適用動產、不動產的查封以及企業的整體監管,可以適用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各種需求。
有了“物聯網技術電子封條”,既能實現查封設備實時監控,又不影響設備正常使用,為善意文明執行提供了物質和技術保障。
最終,雙方當事人就還款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申請執行人王斌同意被執行人分期還款,要求使用電子封條查封設備,被執行人劉新等人也承諾積極配合查封工作。
在雙方當事人到場見證下,承辦法官將電子封條張貼于設備旁的墻面上,并將封條攝像頭對準設備,如此既不影響設備正常使用,又能實時監控設備狀況。雙方均表示認可,被執行人劉新更是當場就履行了款項62000元,且就剩余款項88000元與王斌達成執行和解協議。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