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是產業發展的 " 晴雨表 "、暢銷產品的 " 風向標 ",承載著更多的目光與期許。
數據顯示,2025 年 1 至 4 月,武漢共舉辦展會節事活動 401 場,會展業蓬勃發展,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頻次密、創新多、動能強 " 已成為關鍵詞。放眼全年,全市將舉辦各類展會節事活動 1100 場,平均每天舉辦 3 場以上。
一端連著產業,一端連著市場。如何在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促進經貿往來、拉動消費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武漢會展業給出了新答案。
良之隆 · 2025 第十三屆中國食材電商節在武漢舉辦。
■ 平均一天 3 場活動,來漢逛展成新風尚
最近一段時間,武漢各會展中心展會密集、人頭攢動。" 中國光谷 " 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剛剛落幕,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武漢種業博覽會即將登場。一場場大展首尾相連,一項項新技術新產品輪番登場,數以萬計的國內外客商來漢尋找商機、洽談業務。1 至 4 月,武漢市舉辦展會節事活動 401 場,同比增長 35.01%,平均每天舉辦 3 場展會節事活動,吸引全球觀眾奔赴武漢。
第七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參展者正在了解機器人 " 黑科技 "。
" 看展式社交 " 流行,來漢逛展已成為新風尚。3 月 27 日,一年一度的國內食材頭部大展——良之隆 · 2025 第十三屆中國食材電商節在武漢舉行。這場大型展會啟用了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全部展館,吸引全球 5500 余家企業參展,展品數量突破百萬種。首次設立國際館,展館內匯聚了來自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 500 家海外企業。
" 我是專門來武漢參加這次展會的,計劃采購一批冷鏈食品。" 展會現場,客商胡先生剛從天河機場趕來,甚至沒來得及寄存行李箱," 我想為即將開業的餐廳尋找供應鏈商家,中國食材電商節肯定不能錯過。"
一周前,在漢舉辦的第二十屆 " 中國光谷 " 國際光電子博覽會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尼日利亞、馬來西亞等 12 個國家和地區的 390 家企業參展。自 2002 年創辦以來,該展會已累計吸引 30 余國(地區)6800 家企業參展,接待行業內觀眾超 60 萬人次,成為推動中國光電子信息產業從 " 跟跑 " 到 " 領跑 " 的重要平臺。
數字教育大會上,觀眾體驗基于曾侯乙編鐘開發的 " 數智編鐘 "。陳曉彤攝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5 月舉辦的 2025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來自 23 個國家和地區的師生們走進 " 未來課堂 ",通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及教育軟件等前沿技術,體驗了全球領先的數字教育應用場景;第三次選址武漢的生活用紙國際科技展覽會,吸引了 9 萬名觀眾來漢,3 月份舉辦的武漢體育消費展與武漢馬拉松聯動,3.2 萬平方米的展廳每天接待上萬名觀眾;連續舉辦多年的中部武漢整裝家居和門窗展人氣再度刷新,迎來華中五省專業觀眾超 6 萬人,客商同比上浮 10%;家博會、動漫展、珠寶展等多場展會吸引著各行各業的外地游客趕來武漢。" 幾乎每一年,我們都要來一次武漢。" 中國一拖集團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因參加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自己經常來武漢,已經成了半個 " 武漢老鄉 "。
在武漢連續舉辦多屆的華中國際車展熱鬧非凡。
從長江之濱到光谷科創走廊,會展經濟如同城市遞向世界的請柬,讓武漢的開放活力與創新基因在聚光燈下璀璨綻放,持續刷新著 " 國際會客廳 " 的城市形象。
■ 一業帶百業,乘數效應突出
會展業是現代服務業的名片,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引擎,能夠帶動國際貿易、文旅業、交通業、餐飲業、酒店業和廣告業等諸多行業的綜合發展。
在持續加快建設 " 國家會展中心城市 " 名片的過程中,武漢會展為企業帶來機遇,給消費者帶來驚喜,不斷積蓄著城市持續發展動能。
位于漢陽區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涵蓋展館、會議中心、洲際酒店等多個功能區域。" 開年以來,我們一直都很忙。" 武漢國博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 1 至 4 月,中心已承接了展會活動 102 場,相較去年顯著增長," 多個行業內標桿展會在這里舉辦,整體展覽規模持續擴大。"
業界測算表明,展覽場館每 1 元收入可帶動 9 元的相關社會收入。數據顯示,今年 1 至 4 月,武漢國博中心核心配套酒店群入住率同比提升近 10%,旗下兩家主要酒店營收均突破千萬元量級,其中洲際酒店營收同比增長超 20%。此外,密集的會展活動有效拉動了餐飲、交通、文旅等相關行業領域的業務增長,形成良好的產業聯動效應。
中國國際機電產品博覽會現場熱鬧非凡。
各類會展活動促進合作成效好,拉動行業內經濟循環。4 月舉辦的 2025 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16 個重點項目在現場集中簽約,簽約金額達 396.6 億元;同月舉辦的第三屆九峰山論壇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博覽會上,300 多家企業現場簽約項目金額過百億元,其中不乏美國、比利時、奧地利等國的領軍企業。這些行業龍頭展會,將為武漢帶來眾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源。
" 我們每年有近六成的客戶來自會展現場。" 武漢華泰數碼電子負責人陸衛華說,自己從業近 10 年來,每年都要參加在漢舉辦的中國廣告技術與設備展覽會," 通過展會拓展客戶渠道,我們賣出打印設備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20%,迎來了‘開門紅’。"
新形勢下,會展業亦有新機遇。如何以展會為平臺,更大力度發揮擴內需促消費的作用,是今年武漢會展業的新探索。
今年 1 月,武漢市會展業協會、武漢市旅游協會、武漢酒店行業協會、武漢餐飲業協會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國首個商文旅展聯合體,將聯合推出酒店餐飲標準化和定制化套餐,為參展人員觀展提供便利。武漢市旅游協會還開發了一體化武漢會展服務平臺 " 展游通 " 小程序,方便參展參會人員便捷獲取消費場景體驗方式。
武漢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市會展業促進部門,將以國際專業性品牌展會為窗口,聯動本土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實現 " 一個展會激活一條產業鏈 " 的倍增效應。
■ 做優會展營商環境,提升招展競爭力
會展活動是經濟發展的 " 助推器 ",而高能級的展會需要高水平的增值服務相匹配,城市招展引會的核心競爭力是要不斷提升參展參會 " 投資回報率 "。由此,武漢會展服務也在向著更高水平看齊。
格藍若 " 勞動者 2 號 " 機器人引來諸多關注。記者 胡冬冬 攝
2024 年 12 月,《武漢市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 — 2027 年)》印發,制定了 15 項重點任務,引領全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此后,會獎產業發展大會、中國國際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博覽會等高規格行業盛會首次選擇武漢。
為何大型國際展會接連落戶武漢?
武漢會展配套設施完善,擁有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光谷科技會展中心、中國(武漢)文化博覽中心四大專業展館,可展覽總面積近 30 萬平方米,可搭建國際標準展位約 1.5 萬個。
武漢會展產業鏈完整,全市注冊重點會展業務的企業超 200 家,業務范圍涵蓋會展物流、策劃設計、展臺搭建、主場服務等展會全流程,可為主辦方提供全鏈優質服務。
武漢會展營商環境優良,充分發揮資金引導和激勵作用。《武漢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顯示,在漢舉辦的專業展覽最高可獲 200 萬元資金獎勵,符合 "965" 產業集群發展方向的會展項目所獲獎勵還可繼續上浮 10%。政策 " 組合拳 " 直擊行業痛點,財政杠桿將撬動更多中小展會發展,釋放出 " 真金白銀 " 的誠意。
" 武漢將做足‘會展 + ’,持續放大展會溢出效應。" 在談到今年武漢會展的新謀劃時,武漢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挖資源稟賦、瞄準發展賽道,積極招展引會,培育我市會展企業市場主體,因地制宜打造區域優勢特色主導產業與會展業融合發展,真正放大會展產業 " 一業帶百業 " 的顯著乘數效應;有效發揮商文旅展聯合體作用,從資源整合、協同合作、品牌建設等多維度入手,統籌協調場館、主辦方、服務商等資源,降低企業辦展成本,提供 " 一站式 " 服務,推動會展行業高質量發展;支持企業積極加入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獲取國際認證和資源。積極承接海內外展覽項目,提升核心競爭實力。
服裝鞋帽RFID智能管理應用案例05月28日 18:24
鐵路運輸圖改變對我軍兵力運輸的影響05月26日 19:32
現代汽車物流管理案例:集中化物流管理05月25日 22:37
橙e網顛覆傳統供應鏈金融!這五個實戰案例別錯過!05月25日 21:41
握手互聯網+運輸吉祥餛飩率先構建“透明”供應鏈05月25日 17:32