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工程建設行業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全球化轉型的關鍵節點,為深度滿足國際工程建設供應鏈的多元化需求,精準對接京津冀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供應鏈資源,由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2025第五屆國際工程建設供應鏈博覽會(原國際工程采購大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EPC博覽會)定于2025年9月17至1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盛大舉辦。作為全球工程建設供應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之一,本屆EPC博覽會以“鏈動全球資源,智構未來工程”為主題,匯聚全球頂尖企業、前沿技術與創新理念,打造集展示、交流、合作、交易于一體的國際化平臺,助力全球工程建設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展會背景與戰略意義:全球產業變革下的時代機遇
當前,全球工程建設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國際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不斷深化,對供應鏈的全球化協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入關鍵階段,區域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大工程加速落地,亟需高效、綠色、智能的供應鏈體系支撐。在此背景下,EPC博覽會的舉辦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服務國家戰略:通過搭建國際工程供應鏈合作平臺,促進中國標準、技術、裝備和服務“走出去”,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同時,深度對接京津冀地區重大工程需求,推動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推動產業升級:聚焦智能建造、綠色低碳、數字化管理等前沿領域,展示全球工程建設供應鏈最新成果,加速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推廣,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促進國際合作:匯聚全球工程建設領域優質資源,推動跨國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開展深度合作,構建開放、協同、共贏的產業生態。
二、展會規模與國際化程度:全產業鏈覆蓋,全球資源匯聚
本屆EPC博覽會展覽面積超5萬平方米,預計吸引8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涵蓋工程設計、施工裝備、建筑材料、智能建造、綠色低碳、供應鏈金融等全產業鏈環節。參展企業既包括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建筑等央企巨頭,也有西門子、ABB、卡特彼勒等國際行業領軍者,以及一批專注于智能建造、綠色技術的創新型企業。
1. 國際化程度再創新高
國際展區擴容:設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區、歐美先進技術展區、東南亞市場本土化解決方案展區等,展示全球工程建設供應鏈的差異化優勢。例如,東南亞展區將重點展示適應熱帶氣候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歐美展區則聚焦智能建造機器人、BIM數字化管理等前沿技術。
國際采購對接會:定向邀請30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參會,包括沙特阿美、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組織“一對一”精準對接,助力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國際論壇與標準研討:舉辦“全球工程建設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國際工程標準對接研討會”等活動,邀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專家參與,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規則接軌。
2. 京津冀區域深度對接
京津冀主題展區:集中展示京津冀地區在交通一體化(如京唐城際鐵路、大興國際機場)、生態環保(如白洋淀治理、張家口風電項目)、產業升級(如雄安新區智能建造試點)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吸引區域內外供應鏈企業參與合作。
區域采購需求發布:聯合京津冀三地發改委、住建部門,發布重大工程采購清單,覆蓋軌道交通裝備、綠色建筑材料、智能施工設備等核心領域,為供應商提供直通項目的機會。
產業協同考察活動:組織參會企業參觀京津冀地區標桿工程和產業園區,如雄安新區啟動區、天津濱海新區智能制造基地等,實地了解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和政策支持方向。
三、核心展區與亮點技術:前沿創新引領產業變革
EPC博覽會以“技術+場景”雙驅動模式,設立六大主題展區,全方位呈現工程建設供應鏈的全貌與創新趨勢:
1. 智能建造與數字化管理區
智能施工裝備:展示建筑機器人、3D打印建筑技術、無人機巡檢系統等智能化設備。例如,某企業展出的混凝土噴射機器人,可實現高層建筑外墻的自動化施工,效率提升3倍以上。
數字化管理平臺:集成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統)、IoT(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如中交集團的“智慧工地平臺”,可實時監控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等關鍵指標,降低管理成本20%。
2. 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區
環保建筑材料:推廣低碳水泥、再生骨料、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等綠色產品。例如,某企業研發的“碳捕捉混凝土”,可在硬化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減少碳排放30%。
清潔能源應用:展示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工程建設中的集成方案,助力實現“零碳工地”。
3. 高端裝備與核心技術區
大型施工機械:展出盾構機、起重機、架橋機等“大國重器”,其中某企業最新研發的16米級盾構機,可適應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地鐵隧道施工。
關鍵零部件與材料:聚焦高強度鋼材、特種密封件、液壓系統等核心部件,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
4. 供應鏈金融與服務區
金融解決方案:聯合銀行、保險、融資租賃等機構,推出工程保函、供應鏈融資、設備租賃等金融產品,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
法律與咨詢服務:提供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跨境稅務籌劃、知識產權保護等專業服務,降低企業海外投資風險。
5. 應急裝備與安全防護區
災害救援設備:展示地震救援機器人、模塊化應急醫院、便攜式凈水裝置等裝備,提升工程建設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安全防護技術:推廣智能安全帽、VR安全培訓系統、無人機監測預警等創新產品,保障施工人員生命安全。
6. “一帶一路”特色展區
本土化合作案例:分享中國企業在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區的成功項目經驗,如中老鐵路的屬地化采購模式、中巴經濟走廊的產業園區共建方案等。
文化融合與社區參與:展示工程建設中如何尊重當地文化、促進就業、改善民生,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四、產業協同與資源對接:打造一站式供應鏈生態平臺
EPC博覽會以“促進交易、深化合作”為核心,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活動設計,推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對接:
1. 采購對接與項目簽約
大型央企采購專場:中國交建、中國鐵建等企業將現場發布年度采購計劃,涵蓋鋼材、水泥、設備租賃等百億級需求,并組織供應商洽談會。
京津冀區域采購對接會:針對區域重大工程需求,安排“一對一”商務洽談,推動項目快速落地。
簽約儀式:舉辦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預計簽約金額超200億元,涵蓋裝備出口、技術合作、產業園共建等領域。
2. 投融資對接與資本賦能
工程產業投融資峰會:邀請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等機構參與,評審“智能建造機器人”“綠色建材研發”等創新項目,單項目最高獲1億元投資。
供應鏈金融產品路演:銀行、保險機構現場推介工程保函、應收賬款融資、設備租賃保險等金融產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3. 技術交流與標準合作
國際技術論壇:圍繞智能建造、綠色低碳、數字化管理等主題,舉辦20余場專題論壇,邀請院士、行業專家分享前沿趨勢。
標準互認研討會:組織中歐、中美工程標準對接研討會,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規則兼容,為企業“走出去”掃清障礙。
五、高端論壇與行業洞察:把握趨勢,引領創新
展會同期舉辦多場高端論壇與峰會,邀請政府部門領導、行業專家、企業高管等共同參與,圍繞工程建設供應鏈發展的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1. 全球工程建設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
分析全球工程建設市場的發展趨勢,探討供應鏈全球化協同、智能化轉型、綠色化發展的路徑與策略。
發布《2025全球工程建設供應鏈發展報告》,為行業提供數據支持與戰略參考。
2. 京津冀工程建設供應鏈協同發展峰會
聚焦京津冀地區重大工程需求,探討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機制。
發布《京津冀工程建設供應鏈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未來三年區域合作重點方向。
3. 智能建造與綠色低碳技術峰會
分享智能建造機器人、BIM數字化管理、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前沿技術的應用案例。
探討工程建設行業如何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六、未來展望:鏈動全球,智構未來
2025第五屆國際工程建設供應鏈博覽會不僅是技術的競技場,更是產業的連接器。在這里,每一項創新都可能重塑行業格局,每一次對接都可能開啟萬億級市場的新機遇。展會以“鏈動全球資源,智構未來工程”為使命,匯聚全球優質資源,推動工程建設供應鏈向智能化、綠色化、全球化方向升級。
2025年9月17日至19日,讓我們相約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共赴這場全球工程建設供應鏈的盛宴,攜手共創智慧工程新未來!
服裝鞋帽RFID智能管理應用案例05月28日 18:24
鐵路運輸圖改變對我軍兵力運輸的影響05月26日 19:32
現代汽車物流管理案例:集中化物流管理05月25日 22:37
橙e網顛覆傳統供應鏈金融!這五個實戰案例別錯過!05月25日 21:41
握手互聯網+運輸吉祥餛飩率先構建“透明”供應鏈05月25日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